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畢業祭
潮汐,臺大藝術季,2025
醉月湖上,紅面番鴨
臺灣蓬萊米的誕生地-磯小屋(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
舊總圖書館2樓閱覽室。(翻攝自1988年《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創立六十年記念》)
百年榮光--臺大百大貢獻事蹟2024年
人文大樓落成
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62期
-
校務報報
楓城之道:培養一群仰望星空的人
吳明賢(臺大醫學院院長)
能夠接下臺大醫學院院長一職,是我莫大的榮幸。
-
研究發展~生醫資訊
粒線體:細胞的智慧能量網
魏安祺
人體細胞裡(除了紅血球以外),有數十甚至上百座微小卻強大的「發電廠」──粒線體(mitochondria)。
-
研究發展~生醫資訊
生物資訊學解碼細胞DNA改變醫療的未來
莊曜宇
人的身體彷彿一本內容龐雜的密碼書。
-
研究發展~生醫資訊
從霧裡看花到層層分明──當HiLo顯微術遇上超穎透鏡
OSL團隊
傳統的寬場螢光顯微鏡(Wide-fiel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會一次照亮整個立體樣本,鏡頭收進來的不只是焦平面那一層,也包含前後離焦的背景(defocus background)。結果影像如灰霧一片,細節模糊、對比度下降。
-
我們想要的未來
「模範」的轉置與自產──原住民社運的第四世界連結
謝世忠
「第四世界」一般係指國際政治所習稱之第一(歐美澳紐和日本)、第二(舊蘇聯及其東歐附庸國)、第三(前西方亞非美殖民地)等諸個世界體之外的泛原住民族範疇。
-
我的青春紀事
臺大與我
曹昭懿
記得在慶祝大學畢業30年的重聚晚會上,主持人突然cue道:「在臺大得到三個學位的同學請上台」,當時,只有七、八位同學上台;回家後,我還想到,在臺大教授中,如果邀請「在臺灣大學從助教一路走到教授」的同仁上台,人應該也不多吧?
-
我的青春紀事
從社會系課堂到記者人生志業
何榮幸
人生充滿意外,1985年大學聯考分數出爐後,我的總分落在政大法律系財經法組,當天晚上媽媽在親朋好友關切時宣告,我即將成為政大人了。
-
我的青春紀事
那些年在臺大化工系蒸餾的歲月與新藥志業
徐祖安
蒸餾的過程,是將原本無用的原油,透過精良程序,最終提煉出精緻且珍貴的餾分(fractions)。
-
我的青春紀事
種子與信念──從臺大農藝系到二十年職場的生命旅程
張佳惠
人生就像是一顆被播下的種子。當下看似渺小,但只要有合適的土壤、養分與光照,就會萌芽、成長,甚至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