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

臺灣文學與文化~《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和我的研究歷程

作者:劉亮雅

本文介紹我的新書《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2020)並簡述我的研究歷程。這本書是繼《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2006) 與《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2014)之後,我的第三本有關當代臺灣小說的後殖民論著,堪稱我目前的後殖民三部曲的第三部,曾獲得科技部人社中心補助出版。我試圖解釋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何以在日本統治結束超過半世紀之後,21世紀卻有許多不同族群的臺灣小說家重返日治記憶,深入探索日治時期臺灣人的精神面貌?不僅文學界如此,美術界與電影界也高度青睞日治記憶,例如謝里法的《紫色大稻埕》、紀錄片《綠的海平線》、劇情片《KANO》、《不一樣的月光》等。日治記憶儼然成為當代臺灣文化的重要元素。重返日治記憶的背後其實關注臺灣後殖民,那麼日治記憶對於臺灣後殖民具有什麼意義?

我認為,國民黨接收臺灣後的再殖民阻礙了臺灣對日本的去殖民,「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政策否定、壓抑了日治記憶,造成戰前與戰後歷史的斷裂。直到1996年總統直選、臺灣有了實質的後殖民後,日治記憶書寫才大量爆發。然而早在七0年代就已有日治記憶書寫,只是在當時中國中心、白色恐怖的肅殺氛圍下,日治記憶書寫必須向主導文化輸誠,標舉抗日反日,而那些內爆中國中心的日治記憶小說 (如臺籍日本兵小說) 則在文學場域裡被邊緣化。九0年代末期起,臺灣小說才出現許多親日與抗日、認同曖昧並置的複雜視野。而親日觀點之所以出土,其中一個關鍵乃是解嚴前後一直到九0年代,大量的二二八敘述控訴二二八屠殺及其後的白色恐怖,打破了國民黨的統治神話。同時,許多二二八小說都觸及日治記憶,隱然將兩個政權相互比較。九0年代以來一方面臺灣史、日本史與東亞史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另方面瀰漫於整個社會的臺灣意識則催生新的歷史熱。21世紀以來,中國崛起而臺灣歷經數度政黨輪替、民主日益成熟,臺灣集體潛意識更加感到需要重新瞭解自己、重新瞭解臺灣與東亞及世界的關係,在在促使大量日治記憶的重返。

《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主要專論重量級作家施叔青、李昂、吳明益、甘耀明、郭強生的日治記憶小說以及魏德聖的電影。本書特別納入魏德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乃是基於其對霧社事件的呈現引發風潮與重大迴響,掀起對日治時期至今原住民議題的重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本書在導論與結論之外共有七章,納入「序曲:九0年代的後殖民與後現代論戰」、「重新記憶日治時期」、「重新銜接台灣戰前與戰後」三大部分。導論不但提出了臺灣與日本雙方實踐對日本去殖民的五大要素、深入探討了戰後到21世紀臺灣日治記憶小說與電影的發展史,也歸納出21世紀臺灣日治記憶小說與電影的六大特色,具有文學史與文化史的深度與厚度。此外,第一章細膩剖析九0年代臺灣外文學門的後殖民與後現代論戰,除了指出這好幾場橫跨多年的論戰促進了臺灣理論的生產,也強調其龐大的知識生產能量對於臺灣後殖民小說推波助瀾,對酷兒議題被寫入臺灣歷史小說產生強大效力。結論則總結本書所分析的日治記憶小說與電影,強調它們不僅試圖對日本殖民主義去殖民,更是對國民黨中國中心去殖民。因此在這些小說裡,重新記憶日治時期與重新銜接臺灣戰前與戰後,兩者是難以分割的。

我歸納出21世紀臺灣日治記憶小說與電影具有以下六大特色:
(1)對於日治時期體制對臺灣人的影響以及臺灣人的精神世界有深層探討。
(2)對於日治時期原住民的歷史經驗有更多挖掘與探討,顯示原住民族既有主體性,同時也受外來文化影響。
(3)戰爭期的臺灣經驗不再被避談,反而是作家亟欲探索的領域。
(4)有些小說和電影對位式地(contrapuntally)呈現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一方面具有反思殖民主義及統治功過之深意,另方面展現跨文化、跨族群視野。
(5)有些小說和電影描寫族群衝突,有些則著重族群和解。
(6)青壯世代作家將日治記憶主題做了更多轉化,結合灣生、原住民、或同志、動物、火車、電影史、單車史等當代議題,甚至連結到戰後美國對臺灣的影響。

