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學術資產

面向 世界與地球的「外」文研究

作者:編寫/李紀舍

異族來臨,卻隱身於霧面的屏幕後方,他們的身形朦朧不清,怪異的模樣超乎理解,令人不安。每次我們嘗試與之溝通,異形便將屏幕當成黑板,噴寫一串串奇異的圖像符號。每個圖像在細微處複雜斑斕,彼此之間看似不同但又莫名相似,儼然是一套自成一格但無法明瞭的語言。他們究竟是誰?為何現身這裏?到底是說了些什麼?地球的語言專家絞盡腦汁,才拼湊出些微的訊息:異族竟說造訪地球是為了帶來「幫助地球的東西」。面對這一套全然陌生的符碼,因為專家無法確認異族的態度和動機,就更無法理解這有益之物指的是什麼。是防衛武器 ?生存工具?還是不同的視野、價值觀?異族究竟想幫助我們什麼呢!

「異星入境」(Arrival)的故事內容或許耳熟能詳,這部電影改編自在紐約長島長大臺裔作家姜峯楠(Ted Chiang)的短篇科幻小說《來自你的生命故事》(Story of Your Life)。小說的標題引人省思,明明是關於異族的奇文囈語,何來「你的故事」?雖說這或許不是你我的故事,但至少是外文系的故事。身為外文研究者,工作內容就是打破巴別塔中各自同語同調的迴響室效應(echo chamber effect),發揮小說家在故事裡描繪的「外異效應」──接收「外」語,向外開放;透過推敲外語,開放地感受與感知世界乃至地球。 

一、人文理論的新境

從80年代到新世紀初,外文系深耕西方的社會與歷史批判理論研究,建立了「開放台灣、面向世界」的新視野。其中廖朝陽與廖咸浩教授致力後殖民及精神分析等相關議題;兩位學者更在90年代掀起關於後殖民、臺灣主體性、族群認同的知名論戰。此論戰呼應了臺灣文學研究建制化確立的歷史時刻。張小虹教授則引領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以及性別論述,採取女性主義和性別研究的視角,批判父權結構及資本主義;她和同系的劉毓秀教授皆是女性主義經典著作《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的共著者。從此,批判理論研究確立為臺大外文系的研究特色之一。這些學者所帶動的批判理論風潮,不只是外國文學研究者所獨享;作為研究文學文化的工具,也成為其他人文學門學者重要的理論泉源。其中關於社會學和政治學意義的論述,其影響力更向外延伸,到學術場域之外,成為近年來臺灣社會公眾論述平台所倚重的思想資源。

近十年以來,外文系學者承繼批判理論的傳統,在理論的層次上挑戰現代性以「知識人主體」為中心的基調,拓展更具有包涵性的人文研究視野。以下介紹三個研究取徑:黃宗慧的「動物人文」,沈志中的「無意識主體」,以及陳重仁的「醫療人文」。

不吃有臉的動物?

北極熊的臉透露了什麼樣的人類密碼?多年前第一隻由人類豢養的柏林動物園北極熊幼兒努特,可愛的模樣抓住全球的眼球。我們在看到努特的臉時,也能看到人和其他動物的共生狀態嗎?和動物共享地球之下的「人」又是什麼?以人類為中心的想法造成對地球的過度開發,使得生態環境急遽變化,舉世皆知。今日星球規模級的破壞亦正危殆人類與其他生物的未來,人們開始驚覺不同生命體之間實是休戚與共,北極熊的危機其實也映照著人類的危機!這時候,從人文角度出發,以打破人類中心,動物人文研究更顯重要。研究動物一事不再只是攸關動物,其實也包含對整體生態問題的關照。在這個關鍵時刻,動物人文研究促使我們去思考共生倫理這一個關鍵課題。

人與動物不可分割的關係,是黃宗慧教授推動前沿人文理論的初衷。她希望能透過研究讓更多人──不管是學者還是一般大眾──共同關切「人類世」危機情境中,人類與動物的關係如何在日常倫理的實踐。

