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楊泮池院長膺任新校長

臺灣大學新任校長於311日晚間經遴選委員會選出,由現任醫學院院長楊泮池教授膺選新校長,將於6月赴任。楊泮池教授自本校醫學系畢業,1990獲臨床醫學所博士。1984年至沙烏地阿拉伯霍埠法德國王醫院服務兩年,回國後於臺大醫院內科部任職主治醫師迄今。歷任內科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長,2007年接任醫學院院長。2006年獲聘為臺大講座教授暨特聘教授。

專長研究領域為胸腔重症醫學,肺癌基因體學,分子生物學,轉譯醫學。開發胸腔超音波成為胸腔疾病檢查利器,特別是在肺癌基因體研究,為華人肺癌診療創立新徑,發展個人化醫療,成果卓出,譽享國際。2006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現為臺大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中研院生醫所、基因體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

對於未來治校,楊院長提出如下理念:(一)學術卓越:以社會責任、人類福址為前提,發展華人地域及文化特色的卓越研究:推動臺大的Spark Program創新育成計畫。(二)教學精進:以人文素養為底蘊,培育符應社會需求與國家發展的頂尖人才;強化專業素養及核心能力之提升。(三)國際視野:以華人文化為基礎,打造兼顧在地特色與全球趨勢的一流學府;課程國際化,視野全球化。(四)行政優化:貫徹以教師、學生、學校為本的服務精神。

新舊任校長交接典禮訂於621日舉行,前一天(6/20)將舉行李嗣涔校長卸任感恩會。


◆臺大醫院為您打造個人醫療雲

臺大醫院與合作金庫共同開發行動網銀APP醫療服務,民眾只要向合作金庫申請加入行動網銀APP及憑證,即可以智慧手機一指搞定掛號看診、結帳繳費、用藥查詢,此項服務自31日起開辦。 

由於智慧手機普及,為服務病友,臺大醫院與合庫開辦行動網銀APP醫療服務,提供網路預約掛號、掛號查詢、看診進度查詢、繳納「本人/非本人、當日」醫療費、已繳醫療費查詢、扣款帳號設定、服務條碼儲存區以及「用藥及檢查資訊」查詢,和過去3個月內所有看診資訊。

行動網銀APP是邁向個人醫療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未來還將整合個人電子病歷及各項醫療資訊與紀錄,建立完整的個人健康管理方案,使所有門診看診紀錄、預約及排程紀錄、各項檢查報告與用藥紀錄等都可以保存在個人雲端資料庫,隨時隨地可透過手機APP查閱,掌握醫療狀況,為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把關,達到行動醫療、雲端管理之遠程目標。申請合作金庫行動網銀24小時客戶服務專線:0800-033175


◆臺大海外服務團愛心飄越

今年寒假,臺灣大學「越南海外服務學習團」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及林同省進行兩週的志工服務,總共14位團員參加。先是在胡志明市臺灣學校舉辦為期3天的夢想營隊,之後探訪大叻市的原住民學校、盲人院、聽障院和育幼院,分別提供英文教學、衛生教育、戶外參觀陪伴等服務。

越南海外服務學習團已邁入第七年,在當地臺商的協助下,我們帶著籌備已久的服務計畫和募集的愛心物資,讓愛飄「越」。此行也參訪了4家臺商企業,對於跨國企業的營運有新的認識。此外,也與胡志明市百科大學進行文化交流,未來將加強與大學服務性社團或當地非營利組織合作,使志工的更趨完善也更長久。


◆臺大&北大&雲大攜手到原鄉

寒假期間,臺大&北大&雲大的學生社會服務隊前往桃園復興鄉的羅浮國小、霞雲國小服務。來自兩岸三校共33名同學,為原住民孩子們說故事、帶動唱,將閱讀學習的活力帶入偏鄉。這是三校組成服務隊的第四期活動,今年還增加了「千里步道」服務,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方法,共同打造一條手作自然步道,也透過和創價學會的討論,思考更多公共服務的可行性。透過實地的參與服務和接觸大自然,讓兩岸青年對社會服務有真切而深刻的感動。