回顧我的研究生涯,歷經許多轉變。八0年代就讀臺大外文研究所期間,我是純文學的研究者,專攻英美現代主義小說,但也正逢第一波後現代主義來到臺灣以及接下來的大量西方理論引介。我赴美深造時,改以女性主義和同志論述探討英國現代主義時期王爾德、勞倫斯、吳爾芙等的小說。1993年學成歸國,我一方面延續此一研究方向,並同時研究臺灣當時的同志/酷兒與女性小說,另一方面開始研究美國黑人女性小說,在性別議題之外加入了種族、階級的思考。此時也正值後殖民理論和第二波後現代主義在臺灣外文學界如火如荼之際。我陸續出版了《慾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1998)和《情色世紀末:小說、性別、文化、美學》(2001),而我研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黑人女作家摩里森的小說之專書Race, Gender, and Representation: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 Sula, Song of Solomon, and Beloved (2000)則成了升等之作。兩千年以後,我逐漸展開對當代臺灣小說的後殖民研究。以下簡述我的後殖民三部曲第一與第二部。

《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以五萬多字的小說史論〈後現代與後殖民: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開場,透過深度的歷史分析,爬梳後現代與後殖民的翻譯效應、論戰、相關的社會運動和全面的文化、社會、藝術、媒體機制,以凸顯後現代與後殖民的並置、角力與混雜乃是解嚴至西元兩千年臺灣小說主導的文化思想、文學主題與美學手法。導論以外的七章 (含小說史論) 納入「後現代與後殖民:通論」、「後現代與後殖民的角力:個案研究」、「解嚴以來的跨族群歷史書寫」、「解嚴以來的同志文學」四大部分。我主要專論李昂、舞鶴、施叔青、陳燁、朱天心、賴香吟、朱天文、紀大偉、邱妙津和張亦絢的小說。在後殖民議題方面,本書處理的包括二二八、白色恐怖、霧社事件、反對運動等。

《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一書多角度地深入探討臺灣後殖民的遲到以及後殖民與性別、後殖民與階級、後殖民與族群、後殖民與現代性、後殖民與全球化、後殖民與自然書寫的關係。導論以外的八章納入「重寫台灣國家歷史」、「原住民書寫與自然書寫」、「女性鄉土想像的新貌」、「國族與性別的交纏交錯」四大部分,透過解讀施叔青、李昂、田雅各(拓拔斯.塔瑪匹瑪)、賴香吟、陳玉慧、吳明益、陳雪的後解嚴小說,我探討臺灣後殖民在文學與文化實踐上的諸多面向。本書對原住民小說、女性鄉土小說和自然書寫小說的專論,擴展了前一本書。此外,本書有一半以上篇幅處理21世紀小說,其中以清治時期和日治時期為背景的歷史小說各有兩本,我分析這些小說如何對清國與日本去殖民。

綜觀我的後殖民三部曲,乃是緊隨著解嚴後臺灣後殖民小說的發展,由最早研究二二八、白色恐怖小說,到日治記憶小說、清治背景的歷史小說。九0年代末期起,臺灣作家開始書寫荷治、鄭氏、清治、日治等不同時期的小說,重建臺灣中心史觀;21世紀數量更多,意義重大。我的新書《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透過精闢的剖析,試圖顯現21世紀臺灣小說與電影重返日治記憶的深刻意涵,也希望促進對於臺灣當代文化特色和臺灣小說書寫趨勢、乃至於臺灣文學史與文化史的瞭解。(本期專題策畫/臺灣文學研究所黃美娥教授)

參考文獻:
[1]劉亮雅。2020。《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劉亮雅。2014。《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劉亮雅。2006。《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

劉亮雅小檔案
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碩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英美文學博士。現任臺大外文系特聘教授、臺大臺文所合聘教授。曾擔任2006-2008年臺大外文系主任。獲得2014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主要研究臺灣當代文學與文化、英美二十世紀文學、後殖民理論、女性主義理論、同志理論。著有《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2020),《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2014),《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2006),《情色世紀末:小說、性別、文化、美學》(2001),《慾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1998),Race, Gender, and Representation: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 Sula, Song of Solomon, and Beloved (2000)。與人合著《台灣小說史論》(2007);主編、導讀《同志研究》(2010)。曾編譯、導讀《吳爾芙讀本》(1987),導讀、審定《海明威》(1999)、《康拉德》(2000)、《吳爾芙》(2000),導讀《簡愛》(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