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2008年資料,全球有54%的人口住在都市化地區,並推測到2050年將有七成以上的人口生命經驗都在都市化用地,這說明從1950到2050年這一世紀間,我們離鄉村愈來愈遠,這是在人類發展史上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從全球到個人,永續城鄉究竟有什麼是每個人都能做的事?

臺灣1960年代起工業化與都市化,60後的城市第一代起,與鄉村不只是空間的距離,更是生命經驗的隔閡。農耕生活型態不再理所當然,我們必須主動創造,否則年輕一代與鄉村、耕種不再有任何連結。這對城鄉發展專業者及土地上的每一份子都十分重要,因為耕種直接關乎食物從何而來,當食物已經碎片化到餐盤裡,我們將不再知道食物的生產鏈與消費鏈如何形成。這正是為何一再呼喊從鋤頭到舌尖的重要,因為耕種是個每人都應有的經驗。

從鋤頭到舌尖的架構圖。

 

SDGs 11中,人人依據自己的專業而有不同切入視角,永續城市與人居聚落的架構下,「生活方式」是我極為關切的議題。當我們得知在不到30年的未來裡,人類的生活方式已經翻轉到與鄉村脫節的模式,我們更需要處理城鄉鏈結的生活方式與土地友善的文化認同。

以下我從全球到臺灣、臺大再到個人,四種不同維度,進行行動策略與經驗分享。首先,就全球而言,若搜尋SDGs11可以發現全球約有10億人住在生活條件差勁的貧民窟。同時,搜集完成的固體廢棄物只佔城市中的80%,這意味著仍有20%的固體廢棄物是沒有完成搜集的;這些廢棄物中,又僅有50%是被妥善處理的。此外,全世界僅有三分之一的人擁有合宜的大眾運輸工具,更嚴重的是全球99%的人都活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各項指標對日常生活而言,可能很難感受到究竟在何處帶來改變;但對國家治理而言,若沒有這些指標,政策就無法制定,我們若沒有深入了解數據背後與個人、城市、國家的連結,SDGs就變得看似接近,實則遙遠。

在臺灣脈絡中,國發會網站的各式數據,有個特殊新概念是「地方創生」,這是與臺大師生十分有關的重要大學社會責任:地方創生不只攸關城鄉永續發展,農產品行銷、青年人才回流、教育、消費、平權…均高度相關。當政府思考城鄉永續時,不僅要考量實質環境,也應思考人才運用與產業模型運作。

1950年開始,我們的生活離鄉村愈來愈遠。

 

城鄉永續之於臺大,著手實施的行動

SDGs的關鍵除了目標,行動策略、可用資源更為重要。臺大匯集優秀的跨領域師資,約莫在2013年,我們城鄉所與IPCS氣候變遷團隊就在新北市坪林展開行動幫助當地茶農創業,無論是臺灣藍鵲茶、山不枯都是我們努力推動的。大約兩三年前,IPCS以臺大校園及其周邊社區為基地開始進行臺大舒適度plus研究。臺大舒適度plus的核心是場域感測器的開發與資料解析。團隊放了一些感測器,包含博雅大教室都安裝過:一旦學生坐滿,CO2指數即飆升,學生就昏昏欲睡,校方也因此努力改善大教室的空氣流通,這是我們與健康、環境切身相關的例子。

此外,我們也和環境科學專業人員合作進行太陽能系統監測、整合,期望提升校園舒適度。這項工作實際執行相當困難,因為想結合穿戴式健康裝置達成即時環境舒適回收。然而,執行時碰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像是監測器設置位置該在何處?監測校門口的微環境,數據反映最好的位置是路中央,實際卻不能如此操作,看似理所當然的數據,取得過程相當困難。另外,像是大學里、鶯歌建國里等社區追求低碳永續家園,團隊與他們合作app回報數據,雖然仍在初步階段,但團隊的教學課程、每月通訊紀錄都搜集進了雲端協作平台,甚至也與貝蒙論壇有了跨國的合作,這是從臺大校園跨足到全球的成功案例。

2020年IPCS氣候專家老師們結合D School 創新設計學院組成雲林生活實驗室研究團隊,希望能將以科學為根基的永續方法推廣到雲林,帶來正面影響。首先,我認為臺大生應對臺灣這片土地懷有社會責任;第二,臺大雲林分院的劉副院長希望能在雲林規劃永續的養老社區。在此契機下,團隊在雲林匍匐前進,過程十分辛苦,因為人才困乏,光是找個在地人助理,就耗費多時,這使我對城鄉差距有著切身之痛。

同時,團隊也嘗試將校園內的基礎科技帶入長輩家中。選擇雲林的原因是雲林剛有了高鐵站,加上國土法剛通過,虎尾從高鐵站到商業區都被劃為都市用地,交通、醫療加上開發可能,虎尾很有潛力發展為良好的養老區塊。然而,一旁的六輕卻帶來巨大污染風險。在這些因素下,團隊試圖思考是否有機會與環境設計結合,在無法處理大尺度區域環境品質的情況下,試著改善在地或室內等小尺度微環境。團隊最後在長輩家中、廟旁、社區交誼區域裝設監測器,研究助理們透過陪伴長輩日常生活的參與觀察法,針灸體檢生活起居空間的安全性,提出空間改善建議。

另一項研究是Timebanking的互助時間銀行系統。我們觀察到偏鄉長輩的移動需求時常難以健全實現,希望採取互助模式,滿足長輩們的需要。永續城鄉和資源、網絡高度相關,行動者需一步步突破。同時也希望引入友善科技使長輩們更輕易、快速的接觸健康資訊及人際互動介面,冰冷的數位化訊息,應透過結合、改良,為高齡者的生活注入各種可能性。

雲林是臺灣相當大的農業縣,我們透過都市農耕的發展可能,將焦點串連回台北。台北的都市農耕真正意義並非取代雲林等農業重鎮或作為糧食來源,因為這是不可能的。然而,農耕與農耕人的生活關係相當重要,這是都市農耕的發展起點。

臺大在雲林推動以社區為本的照護系統規劃。

 

目前台北市的田園城市策略地圖已經有了跨部會的行政整合、空間創建,也有大眾推廣平台等服務。策劃過程可回推至1989年起的市民農園,自2008年經濟蕭條起,台北相較於東京、倫敦等城市,明明有更多來自鄉村,喜歡、熟悉農耕的市民,為何不提供良好的耕種條件呢?

