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臺大校友會慶祝臺大創校90周年座談會

巴西臺大校友會於2018年11月15日上午10時30分於聖保羅文教服務中心3樓會議室舉行「慶祝國立臺灣大學創校90周年座談會」,校友、來賓共35人參加,會中安排「臺灣媒體現象剖析」專題演講與餐敘,同步慶祝臺大校慶。

駐聖保羅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張崇哲、聖保羅文教服務中心主任詹前校、巴西臺灣貿易中心主任呂秀玲、富士康巴西總經理鄭榮煌等人均受邀出席。

張崇哲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能夠參加臺大校友會的活動,「僑務和領務是辦事處的兩大工作主軸,承辦人詹前校主任和陳正宏秘書都是臺大校友,這兩大業務希望能和臺大一樣、都是第一名」。他也肯定臺大校友在各領域的傑出表現,希望大家把握座談會的時間,好好聊聊。

劉振聲表示,臺大的校友、師生在海內外都有很大的成就,「我們會感到驕傲,但是我們不會自滿,因為學無止境,母校的師生們都還在兢兢業業地在學術方面求進步、求發展,達到世界最高的學術水準」。他也感謝臺大校友們的出席與支持,讓座談會能夠順利舉行,同時代表巴西臺大校友會遙祝母校校運昌隆、師生們學業精進。

貴賓致詞後,出席來賓與臺大校友們逐一自我介紹,互相認識彼此。臺大新聞研究所畢業的詹前校從新聞剪影切入,分析「為何臺灣平面及電子媒體的黃金時代不再?解方何在?」聆聽專題演講後,校友們表示獲益良多。

隨後眾人前往午餐聯誼、切蛋糕慶祝臺大校慶;劉振聲代表全體校友致贈禮物給同樣是11月15日生日的張處長夫人。餐敘聯誼尾聲發放僑務委員會印製的2019年月曆予校友們,近下午4時結束。(聖保羅文教服務中心/聖保羅報導/詹前校主任提供)

圖說:
圖1:張崇哲處長(手持麥克風者)致詞,肯定臺大校友在各領域的傑出表現。
圖2:巴西校友會舉辦校慶座談會合影。
圖3:劉振聲會長(左)致贈禮物給擔任專題講座的詹前校(排右)。詹前校為法律學系司法組88級、新聞所92級、生傳所博士班00級。

◆臺大校友總會107年度西臺灣聯誼之旅

文/謝絹珠(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畢)

2018年11月中旬臺大校友總會主辦西臺灣地區四天三夜聯誼之旅,足跡遍布臺中、南投、臺南、高雄及屏東。有來自國內、海內外校友與寶眷99人共襄盛舉。第一站到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參觀了《矽裡乾坤:水晶與琉璃》和《漫步太陽系》兩個當期特展。中午與臺中校友會趙建興理事長和校友團隊餐敘。午後到牛耳村藝術園區,觀賞創辦人林淵等人之石雕創作,充滿民間故事及俚語趣味,而林淵的抽象畫留給觀者很多想像空間。

第二天一早來到南元農場,此農場為臺大校友經營,園區種有許多稀奇花卉,香氣撲鼻;而動物區則可見迷你白馬、白色大牛、紅鸚鵡、長臂猿猴等。午餐與臺南校友會餐敘,相談甚歡。下午驅車前往玉井參觀臺大校友賴永坤學長所經營的「密旺果鋪農場」,聆聽賴班長返鄉打造幸福芒果的故事。基於對土地、對故鄉的情感,賴班長在當地發起共享食堂,回饋地方。隨後,於度小月臺南旗艦店晚膳,品嚐臺南美食,如擔仔麵、肉圓、麻油薑油飯、虱目魚、豆花等。晚間入住六星級飯店,大海及運河出海口美景一覽無遺。

