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89年8月17日晚,夜幕低垂,華燈初上,上班的小姐、太太、先生們,都倦鳥歸巢,打道回府與家人團聚,準備迎接次日的來臨。就在這個時候,台北市濟南路一段2號2樓,臺大校友會館西餐廳,燈火通明,原來是臺大夜間部同學在召開臨時校友會,會議由理事長吳金順及副理事長周文森學長主持。

首先由吳理事長說明臨時邀請各位學長開會的原因,他說:今天召開臨時座談會,檢討有哪些工作尚未完成,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敬師宴,我們夜間部同學,自從60年畢業到現在將近三十年從來沒有間斷過,這個由母校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培養出來的「尊師重道、敬業樂群」的精神,恐怕全國各大專院校找不到第二個,像這樣優良的傳統,我們不但要保持而且要發揚。

會議一直開到九時許,會務事項討論完畢,吳志超學長突然站起來,很嚴肅的宣佈:「報告各位學長一個很不好的消息,林碧嬌學長在美國去世了」。這種突如其來的噩耗,使大家非常震驚,倒是前任理事長陳台卿學長反應敏捷,請各位學長起立默哀三分鐘,表示哀悼!就在這默哀三分鐘使我想起與林碧嬌學長的許多前塵往事。

77年3月25日,我與黃大洲先生等同時選為第三屆臺大校友會理事,從此以後,我正式參加臺大校友會行列,參與校友會會務工作。但因75年10月政府宣佈解嚴,實施新「人團法」,所有人民團體必須重新向政府登記,始算合法。臺大校友會未能即時辦理重新登記手續,成為一不合法的人民團體。在一次的理監事聯誼會議中,我被推選辦理恢復校友會登記的事宜,上述申請辦理恢復臺大校友總會會籍事,手續非常繁雜,我與吳學長跑遍全國各縣市,工作艱辛,但績效不彰,只好先成立台北市校友會,然後在橫向推展。83年6月重新申請之台北市臺大校友會,終在母校大禮堂成立。

吳志超學長為了我能當選台北市校友會理事後才能繼續推動成立全國校友會的工作,特地邀請了林碧嬌學長來商量,我也因此認識了她(我對她第一印象是三十多歲身材適中,美麗大方,秀外慧中,交談中,知道是臺大商學系畢業,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現代女性)。當了解了內情後,她替我幫忙,親自製作了一張手掌大小的宣傳單,開會那天在會場外現場散發。就憑那張文宣,選舉結果,辜振甫先生第一名,我與前任校長孫震先生第二同票,按規定要抽籤決定二、三名,我要求不要抽籤,把我排名在後。為了要推廣會務,校友會下面成立四個委員會,每個委員會設置主任委員一人,計研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請陳校長維招擔任;會務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請韓揆(教授)擔任;財務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請葉國興學長(彰銀董事長)擔任;而服務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也許是因我對會務熱心奔波,就推我擔任。台北市校友會成立後,繼續推展,在眾多老師學長全力支持,共同策劃下,臺大全國校友總會終於在86年11月9日成立。

嗣後,我與林碧嬌學長彼此都很忙,少有見面的機會,大概是85年3月中,吳志超學長打了一個電話說林碧嬌學長要結婚了,我問她對象是什麼人?她說是一位在北京大學任教的名音樂家-任策教授。大約兩個月過後,接到她的結婚喜帖,我與吳志超學長都親自參加,祝福他們一對新人幸福美滿。

結婚後,兩人經常到大陸及世界各地演唱,林碧嬌學長在任教授指導下也從唱卡拉OK的熱愛者變為正統的女聲樂家。

87年的春節臺大夜間同學會,照樣舉行一年一度的敬師宴,有同學建議:每年敬師宴都是請老師及同學唱卡拉OK,今年倒不如請任教授夫婦舉辦一個音樂會,那天晚上透過吳志超學長邀請,他們夫婦應允率團前來演唱,地點就在臺大校友會館4樓。那場音樂會非常成功,當任教授夫婦倆人在台上引吭高歌,全場師生都放下碗筷,聚精會神洗耳恭聽。有關那場演唱精采的內容,蔣善友學長在87年夜間部校友會刊,曾有詳細的描述。

蔣學長文筆流利,敘述生動,使人看了他的文章後,感覺到任策教授夫婦當年在臺大校友會館演唱的情景重現在眼前。

林碧嬌伉儷在敬師宴上獻唱,圖右方著紅色旗袍者即為林碧嬌,手持麥克風立於台前者則為其夫婿任策教授。

 

89年6月間,突然接到吳志超學長的電話說林碧嬌學長夫婦在美國加州發生車禍,任策教授當場死亡,林碧嬌學長送醫院急救,接電話後,雖然非常震驚,但天涯海角,關山間隔,探病不易,只好與吳志超學長寄了幾千元去,聊表慰問之意,並期盼吉人天相,早日康復,但事與願違。令人感嘆:「世事多變,人生無常。」以林碧嬌學長四十出頭的年齡,可以說是英年早逝,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俗語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命運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寫到這裡,使我又想到羅貫中的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心中有無限的感慨。回頭看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個體數十年的生命,也是非常短暫,如今林碧嬌學長雖與世長辭,但在生命的後期,能遂其追尋「音樂」之美的夢想,最終,與其所最敬愛的人,同登天堂,豈不也正如她與任策教授在他(她)們自己音樂婚禮上,所演唱的<悟>歌詞所言「......生命有多少日子?生命值幾分留戀?若沒有這份執著,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我願意走這條生命道路,只要你和我在一起...... 」。

我在臺大同學中是一個非常平凡的校友,才疏學淺,貌不如人,但是有一顆「慈悲、友愛、善良的心」,自聽到吳志超學長報告林碧嬌學長的噩耗以後,心裡總是泛起一股揮不去難過的陰影,所以特別寫這篇文章,表示哀悼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