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2018年第13屆傑出校友有8位,分別在學術、工商企業、及社會服務領域卓有貢獻,母校並按例於11月15日校慶慶祝大會中公開表揚,並將邀請他們擔任本校通識教育論壇「我的學思歷程」主講人,與學弟妹分享其專業領域及奮鬥過程。
今年遴選出的傑出校友有:彭鏡禧(外文系1968/外文所1972),黃鍔(土木系1960),林本堅(電機系1963),王惠鈞(化學系1967/化學所1970),陳垣崇(醫學系1973),范進財(藥學系1960),韓良俊(牙醫學系1962)以及陳嘉正(土木系1971)。
◆彭鏡禧先生[人文藝術類]
1968年臺大外文系畢業,1972年臺大外文研究所畢業。1977年獲密西根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後回臺大任教直到退休。期間曾在耶魯、牛津與芝加哥大學英文系研修莎士比亞。曾任維吉尼亞大學客座教授、臺大外文系主任、戲劇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輔仁大學客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現任臺大外文系與戲劇系名譽教授、輔仁大學講座教授。
彭教授專長為莎士比亞、文學翻譯與中西戲劇,造詣深厚、能量充沛;編、著、譯各類作品四十餘冊,學術成就斐然。與夫人夏燕生教授共同譯著的英漢對照版《好詩大家讀》於1989年初版,至今膾炙人口;2004年出版《細說莎士比亞論文集》,慧眼獨具,堪稱臺灣莎學研究者必讀的經典。近年來與陳芳教授合作改編莎劇為戲曲,已完成《約/束》等四種,除了在臺灣,也受邀到河南、北京、英國莎士比亞雙年會、美國莎士比亞年會等處演出。被譽為國內研究莎士比亞的大師。
他的翻譯成就備受文壇推崇。曾獲第一屆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及譯文組第一名、中國文藝協會文學翻譯獎章兩次,以及香港翻譯學會終身榮譽會士及臺灣翻譯學會終身榮譽會員的榮銜。
學術服務方面,彭教授同樣表現傑出。他歷任《中外文學》主編、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中華戲劇學會會長、中華民國筆會季刊主編、中華民國筆會會長,長期推廣文學與戲劇、推動國際交流,於學術界、文藝界貢獻卓著。(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8rAX0AXsMI)
◆黃鍔先生[學術類]
1960年臺大土木工程學系畢業後赴美深造,1967年獲約翰霍金斯大學流體力學博士,歷任華盛頓大學海洋地理系研究員、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海洋地理學系副教授、美國航空太空總署(NASA)資深學者兼首席科學家等教學及研究工作。
1975年被美國航空太空總署聘為資深學者兼首席科學家,主要從事海洋物理及流體力學研究。1998年發表「希爾伯特-黃轉換理論」(Hilbert-Huang Transformation, HHT),廣泛應用於海浪分析、應力波譜分析、地震波譜分析、腦電波譜分析以及各種非穩定型的資訊波分析,影響深遠、貢獻卓著。2000年當選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2004年當選NASA年度發明家,在美國科學界享有極高聲譽。
1998,2002及 2003年獲三次特殊太空法案獎,並於2006年榮獲美國服務貢獻獎。2004年獲選第25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在流體力學領域的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近二百(196)篇,為享譽國際科學界及工程界之權威學者與頂尖科學家。(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i8NNjE-Tow)
◆林本堅先生[學術類]
1963年臺大電機系畢業,1970年取得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任職IBM華生實驗室及其他單位22年,2000年加入台積電共15年,先後帶領研發團隊創造許多世界第一的技術,特別是在半導體製程的微影技術,研發能力極為紮實。2002年研發出193奈米浸潤式微影技術,讓半導體的摩爾定律突破了55奈米製程的瓶頸。這項革命性的研發,讓台積電成長六個技術世代,享有絕對領先之優勢,對全球半導體產業更是貢獻卓著。林院士因此被譽為「浸潤式微影之父」、「臺灣科技業傳奇人物」,甚至有「半導體產業英雄」之稱。
林院士的成就備受國際肯定,2008年獲頒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並曾獲頒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西澤潤一獎章(IEEE Jun-ichi Nishizawa Medal Award)及克雷多布魯奈提獎(IEEE Cledo Brunetti Award)。2014年,獲選為第一位出身業界的中央研究院院士。
林院士也在母校開授微影術理論和應用課程,將研發的豐碩成果傳承給莘莘學子。(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FYD0PZFEfk)
◆陳垣崇先生[學術類]
陳垣崇院士是一位醫師科學家,主要研究專長為遺傳及基因體醫學。早期複製肝醣儲積症的基因,開發出以DNA為基礎的技術來診斷遺傳性疾病。同時發展臨床的治療方法,直接嘉惠病患。他成功的發展出二種嚴重的遺傳代謝性疾病療法,成為目前該疾病的標準治療方法,其一是有效的使用玉米澱粉療法治療遺傳性醣類儲存疾病所發生的嚴重低肝醣血症;其二是以酵素置換法發展出有效新藥治療罕見疾病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進而研究出具生物活性可治療龐貝氏症的酵素,技轉藥廠,拯救了無數生命。