黃教授在博班階段正是外文系批判理論開花結果的時候,精神分析便是她的研究方法與主題。黃教授在2018年獲得臺大教學傑出獎的時候,曾表示,「精神分析讓(她)了解自己的無意識,幫助(她)更認識人性的慾望、黑暗面。」原本接觸精神分析只是好奇,沒想到意外也找到成長過程中性別認同矛盾的出口。在研究的過程中,她研讀外國經典文學著作,深受震撼,從而醉心於文學所帶給她的啟發。博士取得後,黃教授首先集中在精神分析領域,一心傳播『文學研究直指人文核心』的理念。至今,她仍定期受邀至由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Association)官方認可之訓練機構「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演講。而且和心理系合開「精神分析與人文臨床心理學」等課程。在外文系開「精神分析與文學」。這些都開啟了不同於傳統的跨領域人文面向。

接著,承繼了精神分析關於人類心理的理論資源,黃教授拓展她的研究,進一步談人與動物的關係:她試圖從精神分析的觀看與慾望研究出發,分析人與動物互動的過程中複雜的心理機制,進一步「面對」人與動物共處的倫理議題。她的最新作品(與黃宗潔教授共同執筆)《就算牠沒有臉──在人類世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的十二道難題》就是和社會大眾對話所交出來的成果。裡面探討的動物藝術、動物影像等,還有「不吃有臉的動物」背後的倫理思維、吃動物引起的焦慮、對動物的厭惡、剷除外來動物的想法與暴力的糾葛、開動物玩笑背後具有的攻擊慾等等,這些都結合了她在精神分析與動物研究而有的的研究關懷。這本書雖然是普羅化動物倫理思考,其實也反應她多年來學術研究成果,不只入圍2022年臺灣文學金典獎,也獲選為2021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同時也入選第四十四屆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人文社科類精選之星。

語言與「無意識主體」

『「外文學」,這個詞在指涉「外國文學」或「外語文學」之前,什麼會是它在自身語言的原生狀態? …先讓我們先分析、拆解這個詞:「外─文學」。《說文解字》:「外,遠也。卜尚平旦,今夕卜,於事外矣」。原該在暗夜破曉之際的望星問卜,卻遠到日落才至,彷若遲來的事後先見之明。』「外」在這裡竟然是後見之明,沈志中曾經如此犀利地批判、介入外文研究。他認為,若我們拘泥於「知識主體」的假設,得到的研究結果只是片面的。他進一步問道,如果以另一個視野看,語言不也是「外」於知識主體所引發的具身動作?他依據精神分析的無意識、 慾望、想像的研究,認為外文學也要探究語言與和「外」,也就是「無意識主體」,的牽動。

沈志中教授2003年自巴黎第七大學取得基礎精神病理學暨精神分析博士後,就來外文系,並且持續集中在精神分析與法國當代思想的研究。2009年發表首部專書《瘖啞與傾聽:精神分析早期歷史研究》,該書並榮獲國科會人文處專書出版補助,其中詳述了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從失語症研究的基礎,釐清語言與大腦神經系統的因果關係,進而能在歇斯底里的精神分析治療上發現語言與文字的無意識力量。

循著語言與無意識的密切關係,沈教授以法文的專業,以及哲學和心理分析的專長,不間斷地進行研究法國精神分析理論家拉岡 (Jacques Lacan)的文獻、講稿。拉岡理論龐大艱深,其中甚至牽涉和當代哲學思潮等跨領域整合的問題,所以長期以來,中文圈的學者罕見能夠全面掌握的學者。沈教授耗費10年,爬梳拉岡的《文集》(Écrits)還有所有《講座》的紀錄,終於在2019年底發表了第二部專書《永夜微光:拉岡與未竟之精神分析革命》。該書用了將近600頁的篇幅,詳細評論了拉岡理論發展的全貌、核心論述,並且提出一個主論,也就是拉岡開啟了一場永未完成的知識革命與學科重整,燭照人文。該書不只獲得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出版補助,也廣受好評,截至目前已出版第四刷,並發行電子版與簡體字版,可望成為精神分析學研究之重要參考書。

沈教授也不忘從精神分析的視野批判當代思想。其論文集《啟蒙光亮下的陰影》即解構了啟蒙運動的「啟蒙」意涵,並借重傅柯(Michel Foucault)、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拉岡的不同解讀批判自笛卡爾以來的知識主體意識,進而探討當代西方對於理性主義傳統的強烈質疑。本書以「陰影」的隱喻,開闢出一條無意識主體的路線,進而引伸出對當代人文「科學」的反省。

