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證是一個陪伴大學時光也是大學生的證明之一,臺大校史館於2005年開館至今,透過和老校友口訪、徵集,蒐集到不同年代的學生證,本次將藉由不同時期的學生證,爬梳本校學生證的演變歷史。
 
一、1945年前紙本學生證及身分證明書
臺北帝大工學部機械工學科學生證,原有者為篠田嘉道先生。正面上緣有日本帝國大學專屬的「大學」二字,並以文字書寫校名「臺北帝國大學」及蓋校章「臺北帝國大學之印」。正面右側書寫編號「第七號」、學生所屬學科「工學部機械工學科」及學生姓名及出生日「篠田嘉道 大正十二年八月一日生」。正面上側則是書寫交付日期「昭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及有效期間「自昭和十八年十月至昭和二十一年九月」。背面則有學生大頭照及使用規定,其中敘明需要攜帶及出示場合、避免汙損、畢業及退學歸還事宜、延長使用期限規定以及重新辦理需繳納壹圓(圖1)。
 
             圖1:臺北帝大工學部學生證(篠田嘉道家屬遺贈、臺大校史館藏)。
 
 
篠田嘉道先生同時有另外一份「身分證明書」,該證書正面有同學生證的編號「第七號」,以及「現住地、姓名、出生日、發證日」,並有工學部長「安藤一雄」署名及職章。背面則是使用規定,敘明搭乘交通工具時可出示,畢業或退學時須歸還,有效期限為一年等(圖2)。
            圖2:臺北帝大工學部身分證明書(篠田嘉道家屬遺贈、臺大校史館藏)。
 
 
二、1945年後初期臺大時期對摺紙本學生證件
目前可考究比較戰後初期的臺大時期學生證件為「國立臺灣大學註冊證」及「國立臺灣大學學生身分證」。
 
「國立臺灣大學註冊證」由1948年入學的歷史系(後轉入農業經濟系)的校友提供,該證件為兩張紙本證件透過膠帶黏貼成對摺卡式紙本證件,正面書寫「國立臺灣大學註冊證」,內頁則是貼有大頭照,註記所屬的「院、系、學號、姓名及入學年月」,同時蓋有「教務處註冊組」橢圓戳印以及「全公費」、「已照X光」的資訊,內頁另一面則是「註冊日期表」,欄位並延伸到紙張背面,記載「學年學期、註冊年月日、註冊組章」(圖3)。
 
圖3:國立臺灣大學註冊證(來德裕提供)。
 
 
「國立臺灣大學學生身分證」則為1949年發證,為園藝系校友提供,該證件為對摺卡式證件,外頁正面印有「國立臺灣大學學生身分證」並蓋有關防印,外頁背面則為「持證須知」。內頁右面為黏貼大頭照欄位,並註記證字序位號,同時記載「種痘日期」。內頁左面則是記載「姓名、籍貫、性別、年齡、住址、院系別、發證日期、有效期間、訓導長」資訊(圖4)。
圖4:國立臺灣大學學生身分證(康有德遺贈)。
 
 
由於「註冊證」與「學生身分證」兩種證書存在年代重疊,因此推斷戰後初期臺大學生證件有上述兩種,且形式上為「對摺卡式紙本」。
 
 
三、1970 年代學生註冊證
目前校史館於1949年之後所徵集到的學生證件為1973年入學的「學生註冊證」。 
 
正面資訊有「姓名、學號、出生年月日、籍貫、入學年月、學籍核准文號、院系名、大頭照以及學籍記錄」,同時右上角蓋有「衛生組掛號章」,背面則有「註冊記錄及其他記錄」欄位。
 
該證件似乎將1949年分開的「學生身分證」與「註冊證」兩種資訊結合,為卡式紙質的形式,右下角打孔並裝有金屬圈,可以看得出時代的進展,讓單一證件結合以前兩種證件的功能(圖5)。
 
圖5:1973年入學的「學生註冊證」。整合了「學生身分證」與「註冊證」資訊。
 
 
 
1976年教育部開始討論各校學生證統一格式一事,並於1978年的67學年度開始實施(圖6),依教育部頒布的規定,國中、高中到大學的學生正採同一格式的卡片,以取代在學證明書。學生證正面為個人資料欄、註冊欄,反面為持證須知與備註。同時各級學校以顏色來區別,其中大專院校為淺黃色,並印有梅花圖樣。
 