2001年陳院士接受中央研究院李遠哲前院長延攬回國,致力於建立臺灣的基因體醫學研究。在陳院士的領導下,他和研究同仁共同找到數個疾病的新穎基因,包括:年輕型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躁鬱症、遺傳性骨關節炎、家族性乾癬症、身體質量指數、川崎症,並建立數個人類疾病的小鼠模式,開發先進而新穎的生物資訊軟體。使我們對人類疾病的致病機轉有更深入的瞭解,而能進一步發展預防、診斷及治療疾病的方法。
陳院士已發表超過 280 篇的科學研究論文,並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及世界科學院院士。他也是數個國際遺傳代謝疾病學會的榮譽會員/諮詢委員。他獲得無數的獎項,包括美國肝醣儲積症協會終身貢獻獎、2013亞太氣喘、過敏及臨床免疫大會終身成就獎、美國杜克大學2015 Distinguished Faculty Award。由於他的傑出貢獻,美國杜克大學的一個遺傳與基因體研究中心以他和夫人的名字命名為YT and Alice Chen Pediatric Genetics and Genomics Research Center。(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efZW4helwM)
◆范進財先生[工商類]
臺大藥學系1960年畢業。1967年回鄉創立生達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秉持「誠正精新、造福人群」的理念經營,穩健踏實走過半世紀。生達公司推行企業內創業及多角化經營策略,陸續成立原料藥廠,以醱酵為技術核心的生技公司,專研中草藥及營養品公司,貼片劑型製造廠,創立嬰幼兒品牌以及癌症基因檢測等,在醫藥生技產業中表現傑出。
范進財曾經榮獲亞洲藥學會頒發製藥工業貢獻獎(1994),經濟部全國優良商人獎2次(1992及2001),臺大藥學系傑出校友獎(2000)。曾任中華民國製藥發展協會、中國化學會高雄分會、臺南縣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臺灣大學藥學系系友會、臺南一中校友會等各會的理事長,受到業界的肯定及推崇。
感念國立臺灣大學的栽培,范進財捐贈生達公司股票,迄今母校持有150多萬股股份,每年母校獲得股息收入,助益推動校務;先後成立基金會,辦理獎學金,捐款藥學基金會等,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VQvhics3_s)
◆韓良俊先生[社會服務類]
臺大名譽教授及臺大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兼任主治醫師,現亦擔任行政院中央癌症防治會報委員;衛福部口腔醫學、醫事審議、癌症研究指導小組及醫師懲戒覆審等委員會委員;臺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主席、陽光基金會常務董事、臺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常務理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臺灣防癌協會、臺灣文明病防制推廣協會及臺北市牙醫師公會等會顧問。臺大牙醫學系畢業後,1965年赴日留學,專攻口腔外科學,1970年取得日本大學齒學博士學位。1972年回臺大醫學院服務,2002年退休。
韓醫師早期即積極參與衛生福利公共事務,於2017年獲頒一等衛生福利專業獎章。亦曾獲頒其他國家與民間多項獎章,如醫療奉獻獎、臺大教師傑出社會服務獎、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終身成就獎、衛福部健康署第一屆健康促進貢獻獎。
他長期深入關懷與推廣臺灣口腔癌防治及檳榔防制工作,更以自創之口腔黏膜檢查方式創始此教育訓練之操作課程,為衛福部健康署培育無數牙科醫師與非耳鼻喉科之各科醫師,投入口腔癌篩檢,全面提升我國的口腔癌篩檢品質。在臺大醫院牙科部主任任內成立了「門診鎮靜/麻醉小組」,是臺灣首創以門診鎮靜方式及專用診療室,為特殊需求者進行治療的牙科醫療團隊,也是目前臺大醫院特色醫療中心之一的前身。
韓良俊醫師不只醫病,更醫心,長期從事公益、奉獻社會,充分發揮了他「實踐愛人、助人」的人生哲學,堪稱為醫界濟世救人的典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9F2s0wcEa0)
◆陳嘉正先生[綜合類]
1971年畢業於臺大土木系,1975年取得英國劍橋大學土力學工程博士學位,加入國際著名英商奧雅納工程顧問(Arup),現任集團信託基金董事會主席,負責委任公司董事會,並監督公司根據理念進行運作。此前,他歷任集團全球副主席及東亞區主席。
作為奧雅納首位華人董事,陳先生帶領公司締造了諸多工程傳奇,積極推行公司以人為本、以專業回饋社會、「塑造更美好的世界」的理念,為海內外華人社區和亞洲地區的城市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奧雅納公司以其對環境和社會的積極影響力入選2015年《財富》雜誌首次發布的「改變世界的公司」50強,為唯一一家建造工程行業。
陳先生在國際工程界深具影響力,膺任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為少數華裔院士之一;現為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及前院長;曾任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創會會長;更獲頒香港工程師學會「學會最高榮譽大獎」,以表彰其專業成就及社會貢獻。曾擔任香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顧問及兼任教授,並獲頒香港科技大學「榮譽院士」。
自成立「臺大土木及地質香港校友會」以來,陳先生即擔任名譽顧問,熱忱協助校友活動,更積極推動臺大工科學歷獲得國際互認及協助校友在海外地區工程專業資格的考核。(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XHebKmM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