■附設醫院內科部醫師許金川教授,今年榮獲首屆國家公益獎。37年次的許教授為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國家癌症中心客座研究員,現任本校醫學院教授、肝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他是國內極早以超音波進行肝癌早期發現的研究者之一,不僅論文堪為國內外重要文獻,十多年來更挽救無數肝病患者的生命,對國人健康貢獻至大。1994年前更結合國內相關學者專家組成肝病防治基金會,從事肝病防治宣導及促進研究工作,廣獲各界認同與迴響,此次獲獎乃實至名歸。(取材自臺大醫院《院務通訊》1999年2月1日811期)
■國內兩大會計師事務所「安侯協和」與「建業」於今年初合併,改名為安侯建業(英文簡稱KPMG),客戶總數高達八千家,頓時躍居業界牛耳。首任總裁張龍憲先生為本校商學系工管組'65年畢業,踏入社會後不久即創立建業會計師事務所,擅長營建業的租稅,合併前即佔有營建業上市公司的兩成業務。在經濟不景氣的當下,他強調會計師更要嚴守職業道德,把持自己,這也是成就他事業最重要的理念。(取材自《自由時報》1999年2月15日20版)
■臺灣知名期刊《科學月刊》創辦人林孝信先生,一秉他推動科學教育的執著,去年起又投入了社區大學的籌備工作。林孝信為物理系1966年畢業,曾列榜「黑名單」滯留海外經年,在美國創辦《科學月刊》,卅年來致力於科普工作。去年受黃武雄教授之邀而加入全國社區大學籌委會,以三個月的時間完成新竹青草湖社區大學建校任務,他表示未來將全心為各社區大學催生。(取材自《中國時報》1999年3月14日9版)
■不久之前獲頒第21屆青年創業楷模獎的王品台塑牛排董事長戴勝益,是'77年畢業的中文系校友。因為喜愛美食,於八年前自行創業,成為臺灣唯一以台塑牛排為號召的連鎖牛排館,業績更年年保持50%的高成長率。為了維持公司專業品質,他訂定六職等以上員工親屬不得進入公司服務的「非親條款」,而將企業委由專業經理人操作,讓事業歸屬於全體員工,從而凝聚員工的向心力。今年他並為自己安排EMBA進修,為企業經營更上層樓而裝備自己。(取材自《中國時報》1999年2月14日24版)
■創立華陽品保搬家公司的總經理朱發展,是臺大的MBA(1994年商學所畢)。由於研一曾在搬家公司打工看到傳統搬家公司的若干弊病,碩士論文進而以此為題進行研究,基於看好搬家業的發展潛力,初生之犢不畏虎的他於畢業後即投入市場,從老闆兼伙計開始打拼,迄今已有14位工人9輛車,規模初具且口碑極佳。近年他並積極推動建立業者評鑑制度,意在將搬家業導入良性競爭的正軌。(取材自《民生報》1999年2月28日20版)
■日據時期的文壇耆宿,臺灣知名作家黃得時2月18日辭世,享年91歲。黃得時教授為本校前身「臺北帝大」文學科(1937年)畢業校友,專攻東洋文學。曾任帝大改制臺大後的首任教務長、國科會「胡適講座」教授、考試院國家典試委員、教育部漢學中心指導委員、北市文獻會委員、《國語日報》常務董事、臺灣最大傳統詩社「瀛社」副社長,近年更獲總統禮聘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顧問。曾組織臺灣文藝家協會,創辦《台灣民俗》、《台灣文藝》、《台灣新文學》等本土性期刊,也曾譯介中國古典小說,並為兒童編寫歷史故事等,健筆活躍,著作等身,對臺灣文學耕耘的貢獻將永為後人紀念。(取材自《中國時報》'99年3月21日11版)
■淡水最早期的內兒科醫師張鑽傳先生於去年底因急性白血球病去世,他的仁心仁術永為鄉人緬懷,而他的攝影作品則為鄉梓歷史留下珍貴的影像記錄,3月份在歷史博物館舉行的「淡水風貌」攝影紀念展,充份彰顯這位被淡水人暱稱為「囝仔張」的張鑽傳醫師愛鄉護土的赤忱。張醫師是本校1951年醫科畢業,生性淡泊名利,早年放棄臺大醫院的高薪,請調故里服務鄉民,樹德風範,永雋人心。(取材自《民生報》1999年3月14日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