第三天就到臺江公園搭乘竹筏,戴著斗笠穿越紅樹林綠色隧道,波光粼粼,在解說員導覽下觀察河口豐富的生態,十分盡興。隨後到高雄鼓山區,參觀校友總會常務監事郭敏能董事長的建案,美輪美奐,令人讚嘆!中午到香蕉碼頭搭郵輪,欣賞高雄港之美,也在船上餵飽五臟廟。下午到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高雄校友會蔡東賢理事長接待,在專人導覽解說下才得知音樂廳和歌劇院的設計巧思。傍晚在高雄愛河畔的國賓飯店與高雄校友會校友餐敘,這是旅程最後一晚,大家情緒高昂,熱鬧非凡。郭敏能常務監事招待當天的紅酒,還收到「呷百二」的桂圓杯子蛋糕,象徵壽福綿長。

最後一站來到屏東東隆宮,聽解說員講述燒王爺船的故事,並由屏東大學總務長陳永森學長帶大家遊賞大鵬灣國家風景區。中午享用萬巒熊家豬腳,並獲屏東校友會贈送琉璃吊飾為紀念。下午前往校友經營的可茵山可可莊園體驗可可果變成巧克力的製程,看到臺灣在地巧克力的產業萌芽。最後到六堆客家文化村參觀,認識高屏地區12個客家生活風貌。屏東校友會盛情款待,讓人感動非常!(更多精彩照片請至以下網址欣賞:http://www.ntuaa.ntu.edu.tw/trip_image20181116.htm)

圖說:
圖1:在牛耳藝術村合影(為黃碩基學長經營)。
圖2:與臺中校友會聯誼。
圖3:在臺南玉井賴永坤學長所經營的「密旺果鋪農場」。
圖4:高雄香蕉碼頭搭郵輪。
圖5:合影於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
圖6:屏東大學總務長陳永森學長介紹大鵬灣國家風景區。
圖7:獲屏東校友會贈送琉璃吊飾為紀念。中為屏東大學古源光校長。
圖8:在校友經營之可可莊園,一支巧克力霜淇淋,就讓人滿足的小確幸。

◆悅情盆裡乾坤大 美景園中日月長~紫園記

文•圖/游萊丹(外文系)

11月校慶期間,或懷著對母校的孺慕之情,或緬懷自己在校園裡渡過的青春歲月,四方遊子紛紛回母校慶生祝賀。2018年尤為隆重,因適逢90周年。

校友總會酒會按例在11月14日晚上舉行,主辦單位特別在當天下午安排參觀張漢東學長及梁悅美夫人的紫園「梁悅美盆栽文物藝術館」。

該館位於天母,占地約2千坪,裡面有盆景、花卉、魚池、假山、瀑布等,美不勝收。

紫園的得名,與國畫大師張大千有淵源。張大千旅居巴西八德園時,已知臺灣有一位盆栽大師梁悅美。他請友人詢問,他心愛的真柏和黑松等近百盆的盆栽有沒有可能在臺灣存活,經梁教授再三保證,他才安心回臺。從此結為摯交。因盆栽園有六根白色柱子,上面種滿紫藤,花開紫色,還有薰衣草環繞,張大千遂命名為紫園。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在此娑婆的大千世界裡,萬物各有其所。能將草木叢林,微塵山石濃縮在一園甚至一盆中,供人欣賞,何其奇妙。然而梁悅美教授曾因婆媳問題難解而得了憂鬱症,在一次梁爸爸陪同參觀盆栽展後,開啟了綠色之窗,從此悠游盆栽世界,憂鬱症不藥而癒,50年練就她成為盆栽權威。

這次紫園行,除了盆栽美景,更見識到園中琳琅滿目的藏品,張漢東學長還表演武術,虎虎生風,尤勝年輕人。小結此次參訪,最令我感動的是梁館長堅毅不停止的努力,"守得雲開見月來"終成大家。

圖說:
圖1:梁悅美教授為來訪校友介紹其精心照護培養的盆栽。
圖2:2018年11月14日參訪紫園,別具意義的溫馨小聚。
圖3:張漢東理事長示範武學,功夫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