下一站,圓夢之滇。2013年暑假,他們將到雲南騰衝縣。


◆四維集團捐贈工學院鄭江樓-楊斌彥廳

1954年,楊斌彥等4個剛從臺大畢業的年輕人,取「禮、義、廉、恥」精神創立四維公司,從生產全球華人的第一卷膠帶開始,以黏性材料配方和塗佈技術為核心能力,至今已發展成為大中華區膠帶業的龍頭,所生產膠帶種類遍及民生、醫療及各種工業黏性膠帶和商標紙。

楊斌彥校友於事業有成之餘,回饋母校,曾捐款440萬元協助化工新館建設,20111019日,他走完人生的第86年,其子女楊蔚萌先生及楊慧玲女士再捐款2560萬元於本校設立楊斌彥廳,以為紀念。


◆黃啟宗先生捐款臺灣研究中心

榕懋實業董事長黃啟宗先生日前捐款新臺幣100萬元贊助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捐贈儀式於311日下午舉行。黃啟宗先生所創辦之榕懋實業以研發製造專業醫療復健輔助器材為主。本人於事業之外,熱愛文史,捐款支持臺灣研究中心,期深化臺灣研究之內涵。

臺灣研究中心成立於20117月,旨在推動文學院與國內外學界的跨領域合作,期初集結文學、語言、歷史、族群、音樂、戲劇、藝術等人文學科之資源和人才為主。李校長表示人文研究的經費來源有限,募款不易,感謝黃先生的捐款支持,意義重大。


◆雷射影像新技術可測得皮膚真實年齡

光電所孫啟光教授及皮膚科廖怡華教授的研究團隊利用雷射倍頻顯微影像術(harmonics optical microscope)發現皮下組織中的基底細胞(basal keratinocytes cell)及其細胞核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大。未來可利用此一非侵入式進行皮下組織觀察,便可測得皮膚的真實年齡。此一重大突破已發表於1月美國光學學會之生醫光電指標期刊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由於這項技術未來能夠提供測量抗老化產品功效的指標,因此也吸引了超過30個網站與雜誌的爭相報導。

雷射倍頻顯微影像術是孫啟光教授團隊的發明,此技術利用雷射脈衝在生物體內產生二倍頻和三倍頻訊號,無須外加任何染劑或額外處理。同時由於倍頻產生時的能量守恆特性,不會累積多餘能量,因此不會對個體造成傷害。此外,其高對比及三度空間解析度,配搭雷射光源(1200nm-1300nm),取像深度超過一毫米,甚至達到次微米。

此技術已於2005年取得美國專利,從2008年起在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支持下,與醫學院廖怡華教授及李文正醫師合作展開人體實驗。


◆臺大分子生醫影像研究中心揭牌

臺大「分子生醫影像研究中心」於225日正式掛牌,同時啟用校總區實驗室。首任中心主任孫啟光教授表示,中心設置目的在跨院校、跨領域資源之整合,發展更精密之醫學影像檢測工具並進行技轉,另方面與基因體中心合作,增進對於生物醫學之了解,提高醫護與健康生活品質。在「後基因時代」,分子生醫研究兼具學術研究和臨床應用的價值。

第一期邁頂計畫時即在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內設立「生醫分子影像核心實驗室」。主要以臨床實驗為主,設置有紅外線分子、超音波分子、分子探針合成、光學分子等影像核心實驗室。而此次正式啟用的是校總區行政辦公室及實驗室,包括光學分子、磁振分子、分子探針合成、數位分子影像等,以及貴儀實驗室、小動物房。未來將建置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s優良實驗操作規範)實驗室,作為申請FDA認證使用。

李嗣涔校長於揭牌典禮詞時指出,21世紀是「預防醫學」的世紀,分子生醫影像研究中心一定會扮演重要的角色。


◆卓越研究大樓新建工程2/21上樑

卓越研究大樓新建工程於221日舉行上樑典禮,可望於年底完工後,紓解研究空間不足問題,並為跨領域整合性研究提供更好的研究環境,形成新的研究群落。

卓越研究大樓係運用邁頂計畫經費,於水源校區新建為地下2樓地上10層之建築,每層樓300坪。10067日開工,預計102年年底落成啟用。未來配合卓越研究大樓2期興建,水源校區將發展為產學合作及知識科學園區,為本校孕育新產業跨出大步。


◆臺大合唱團50周年團慶

歲月悠悠,如白駒過隙。臺大合唱團自創團以來,就快要半個世紀了!

