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發展

本系是在49年8月,由第一任系主任楊懋春教授,在當時六號館二樓一間教室「草創」成立,當時專任教員僅「開山祖」楊懋春教授(兼系主任)及李永彰助教兩人,招收夜間部學生一班29人,教員及圖書設備亟待充實,但在楊教授的精心策劃及爭取下,由當時與臺大農學院有合作關係的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駐華顧問團協助,請來密州大農業推廣專家魏斯(Irving R.Wyeth)駐系協助教學、訓練及研究等發展工作。自第二年(民50年)起又增設日間部,日夜間部兼收,學系之基礎始完備,與農學院其他九系(本系為農學院設立第十個系)有相同地位與待遇。52年夜間部停止招生(僅三屆而已),在體制上本系與農學院其他各系均完全相同。為應實際需要,大學本科於59年分成推廣教育以及鄉村社會學兩組,分別招生。民國58年成立農業推廣研究所,招收碩士班學生。77年成立博士班,以培養高級之農業推廣與鄉村社會學之研究、教學人才,成為一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均有)系所。

目前有13位專任教師(名譽教授1名,教授8名,副教授3名,助理教授1名)、5位兼任教師(教授2名,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各1名)、行政人員4名(助教、職員、技士及技工各1名)。在過去四十年中,大學本科已經35屆共1,085人畢業,碩士班已有29屆共197人完成碩士學業,獲博士學位者也有25位。

系館三遷

這四十年來系館歷經「三遷」。原來六號館的小房間只有約10公尺見方大小,是系辦公室兼老師研究室、圖書室及油印室,最初2人,後又有美籍顧問外籍教授及其女秘書曹太太與一位工友共5人,雖覺溫暖,但實在擁擠,不敷使用。50年在楊老師積極奔走及魏斯教授協助下,爭取到美援補助興建一棟3層樓的農業推廣大樓,座落於臺大正門入口左方,在當時建築新穎,相當耀眼,是大家習稱的「洞洞館」(現在哲學系館),該大樓於52年興建完成,本系於同年夏天遷入新大樓一、二樓。當時農經系有鑑於六號館木造房屋陳舊,提議與本系共用,楊教授以本系剛成立時六號館係農經系撥用,而當時本系教職員仍不多,又系裡一些課必須請該系協助開課講授,於是同意,農經系使用三樓,本系使用二樓,一樓教室則共用,現在系館教室名如推一、推二、推三…就是沿用洞洞館名稱,當時推一教室(大講堂)是學校辦理各種學術演講活動最常使用的場所,有如現在「思亮館」。相信在78年度以前畢業系友在洞洞館一定有不少美好的回憶與懷念。

民國76年,由於學校重新規劃校園空間,從校門入口的人類系館至文學院大樓稱為文學院區,本系創系的六號館為農學院區,改建為農業綜合大樓。由於人員增加、設備充實,使得洞洞館的空間愈顯不夠,承黃大洲老師協助,在六號館改建成為農綜館中,取得四、五兩樓及地下室四分之一,解決了空間不足的問題。78年農綜館落成,本系再次遷館,除原有研究室、系辦公室、會議室、圖書室外,還有碩、博士生研究室、助理研究室、系學會辦公室、電腦室、簡報室、視聽教育專用教室及教材製作室等設備。

第一屆畢業生合影。(照片/農推系提供)

 

第35屆畢業生合影。(照片/農推系提供)

 

建教合作

本系自成立以來,即積極與相關農政、社教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繫與合作;除了在校內人才養成外,並擴展校外教學與訓練,以提高在職農推人員之學識與技能,促進工作效率。故自成立第二年即與農復會(農委會前身)及臺灣省農會合作,在臺大農學院試驗農場之推廣訓練中心(目前人工氣候室)每年辦理農業推廣人員暑期研習會,頗獲各界好評,迄今每年寒暑假仍繼續辦理。本系所辦的農業推廣人員研習班,除了各級農會推廣員外,亦有台糖公司及青果合作社之推廣員參加。台糖公司還特別請本系為其員工養成設計農業推廣人員專修班,招收高農畢業生,兩年為期,由本系老師授課,此專修班先後辦了兩班。

基於農業研究、教學與推廣三位一體的理念,而臺大農學院當時還未有農業推廣委員會類似組織,本系從50年開始發行農業推廣資料單張(Agricultural Extension Fact Sheet),將本院各系所最新研究成果向社會各界推廣。這份單張由農學院各系教授執筆,每月發行1~2次,免費寄送,可說是目前臺大農學院農業推廣委員會所發行之推廣通訊的前身。

出版發行

當年臺灣有關農業推廣參考書籍,尤其中文書籍非常之少,僅有吳恪元教授等所譯之《合作農業推廣》一書,及章泛汶、李醒愚著《農業推廣》兩本而已,而《農業推廣》一書係於民國25年由大陸商務印書館出版,在臺灣已無法購得,後來筆者與第一屆學生施慶章,兩人在牯嶺街舊書攤蒐購存放於系圖。本系老師為解決圖書不足的問題,紛紛將個人從事教學研究的文獻及參與實際工作的經驗寫出來,承美援會之贊助,於民國53年編印發行農業推廣叢書共四冊,即《農業推廣導論》、《中國農業推廣工作之今昔》、《農業推廣方法》、《鄉村社會學與農業發展》等,而後又相繼編印《農業消息之傳播》、《農業推廣專題討論》、《農學新聞編寫》等書,為我國農業推廣界提供中文參考書籍。

民國80年,有鑑於國內外社經結構改變,過去純以技術創新導向的推廣方式,已無法滿足推廣需要,農業推廣人員除具備高度的服務熱誠外,在工作理念及方法,必須不斷的調適與再成長,經與農委會洽商,獲其經費資助,由本系編印《農業推廣工作手冊》,提供農業推廣人員參考運用,迄今共編印農業推廣計畫等書12本。

除了農業推廣叢書及工作手冊之印行外,定期發行高學術水準的刊物也是必要的,於是《農業推廣學報》創刊號在64年誕生,隨後,該學報每年至少出版一期,免費寄送國內外有關農業推廣機關單位,對本系知名度提高及公共關係增進,有莫大助益。

歷屆系主任

本系自成立以來,歷任系所主任依任期先後是楊懋春教授(民49~59年),吳聰賢教授(民59~65年),廖正宏教授(民65~71年),蔡宏進教授(民國71~76 年),劉清榕教授(民76~82年),陳昭郎教授(民82~85年),李文瑞教授(民85~88年),高淑貴教授(民88年迄今),歷任系所主任均學有專長,並致力推動系務發展,使本系教學與研究水準不斷提升,圖書設備愈趨充實。

結語

農推系成立迄今已進入「不惑」之年,四十年來,經全體師生共同努力耕耘,如今在農業推廣學界已經建立其地位,並獲得敬重,但我們不能以此自滿,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特別在2000年即將邁入新紀元的今天,如何追求系所卓越的發展,繼續不斷充實師資與設備,全面提升教學與研究水準,提高農推系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及影響力,仍有待全體師生及系友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