大疫之下看規訓

醫學隸屬於科學領域,乍看之下,和人文學科似乎涇渭分明,但其實醫學是一門古老龐大的知識系統,不只是技術之學,也是一套道德和倫理的價值系統。從這個廣義角度來看,醫學的發展一再影響、定義、甚至操縱了人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例如,我們管理身體和健康的策略、對於疾病和患者的偏見和恐懼、乃至公共衛生政策的擬定和實踐等等,都是廣義醫學涉及的議題,也是人文的關懷。

陳重仁教授認為,醫學作為一種體現現代性極致理性與嚴謹精確的思維模式,已經深切介入文學創作中,引導人們如何自我認知與定義人我關係。他強調,醫學技術的發展其實提供醫學倫理、文學創作與社會價值三方交集的定位座標。所以,他認為,我們對醫學發展同時可借用三稜鏡的建構譬喻,更深層地探討文學創作與文化商品的創作與消費。陳教授的研究重點涵蓋19世紀至當代的文學生產,使用醫學發展技術、文化想像、媒體報導、法令制定等等為佐證,論述醫學推崇的理性、精確、效率、科學等概念其實是構建現代性的一部分──現代醫學所強調的健康與衛生概念,不只是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的專有詞彙和操作,而且也是治理、規訓人口的標準,從而形成一套以醫學為基礎的道德經濟。

陳教授的研究跨及文學、醫學史、文化研究、醫學人文,分別在2013年與2019年出版《文學、帝國與醫學想像》(獲金鼎獎文學類圖書出版推薦)以及Victorian Contagion: Risk and Social Control in the Victorian Literary Imagination (獲中央研究院第十屆人文社會專書獎)。他也獲得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年輕學者創新獎、臺灣頂尖大學策略聯盟獎學金、國立臺灣大學全校教學傑出獎。

2019出版的Victorian Contagion以維多利亞時期的文學與文化生產為主題,論證醫學和文學是互相介入的連動結構,也例如,傳染病如何改變文學的書寫慣性,以及文學想像如何協助打造社會控制論述。陳教授針對19世紀的醫療人文取向研究促使我們去反思現代社會的規律管控,其中醫學與文學緊密互動,它的產物是一套強化潔淨與節制的衛生社會論述,如今已經發展成習以為常的自我審視與面對他者的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的要求。

2019年底起,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型態。疫情不只改變的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我們觀看社會的眼光,在臺灣人我行為受到更多規範。這個自我規範是顛覆了我們的日常,還是其實承襲了現代社會的規律管理?如今看來,在瘟疫蔓延的當下,重新審視維多利亞時期的感染論述,應該能幫助我們更積極的批判以及更深刻的反思。

二、東西文化兼治的世界觀

戰後台灣,外文系研究逐漸強調批判性地閱讀文學作品。透過文學閱讀給予的想像空間得到啟發,堅信人類具有內在價值,對人類想像無窮是彰顯對自由意志的擁護。外文系將這個西方自由人文主義引介到臺灣。60與70年代,顏元叔教授引進新批評,從此成為一獨立的研究方法,同時確立了文學研究是根植於西方但又不隨從於西方的開放框架。1972年,臺大外文系在朱立民、顏元叔和胡耀恆三位教授的主導下創立了《中外文學》月刊,成為英美文學,比較文學,漢學等指標性學術出版的刊物。除了研讀西方思想,顏元叔也參與本土的知識生產,以西方文學研究視角加入臺灣現代詩論戰和鄉土文學論戰等。在千禧年前後,批判理論研究規模建立的同時,彭鏡禧教授致力於莎士比亞研究、翻譯及改編,並且推動臺灣的戲劇研究。張漢良教授則是在符號學研究之領域望重士林。

外文系有一套西方文學與自我文化兼治的世界觀作為基底,這也是這十年來外文系秉持的研究視野。

後殖民記憶書寫

劉亮雅是外文系特聘教授。之前她在外文系的自由主義世界觀的薰陶下完成研究基礎訓練。碩士研究所期間受到嚴謹的文學文本分析訓練和新的西方文學理論的薰陶。她專攻英美現代主義小說,論文探討現代女性經典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小說中分與合的辯證。

