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擬開辦校友借書 廣徵各方意見
對於目前校友只能入館閱覽不得借書的限制,因時有校友反應,希冀開放其借書權利,基於現行國內多數大學皆已開放其校友借書,以強化校友對母校的認同,而今日的在校生也是未來的校友;因此,圖書館從善如流,在考量本校師生讀者的權益下,經圖書委員會開會研擬了借書辦法,並公佈於圖書館網頁,即日起廣徵各方意見。
依該辦法(草案)所示, 校友借書須親自來校申辦借書證,並繳交保證金三千元及年費一千元。借書證有效期限一年,逾期重辦新證需再繳年費,年費概不退還,保證金則於借書證繳回,借書還清(如有逾期罰款尚須繳清罰款)時無息歸還。惟辦證後至少需使用一年方得退證。 借書證遺失補發須繳手續費二百元。
校友借書以五冊為限,借期14日,不得預約,亦不得續借。其他借書相關規定以本館借書規則為準。
校友如無借書需求,仍可選擇繳交二百元辦理校友閱覽證。該證為永久有效,可自行刷卡入館閱覽,並可於非學期考試期間使用地下自習室。
草案詳細內容請上網查閱,並歡迎提供意見。E-mail:tulcir@ms.cc.ntu.edu.tw。FAX:23629860。
■89學年教學優良教師表揚
本校於6月1日舉行89學年教學優良教師表揚,今年有104位教師獲獎,其中「教學傑出」者有19位,「教學優良」者有85位(名單詳見622期《臺大校訊》或請上網查詢)。
陳校長於致詞時特別感謝得獎教師,在沉重的研究負擔之外,誨人不倦,讓臺大不論是研究成果或教學水準均能蒸蒸日上,而在國內外都能佔有一席之地。
為鼓勵教學認真的教師,本校於87年制定遴選辦法,並自同學年起依該辦法分別選出「教學傑出」及「教學優良」教師若干名,頒授獎牌一面,以為肯定,其中「教學傑出」者可另獲十萬元獎金。(取材自《臺大校訊》2001年6月6日623期1版)
■「非同步網路輔助教學」第一期成果發表
6月9日本校舉行「非同步網路輔助教學計畫成果發表暨研討會」,會中由計資中心林一鵬主任、陳銘憲組長以<CEIBA工具系統介紹>,及<臺大非同步教學課程計畫>作專題報告,共有校內外教師一百多位與會討論。
陳校長於致詞時指出,資訊科技的發展使得教學的型態趨向多元化,所謂「非同步網路教學」即是突破空間與時間的雙重障礙,增加教授者與學習者之間互動的頻率與深度,以促進學習效果,從而提昇教學品質。
本校自1997年開始推動「非同步網路輔助教學」第一期四年計劃,四年來已開發完成470門課程,未來藉由Ceiba系列網路教學平台系統之建構,可望取代部分課堂教學。本次成果發表會暨研討會,除了檢視四年來推動的成果,也在廣納建言,作為後續規劃之依據。(取材自《臺大校訊》2001年6月13日624期1版)
■生技中心成立年餘有成
為因應新世紀最具發展潛力之生物科技的發展,本校於1999年8月成立校級研究中心「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以整合本校相關人力與資源,全力推動研究及培育人才,一年多來,成果豐碩。
在人才培育方面,迄今已為生物技術學程開設卅餘門課程,舉辦多場生物技術講座、產學聯誼活動,並接受青輔會委託辦理「碩士以上生物技術人才培訓班」等課程;在研究方面,本中心目前向植物系、農化系等借用實驗室,積極進行生物技術核心、分子生物學、細胞與組織培養、蛋白質、分子檢測等實驗研究並支援教學;均已獲致良好成果。
中心主任陳益明教授指出,未來除將開授更多相關課程,以及提昇授課水準及品質之外,將加強對外合作關係之建立,增加經費來源,組成校內外生技相關研究群,建立創新育成實驗室,以及協助教師研究成果產業化等;期使本校成為世界一流的生物技術研究重鎮。(取材自《臺大校訊》2001年5月30日622期&6月6日623期4版,<培養生物科技人才之搖藍-生物技術研究中心>/陳益明)
■智財權辦公室開張
研究發展委員會獲國科會補助,於服務組成立「智財權辦公室」,提供本校教師研發成果專利權之諮詢、申請及維護,並促成教師研發成果之技術移轉。該辦公室成立後首要之務將於本校網站建置教師研究成果,並彙編成冊供業界技轉,同時提供學界參考,以避免重覆研究而浪費資源。(取材自《臺大校訊》2001年5月2日618期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