我在一次青年規劃師培訓講課中,舉了倫敦大猩猩游擊隊將都市零星空地如停車格種植農作的例子,台下學生行動力極高,下課時跟我說他們組成了大猩猩游擊隊,兩三天後就在臺大校園的振興草皮、校外大學里商家門口種起了菜。後來遇上市長選舉,我們就組成urban farming network,充滿熱情的夥伴們提出都市農耕政策白皮書,候選人中柯市長也在當選後有了一系列的田園城市政策整合。台北市實踐田園城市的辛苦之處在於需要橫跨眾多部會、局處,但團隊仍認識許多積極參與的市民,從小學生到銀髮族,橫跨各年齡層與職業。

團隊在長輩家中、廟旁、社區交誼區域裝設監測器,研究助理們陪伴討論,試著找到改善微環境最合宜的做法。

 

今年剛好又遇上選舉,團隊推出2.0版,希望達成跨世代全民農耕的概念。這仰賴縣市首長由上而下的推動,因為不只跨部會,更涉及法律制定,否則許多土地都面臨暫時施行田園城市,過段時間又被收回的窘境。雖然都市農耕推動的過程很辛苦,但從學生們的反饋可知,我們已經把握住第一代的都市農耕者,這些年輕人其實就快有投票權了,都市農耕的持續推動必須奠基在培養孩子成為都市農耕者,當他們在意,這件事情就有機會一再的滾動下去。

個人層次的城市永續如何可能?

臺灣社區營造的兩大脈絡主要依循美國community participatory design,和日本有關地震的脈絡。Randolph Hester是我在UC Berkeley的指導老師。以前出差時,都會請學生看家,他家是自己設計的urban garden,種菜、養雞養兔子,秉持著不買肉,自己養、自己殺,主張不敢殺就不能吃,我的博士生活就看著老師用這樣的方式生活。我最好的朋友Laura Lawson博士現職紐澤西州立大學Rutgers分校的都市農學院院長。Laura在讀博士時創立Berkeley Youth Alternative (BYA Garden) 社區農園收容從中途之家出逃、低收入、生活不穩定的青少年。耕種是十分科學的事情,必須懂水、懂土壤、懂設計,這些孩子透過耕種就學到他們拒絕進入教育體制而缺少的知識。此外,Berkeley最有名的餐廳Chez Panisse也由BYA購入蔬菜,年輕人們在過程中改變了生活方式、自信心與文化認同。 

我們與城鄉的距離,不只是空間的疏離,更是生命經驗的闕如。

 

日本的塩見直紀老師創立半農半X,一再強調生活中無論如何都要跟農有點關係,還要擁有一項自己喜愛、有興趣的事物,並以此回饋你的居住地。我帶著學生參訪綾部市(京都府北部的城市)時,看見他們非常認真的看待每一位住進綾部的人所遭遇的問題,期望每位移居綾部者都能如結婚一般,不輕易分離。

我個人也在2011年底進入坪林,陰錯陽差在開課學生畢業後開始種茶,同時關懷當地、試圖幫助坪林,也在發現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能幫忙後,號召更多的臺大師生加入團隊,橫跨環境、音樂、社工,方方面面一起為坪林努力。直至今日社工系同學們都還延續坪林新芽社該組織,陪伴當地孩子課後輔導,人人都用自己的專業與土地建立連結。

這些年我開始種茶、製茶,從鋤頭到舌尖,與茶還有土地建立起關係,更重要的是土地使我謙卑,我不再先入為主的評判茶農為何不有機耕種?為何不用外界認為優良的農法?坪林十年的茶農生涯讓我明白,透過坪林人眼中看出去的世界是什麼模樣,當初自以為是的我無法理解家園突然變成水源保護區的坪林茶農們的委屈。但願每位讀者也都能找到屬於您的方式,與土地建立起關係,相信那將是十分美好的!(本文整理自張聖琳教授演講:從鋤頭到舌尖的永續城市、健康社區與可食地景,2022年10月15日,CASE探索講座第28期第4講)

 


張聖琳小檔案
臺大園藝暨景觀學系學士,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1991年起旅居美國,2000年取得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環境規劃與地景建築博士學位。2004年獲得美國景觀教育學會榮譽獎,2006年取得馬里蘭大學終身職,2009年任教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並成立「新鄉村研究發展中心」。2014-2017擔任城鄉所所長。2017年獲頒第四屆國家智榮獎。現任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創新設計學院副執行長,臺大大學社會責任計劃協同主持,阿里巴巴新鄉村研究中心高級顧問,盤古智庫『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專長領域:文化地景與跨文化認同、智慧成長社區與永續生活方式、跨文化與跨領域的設計教育、新鄉村與農學都會等。致力於透過市民藝術、社區營造、社會設計於制度創新等公共方式,為環境議題、社會轉型與鄉村創生等實驗開創性出路。
文字整理:邱宣維,臺大社會系三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