在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博士研讀時,她汲取女性主義和同志論述的研究方法,在博士論文探討英國19世紀末的王爾德和20世紀初現代主義時期蕊德克莉芙‧霍爾、D. H. 勞倫斯、吳爾芙的小說中的性別政治。

日後她探討,當現實中充斥著各種對他者的區別和歧視時,包括性別,階級,種族,殖民等方面,作家如何透過書寫探尋自由與正義。她的升等之作研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黑人女作家童妮‧摩里森的四本小說。

在2000年以後,專注於當代臺灣小說的後殖民研究。她在2006年的《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的開頭就提出一個從解嚴至2000年的全景視野,綜論30位台灣作家的小說,並論述主導臺灣小說文化思想、文學主題與美學手法,就是後現代與後殖民的並置、角力與混雜。其他七章分別各自深入分析李昂、舞鶴、施叔青、陳燁、朱天心、賴香吟、朱天文、紀大偉、邱妙津和張亦絢的小說。在後殖民議題方面,該書處理二二八、白色恐怖、霧社事件、反對運動等議題。

在《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2014)一書,她探討臺灣後殖民的諸多面向:後殖民的遲到、後殖民與性別、後殖民與階級、後殖民與族群、後殖民與現代性、後殖民與全球化、後殖民與自然書寫的關係。導論之外的八章專論施叔青、李昂、田雅各(拓拔斯.塔瑪匹瑪)、賴香吟、陳玉慧、吳明益、陳雪的小說。該書有一半以上篇幅處理21世紀小說。而且,在這本書她針對原住民小說、女性鄉土小說,和自然書寫小說寫下她的研究,得以擴展台灣更多文類對後殖民的關懷。

2020的近作《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主要專論施叔青、李昂、甘耀明、郭強生、吳明益的日治記憶小說以及魏德聖的電影。導論提出臺灣與日本雙方實踐對日本去殖民的五大要素、探討戰後到21世紀臺灣日治記憶小說與電影的發展史,並歸納出六大特色,具有文學史與文化史的深度與厚度。第一章剖析90年代臺灣外文學門的後殖民與後現代論戰,將之放入臺灣文化脈絡和社會運動脈絡,並與英美的後殖民、酷兒、女性主義理論、黑人論述做比較,充分實踐比較文學的深刻思辯。該章強調這場大論戰對臺灣後殖民小說推波助瀾,對酷兒議題被寫入臺灣歷史小說產生強大效力。

劉教授二十多年來的臺灣歷史記憶小說研究有助於將臺灣文學建制為國家文學,因為她的研究緊隨著解嚴後臺灣後殖民小說的發展,由最早研究二二八、白色恐怖、霧社事件小說,到日治記憶小說、清治背景的歷史小說等。她對前述後殖民作家專論研究對當代臺灣後殖民小說的典律有實質的幫助。

在教育建制、跨國傳播、暴力衝突下的愛爾蘭

獲得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的高維泓教授,除了探究劇場如何作為社會良知的明鏡,也分析劇場如何作為影響大眾視聽的觸媒。另一方面,他也析論劇作家如何針貶加諸個人及弱勢族群的精神與肢體暴力,並在全球化的風潮下反思愛爾蘭文藝復興的精神,讓觀眾能以更多元的視野深切省思國家發展。

高教授多年來關注當代愛爾蘭文學與劇場之發展,他的研究聚焦在愛爾蘭小說家與劇作家如何透過創作反映人生、針貶時事,甚至民族文化存亡之時發揮關鍵作用。他的第一本英文專書 The Formation of an Irish Literary Canon in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2007)(《二十世紀中期愛爾蘭文學典律之形塑》),探究小說及散文兩個文類如何影響愛爾蘭人對民族文學的觀感、國家機器如何介入典律的形成過程,以及哪些作家或作品為典律所「故意」遺漏。以第一手史料及文學作品為分析材料,系統化地呈現該國文化20世紀以來發展的脈絡。

