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亦芬專欄

Vienna 1900系列(2)> 皇后與詩人・Sisi與海涅

作者:文・圖/花亦芬

Sisi是奧匈帝國最後一任皇后,Sisi是她的名字「伊莉莎白」(Elisabeth)的簡稱,也是她的小名。她出身自南德慕尼黑(Munich),從小在父親自由奔放的教育方式下成長,喜歡海涅(Heinrich Heine, 1797-1856)的詩與騎馬。15歲時,她原本陪著姊姊去跟奧匈帝國年輕的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 1830-1916) 相親(Sisi的媽媽是法蘭茲.約瑟夫一世的親阿姨),卻沒想到皇帝表哥對她一見傾心,兩天後就向她求婚,自此改變了她的一生。

 

Sisi不僅喜歡海涅的詩,她更學習海涅詩藝,希冀自己也能成為女詩人;她不僅喜歡騎馬,她不斷精進馬術,而揚名英國與愛爾蘭。凡此種種都意味著,個性上,奔放自在的她不喜歡受限於既有框架,也不認為女性只能當作襯托式的花瓶。此外,對於歐洲舊政治,她也懷有企盼改革的理想。

 

圖:Franz Xaver Winterhalter, Empress Elisabeth of Austria. 1856.

 

從小在父親引領下熟讀海涅的Sisi,婚後不改對海涅詩作的深愛。1867年,漢堡出版《海涅作品全集》,Sisi馬上訂了一套,而且外出旅行時總是隨身帶著。然而,在保守的維也納宮廷眼中,海涅一生懷抱的革命思想正足以將他視為帶來高度政治危害的人物。

 

海涅出身在認同歐洲文化的猶太家庭,大學時主修法律。然而,猶太人身份在當時無法擔任政府公職,讀法律系的海涅迫於情勢,只好改宗到普魯士政府支持的新教。雖然海涅後來並沒有踏上服公職之路,這個經驗仍讓他對於受排擠、受迫害的弱勢族群感同身受,也對19世紀初期在法國開始萌芽的社會主義思想深感興趣。自1831年起,他就離開當時還沒有新聞自由的德意志,在漢堡銀行家舅舅經濟資助下,定居開始享有新聞自由、報業發展蒸蒸日上的巴黎。

 

出於對德意志的熱愛,希望德意志更加民主自由、對社會公平正義更加注重,海涅陸續在報章雜誌上寫了不少嘲諷當時德意志權貴階級的評論,希望有助於社會改革意識的增長。然而,這些文字觸怒了不少掌權者,以至於1835年起他的作品在德意志被禁,而且離鄉人變成政治流亡者。隨著1844年舅舅過世,海涅的生活也日形拮据;1848年起,又因癱瘓,長期臥病在床,貧病交加的困苦讓海涅對人的存在處境有著深刻的感悟與省思。因而在生命最後五年留下許多感人肺腑的詩作。
 

1887年適逢海涅90歲冥誕,他的故鄉德國杜塞爾道夫(Düsseldorf)市政府想要為他立雕像紀念,但卻遭到反猶人士阻撓。Sisi知道後,便幫忙宣傳,而且捐出海涅塑像所需的一半金額給杜塞爾道夫市政府,希望計畫順利推動。然而,Sisi對海涅的熱情支持卻讓鐵血宰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感到不舒服,他正式傳訊給奧國外交部,認為Sisi不該支持一位「反德詩人」(einen antideutschen Poeten),這形同是在侮辱普魯士皇室。杜塞爾道夫市政府歷經兩年折衝樽俎,仍無法平息反猶勢力對海涅雕像的抵制,最後只好讓海涅塑像計畫告終。

 

圖:德國柏林在當年納粹時代焚書處( Bebelplatz)以海涅所寫的警語自我警惕:「這只是預演,用來焚書的地方,最後也會用來燒死人。」
圖片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c/Plaque_at_Bebelplatz.jpg

 