在她近50年的生命當中,因為有您用源源不絕的心力,為她灌注生生不息的能量,讓她不斷成長、不斷茁壯,讓她能容光煥發地展現醉人的丰采,50年來沒有間斷地傳播著美妙的歌聲。

畢業校友忘不了這個終生葆愛的團體,而從四面八方匯集、凝聚。在這個意義深重的時刻裡,臺大校友合唱團與臺大合唱團攜手共組專案小組,將於79日至14日,舉辦一系列團慶活動、盛大慶生。有海內外校友聯團音樂會、團友重聚餐會、50年回顧展、紀念金曲票選。敬請全球團友預留時間回臺大團圓。

★臺大合唱團50周年團慶活動資訊

一、臺大合唱團2013夏季公演《慶》

時間:2013/07/09 ()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說明:宗教小品、音樂劇選粹、知名音樂家冉天豪之中文創作歌曲等。

二、聲樂老師聯合音樂會

時間:2013/07/11 () 19:30
地點:雅頌坊

說明:知名聲樂老師們合作演出重唱、獨唱、師徒聯唱。

三、海內外校友聯團音樂會

時間:2013/07/13 () 14:00

地點:臺大綜合體育館3

說明:以不同世代的「代表作」(將選出50首「金曲」),創造一個溫馨且難忘的50周年回憶。

四、校友重聚餐會

時間:2013/07/13 () 19:00

地點:臺大綜合體育館3

說明:享用享受美食、音樂與歡笑。

五、祈福音樂會

時間:2013/07/14 () 9:00

說明:以基督教的形式,緬懷已故校友、回顧歷史、為承先啟後作準備。

★臺大合唱團團慶電子報網址及聯絡信箱:

回聲_00期:http://homepage.ntu.edu.tw/~b98703017/NTUC_EL_V1.pdf

回聲_01期:http://homepage.ntu.edu.tw/~b98703017/NTUC_ECO_V1.pdf

若您未收到團慶訊息,歡迎您與我們聯絡,聯絡信箱:ntuc.tw@gmail.com。團長陳凱迪。


◆獎助畢業5年內校友攻讀國外頂尖大學博士

為培育國家發展所需之優質人才,並與國外頂尖大學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教育部推動「中華民國頂尖大學與國外頂尖大學學術交流合作試辦計畫」,透過與國外頂尖學府計畫性學術合作,選派我國頂尖大學優秀人才赴國外修讀博士學位(以人文社會領域為主),以汲取先進國家經驗,提升我國高等教育及國家競爭力。

3月,由「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獲補助學校(共12校)所組成之頂尖大學策略聯盟公告「中華民國頂尖大學策略聯盟選送優秀人才赴國外頂尖大學修讀博士學位辦法」條文修正案,放寬薦送赴國外頂尖大學修讀博士資格,由原定「頂大聯盟校院在學學生、應屆畢業生」擴大為「頂大聯盟學校畢業校友,並以畢業5年內者為優先」,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赴國外頂尖大學進修。

截至目前,我國頂尖大學策略聯盟已與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政大代表)、美國芝加哥大學(成大代表)、英國倫敦帝國學院(陽明代表)、美國哈佛大學(臺大代表)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臺大代表)等5校簽訂合作備忘錄,並依備忘錄獎助每名一年美金57萬,連續3年,每年選派25名優秀人才赴出國攻讀博士。

歡迎畢業5年內之臺大校友踴躍提出申請,相關資訊及資格條件請至如下網站查詢:

【臺灣大學研發處/選送專區:邁向頂尖大學策略聯盟與國外頂尖大學學術合作計畫】 http://ord.ntu.edu.tw/recommend/index.htm

【頂大策略聯盟海外合作計畫資訊網】http://140.119.108.209/toplea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