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臺灣大學光電工程學研究所成立於民國81年8月1日,招收碩士班學生,並於84年8月1日起增設博士班。本所的前身是電機系的光電組,早於民國76年即已開始招收碩、博士班研究生。光電所從成立至今,已有近十年歷史,在前後兩位所長張宏鈞、曹恆偉教授之努力推動發展下,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光電研究重鎮。所內同仁在研究上都相當出色,畢業學生於社會上的工作表現也頗受矚目。光電所所長於90年8月起,由楊志忠教授接任。

現況

本所現有專任教師18名,職員1名。18名專任教師除五名佔缺外,其餘十名與本校電機系合聘,一名與醫學院醫學系合系,另有2名與中央研究院合聘。5位佔缺教授也和電機系合聘,分擔大學部教學課程。本所現有在學碩士生46人,博士生27人,成立至今,累計畢業碩士120位,博士10位。目前本所每年招收25名碩士生,6名博士生。

本所同仁研究領域相當廣泛,包含了所有光電科技重要領域,包括雷射醫學、積體光學元件、半導體元件、光纖通訊、紅外線發光及偵測元件、光電量測技術、調制光譜學、生醫光電子、光纖光學、光波導元件及理論、光電數值電磁學、光通訊半導體及光纖元件、生醫光電、超快雷射、強光物理、共焦顯微術、半導體雷射/光放大器、矽晶片發光、奈米技術、光柵元件與應用、深次微米技術、磁光與聲光效應及應用、非線性晶體應用、藍光材料與元件、雷射技術、超快現象、高速光電元件、有機光電半導體材料及元件、顯示器元件及系統、半導體奈米光電元件。過去三年來,本所每年研究經費約三千萬台幣。本所教學嚴謹認真,多位同仁曾獲得本院優良教師獎勵,目前每學年開授之專業科目達二十科。本所為提昇研究水準,加強國內外知名度,開辦「光電卓越講座」,邀請國際知名光電學者蒞臨本所指導,過去兩年已舉辦四次,計有厲鼎毅、湯仲良、林耕華及李天培四位知名學者來訪,另外也配合電機系之學術講座,邀請蔡振水博士蒞臨指導。

展望

在各個電機電子資訊相關領域中,硬體的發展就屬光電科技最具前瞻性。由於網路快速發展,光纖通訊的市場生機無限,各種彩色顯示與高密度資訊儲存的大量需求,更展現光電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再加上其在醫療、環保及工業加工上的廣大應用,光電科技已蔚為世界上各主要國家科技發展的重點。在國內,光電產業快速發展,相關高級人力需求孔急,在經濟不景氣中,光電公司仍能繼續成長,充份顯示產業界對光電科技發展的信心。本所往後三年內將朝向下列方向,積極發展:

增聘教師:包括聘任新血及合聘電機資訊學院內從事光電研究之同仁。

增加招生名額,以達國內其他大學類似研究所之人數水準,尤其將以發展博士班規模為主。

加強校內研究合作:如:醫學院、凝態中心、應力所、物理系等與光電相關單位之研究合作。

加強與工研院及產業界之合作。

爭取主辦大型國際光電研討會:目前已確定主辦2003年之Pacific Rim Conference on Lasers and Electro-optics,本研討會將約有一千人參加。

推動華人社區區域合作:華人社區如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光電科技突飛猛進,比起臺灣,有過而無不及。大陸地區人力充沛,發展面廣,香港精英薈萃,投資集中,新加坡研究講求效率,經費充裕,都可和臺灣互補長短。擬擇時組團訪問上述地區相關研究機構,推動平等互惠合作。

民國91年舉辦光電所十週年所慶及電機系光電組十五週年組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