可以想見,為了海涅塑像計畫而與德國產生外交摩擦,Sisi一定與奧皇夫婿意見不合。的確,自主性強的Sisi並非花瓶式的皇后。在可以積極幫助法蘭茲.約瑟夫一世處,例如幫忙哈布士堡皇室贏得匈牙利人民廣泛的政治認同,她積極發揮個人魅力來襄贊;但在她無法認同的部分,她也不會扭曲自己真實的感受勉強應和。這個部分尤其可以看出,Sisi嫁入保守勢力根深蒂固的維也納宮廷,來自圈外的她其實很清楚,新的時代越來越走向去中心化、去權貴化,這股浪潮勢不可擋。她沒有活在「世紀末」(Fin-de-siècle)的懷舊感傷裡,反而認為哈布士堡皇室的確到了該結束的時候,奧國政體應轉型為民主共和制。
 

身為皇后,雖然Sisi無法公開表達她對時局真正的看法,但她卻誠實地將之寫進日記裡,準備留給後世,作為時代心聲的見證。她在日記裡不僅批評哈布士堡皇室,而且直陳君主制度已經不合時宜。這些真誠的思想紀錄停筆於1889年元月,當Sisi的獨子──也就是奧匈帝國王儲魯道夫(Rudolf)──以30歲英年自殺身亡之後。
 

喪子後沒能走出無盡哀思的Sisi 在1890年將自己寫下的所有日記與詩文鎖進一個箱子,交代親弟弟,告知他60年後交給瑞士聯邦總統親自打開;她的詩作也必須正式出版,版稅收入則捐給「政治受難者及需要獲得救助的政治受難者家屬」(politisch Verurteilte und deren hülfenbedüftiger Angehörigen)。這也就是何以1951年Sisi的所有遺稿是交由瑞士(而非奧地利)國家檔案館永久保存的原因。
 

積極關心現代政治自由的Sisi沒能活過19世紀。1898年9月她在瑞士日內瓦湖邊被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刺殺身亡。她的一生,被視為世紀末維也納一個淒美絕倫的傳奇存在;但是,沒能活到20世紀的Sisi,卻是清楚望向20世紀滔天變局的人。除了日記,從她留下來的詩作如〈寫給未來世代的心靈〉(“An die Zukunfts-Seelen”)都可以清楚看到她對於自己所處時代懷抱著孤獨、但卻勇敢的思考:

 

面對目前不瞭解她的人們
她將永遠忠實地捍衛這一點
直到有一天,飽嘗歲月滄桑後,
歌聲將從這裡響起。

啊!那時他們會達成有志者追求的目標!
慰藉你們此刻發出的哭號悲嘆
幫那些為自由奮戰到臉色發白的人
在他們頭頂戴上閃亮發光的烈士冠冕!

 

Dies wird sie treue durch Menschenalter wahren
Vor Seelen, die sie heute nicht versteh’n;
Bis einst, nach wechselvollen Jahren
Die Lieder blühend daraus auferseh’n.

O, dass sie dann des Meisters Ziel erreichten!
Ein Trost zu sein, euch, die ihr klagt und weint
Um solche, die im Freiheitskampf erbleichten
Um deren Haupt die Märtyrkrone schein

 

 

花亦芬小檔案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專任教授兼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學士,德國科隆大學藝術史碩士、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中古晚期至近現代宗教史、社會文化史與藝術史跨領域研究,以及現代德國史、史學思想史。曾獲國科會傑出學者養成計畫獎助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全校教學優良獎,曾任《臺大歷史學報》主編。譯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一 本嘗試之作》(2007出版,2013修訂二版)。專書著作:《藝術與宗教──義大利十四至十七世紀黃金時期繪畫特展圖錄》(2006)、《林布蘭特與聖經──荷蘭黃金時代藝術與宗教的對 話》(2008)、《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2016)、《像海一樣思考──島嶼,不是世界的中心,是航向遠方的起點》(2017),以及中英文論文近三十篇。2020年與德國學者共同主編出版學術專書 Memorial Landscapes: World Images East and West (Berlin: De Gruy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