                          圖6:大中學學生證將採統一卡片。1978年6月11日。《中國時報》,第二版。
 
 
B67電機系校友捐贈的學生證剛好就是教育部實施制度第一年的學生證,完全符合新聞報導的描述,可於正面看到個人資料欄、註冊欄,背面為持證須知與備註,備註欄蓋有「體育選課紀錄、體檢戳章、代聯會投票章(並標註數字)及其他」(圖7);僑生則會在正面蓋上「僑生(國籍)」章。B75土木系學生證為末代對摺式卡式紙本學生證,本校於78學年下學期(1990年)全面改為新式卡片學生證。由部頒對摺紙本學生證也可以看出,將早期戰後的「註冊證」與「學生身分證」上的資訊統合,也是現在學生證資訊的雛形(圖8)。
 
圖7:1978年第一代部頒對摺紙本學生證(B67電機系校友提供)
因電機系學生人數眾多,超過百位,因此系所代碼為3及7,本張學生證學號第4碼為7而非3。
 
 
圖8:1986年末代部頒對摺紙本學生證(B75土木系校友捐贈)。
 
 
兩張紙本學生證在學號之差異,「675727」(電機系)及「B75501048」(土木系),見證本校學號於1981年在電腦化時代順勢變更格式,將6碼學號變為9碼學號(詳下表),以及1984年大學部學號前加註「B」(Bachelor)之歷史(本校教務處註冊組提供資訊)。
 
表1:1981年前後6碼及9碼學號比較
 
 
五、近代國立臺灣大學卡式學生證
1990年(本校78學年下學期)全面改為紙本護貝卡片學生證,取消部頒對摺卡式,改為單卡雙面形式。以B77會計學系學生證為例,卡面沿用部頒對摺卡式學生證,為淺黃底色印有梅花圖樣。正面有「所系、學號、姓名、性別、出生、籍貫、身分證字號、家長或監護人」欄位,並貼有大頭照。背面則是「使用須知、註冊欄位、備註欄位、條碼」等資訊。「備註欄位」中也蓋有代聯會投票章,並標註數字。卡片正反面護貝,而於註冊欄位處挖空,保留蓋章所需(圖9)。
 
圖9:1990-1995年初代卡式學生證,臺大校史館藏。
 
 
圖10:大學學生證「卡」流行!1995年9月20日。《中國時報》16教育園地。記者江昭青調查採訪。
 
 
1995年校內進行學生證的改版,將紙本護貝卡片改為塑膠卡片,並新增「磁卡」功能,讓卡片兼具「磁卡與條碼」功能,使學生可透過學生證可以通過校內宿舍門禁、圖書館門禁及借書,甚至可用來查詢成績(圖10)。卡片正面有「系所、學號、姓名、性別、出生、身分證字號、家長或監護人」欄位,並貼有大頭照,比起上一版少了「籍貫」之欄位,並把條碼移至正面。背面則為「註冊欄位、備註」,背面上方則為磁條,同時也可以看到註冊章上蓋有藍色數字印章(推測為學生會長投票註記)(圖11)。
 
圖11:1995 年版卡式學生證,B91土木系校友提供。
 
 
 
2007年起入學新生則是改由結合悠遊卡功能(具RFID辨識)的卡式學生證,正面有「系所、學號、姓名、生日」欄位以及條碼,比起上一版刪減許多個人資訊,背面則為使用須知以及註冊欄位。於103學年度(2014年9月)起,則取消背面蓋註冊章之政策(圖12)。
 
圖12:2007 年版卡式學生證,B96工科海系校友提供。
 
 
1995年及2007年版本的卡面為淺黃色底,印有《禮記》:「學記」的片段文句「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 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 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這個卡面伴隨著1995-2015年間校友的回憶,是近代校友對於學生證的印象,也是比較受喜愛的設計。
 
2016年因本校秘書室推行校內各式證件一致化,於9月將學生證改為綠色底,印有「傅鐘及大王椰子」的新卡面。學生證正面有「系所名稱、姓名、大頭照、學號、條碼」,背面則為使用須知,卡片同樣為結合悠遊卡功能。與上一版相比,個人資訊大幅減少,反映當代對於個人資訊保護之觀念,該版本使用至今(圖13)。
 
 
圖13:2016 年版卡式學生證,B07土木系校友提供。
 
 
後記:感謝本組張安明組長多年來的文物徵集與訪談、本校教務處註冊組、教研組協助查詢學號格式資訊;感謝篠田典子(篠田嘉道家屬)、汪在宙、李益丞、黃柏森、陳雪華、謝長潤、廖友福等人提供學生證資料。
 

徵求啟事:
誠徵臺大各式證件,臺大校史館於2005年創館至今,陸續徵集許多學校證件,希望各界校友如願意割愛,非常歡迎提供臺大各式證件供校史館典藏,讓我們保留臺大發展長河中的每一個段落。如有臺大證件捐贈,請洽:ntuhistgal@ntu.edu.tw/02-3366-3817/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