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由人類基因組計畫與美國賽雷拉基因科技公司共同宣布人類基因圖譜草圖完成,舉世為之振奮,激起各大工業國的生物科技競賽,值此關鍵時刻,賽亞基因科技公司於今年4月成立,成為臺灣第一家以基因體研究為營運主軸的生物科技公司,揭示臺灣生物科技產業進入嶄新的時代,催生賽亞基因的主要推手陳武雄與陳奕雄兩兄弟,自此成為臺灣生技界的風雲人物。
賽亞基因董事長陳武雄與總經理陳奕雄皆為臺大人,陳武雄畢業於臺大化工系,七0年代赴美深造,歸國後積極投入國內石化產業建設,為當時少數願意歸國貢獻所學的海外留學生之一,因此成為當時推動臺灣石化業發展的先鋒,其一手創辦的和桐化學公司,事業觸角遍及海峽兩岸,以臺灣為運籌中心,先後在大陸南京、廈門、天津、四川等地建立正烷烴清潔劑生產基地,產品行銷海內外,目前和桐已成亞洲領導品牌。
現任臺灣區石化公會理事長的陳武雄除了對臺灣石化業貢獻卓著,近年來也積極投入科技產業,賽亞基因之外,他先後投資成立和立聯合、和鑫光電等光通訊設備廠,跨足熱門的光電與生技產業,展現過人的眼光與企圖心。
另一方面,陳奕雄的事業發展則是一條完全不同的路,臺大農化系畢業的陳奕雄,雖然與哥哥一樣選擇赴美留學,然而,取得博士學位後,陳奕雄進入全球第一家生技公司Genetech工作,自此在美國結婚生子,落地生根。
陳奕雄在Genetech一待十二年,專注於核酸定序的研究,由於從學生時代就跟隨諾貝爾獎得主桑格(Fred Sanger)從事相關研究,陳奕雄在核酸定序領域的成就,在美國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因此,當科學界掀起為人類基因測序解碼的浪潮時,陳奕雄立刻被有意進軍生技產業的P.E.集團(後成為Applied Biosystem,美商應用生命系統公司)所網羅,負責研發更先進的基因測序方法,當ABI決定成立賽雷拉公司與人類基因組計畫競逐人類基因圖譜解碼競賽時,陳奕雄理所當然成為賽雷拉的創始科學家之一。
陳奕雄回憶當年在賽雷拉開主管會議時,在場的頂尖科學家,只有他一人是東方面孔,這讓他驚覺到生物科技領域的先進研究,終究是以增進西方人的健康為主,這個念頭促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萌生回到亞洲,為亞洲人服務的念頭。事實上,早年陳奕雄即有歸國貢獻的打算,但當時臺灣生技產業尚未萌芽,回到臺灣根本毫無用武之地,因此在父親的勸說下,陳奕雄繼續留在美國,選擇其擅長的核酸定序領域發揮所長。
然而時空變換,生物科技已走向新的紀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臺灣的生物科技產業漸成氣候,可望成為臺灣新經濟的帶頭產業,陳奕雄表示,臺灣的大環境成熟了,加上哥哥的鼓勵,因此自然而然回到臺灣,創立賽亞基因科技公司,問他創業的感覺,他笑著說,雖然草創初期異常辛苦,但覺得彷彿像重新年輕了一次,感覺很好。
在臺灣奮鬥有成的陳武雄則認為,成立賽亞基因是天時、地利、人和下的自然成果,去年人類基因圖譜草圖完成,這是天時的配合,而臺灣政府近年來以政策大力支持生物科技產業的發展,可謂地利的配合,而陳奕雄擁有豐富的研發與產業經驗,號召許多海外知名生化學家加入賽亞,也充分發揮人和的效果。
在兄弟兩人的合作配合下,賽亞基因順利募集三十五億元資金,賽亞基因希望能結合兩岸三地資源,延攬最優秀生化科學家,成為亞洲區基因體研究的領導者,尋找亞洲人特有疾病的致病基因與建立亞洲人特有的SNP(單一核甘酸多態性)資料庫為其營運的兩大主軸,賽亞將運用所建構的亞洲人SNP資料庫,開發臨床的醫藥基因體技術,同時與世界性大藥廠進行合作研發。
陳武雄表示,生技業發展的關鍵在於技術、人才與資金,臺灣若想成功推動生技產業發展,最需要的是政府的鼎力支持,建構完善的生技產業相關基礎設施,如此才能吸引海外優秀華裔生化學家回國貢獻,引進海外最新技術,並讓投資者有信心將資金投入生技產業。陳奕雄則認為,臺灣的生技人才素質相當高,政府目前也正全力推動國家型基因體研究計畫,藉由資源整合的方式,臺灣極有潛力在世界基因體研究領域佔一席之地。
蓄勢待發的賽亞基因科技,在陳家兩兄弟的帶領下,可望成為臺灣生技產業的耀眼明星,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