做為歐洲少數以英語做為通用語的國家、曾經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於1998年的文章貶為「歐洲乞丐」的愛爾蘭,可說同時是全球化浪潮的受益者及受害者。高教授的第二本專書《當代愛爾蘭劇場:跨國演示》(Contemporary Irish Theatre: Transnational Practices, 2015)便是以跨文化、跨劇本、跨時空的方式,檢視愛爾蘭因全球化衍生的諸多問題,以及劇作家如何以多種外來元素重塑劇場面貌,一方面打破既有之本土框架,一方面深化西方戲劇之內涵,使劇作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演出。

於今年9月甫出版的 Irish Drama and War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2022(《二十世紀的愛爾蘭戲劇與戰爭》),高教授耙梳有關獨立運動、內戰、北愛衝突等劇作,呈現人民如何呈現抵抗或屈服於政治、宗教等無形暴力,及自我療傷的各種方式。本書不僅探討劇作家如何讓觀眾直視戰爭所帶來的創傷,也分析不同背景或性別的劇作家,如何從多元的角度建立具劇場觀點的愛爾蘭史。他的研究強調了即使文化氛圍對弱勢族群充滿懷疑與敵視,劇作家仍勉力發掘小人物受戰爭波及的生活經驗,藉由揭露社會底層面貌,有效填補了民族主義歷史觀的缺失。此研究視角為目前國際間較少被深入觸及,卻是該國劇場與文化史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東亞莎士比亞計畫

建構東方與西方的文化交流史,亦是本系較歐美國家英外文系更有優勢之處。比如本系許以心之研究,圍繞東亞莎士比亞之傳衍與變異,近年來得到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與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著作成果獎的肯定。許以心教授本身具有中、英、日、韓的多語能力,故而能夠涉獵多個東亞國家的莎劇史,採用跨國族與括區域視角追蹤莎士比亞於東亞之軌跡。

許教授的代表研究之一是建構完整日本殖民時期臺灣莎士比亞戲劇上演史之論文,其重大發現為:其一,將已知的殖民地臺灣莎劇上演紀錄由11筆擴充至21筆,並將已知上演或計畫上演之劇目由兩種擴充至8種,改寫了學界對殖民時期莎劇生態、劇目多寡、以及觀眾組成之認知。改寫臺灣莎士比亞接受史,並將接受史上推至1945年以前。透過地毯式的文獻研究,以及在日本國會圖書館、東京大學圖書館、早稻田大學坪內博士紀念演劇博物館藏書室等地移地搜查之第一手資料,許教授提出諸筆新的臺灣上演紀錄:包括The Merchant of Venice, 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New Hamlet, New Othello, King Lear, 以及預計上演卻未及演出的Romeo and Juliet。此研究改變了目前我們對日殖時期莎劇上演廣度的認知,並且替已知的上演紀錄增添細節以及討論各演出的時空背景、揭示帝國體制下文本的跨域流動。

其中有趣的是,日殖時期莎劇雖由日人展演、主要由日人觀賞,但臺灣觀眾並未全然缺席,有少數的紀錄甚至指出日方曾特別留心臺灣觀眾的反響,並告誡日本劇團勿小看臺灣觀眾的觀劇水準。這些文獻資料揭示了,雖總督府以戲劇作為帝國主義的宣傳方式之一,但在實際接受面上,臺灣觀眾並非全然被動的存在,戲劇批評家亦多視戲劇做為大眾娛樂的一環,對於劇作與演員多有以戲劇藝術視角出發的直白指摘,並不全然視為帝國之工具。

三、多語多文

在千禧年以後,外文系因應全球化浪潮,西文,法文,德文,俄文的研究持續發展茁壯,在語言學與語言習得方面的研究成果豐碩。而且,翻譯研究加入。「多語多文」於是成為是臺大外文系珍貴的研究特色。

「語言測驗」科學化

在為學生口頭簡報評分的過程中,黃恆綜教授深刻感受自己常常被到自己主觀意識的影響,還有在要求評分表現不同面向比重之間達到整合一致的重重困難;這種種人為的經驗讓他開始對「語言測驗」科學化,客觀化產生濃厚興趣,希望了解如何能夠確立測驗結果能提供有效推論。

黃教授多以驗證標準化英語測驗的成績推論為其主軸,並專注於三項主題:整合式口語測驗、口語測驗應考策略運用、及測驗在地化。

整合式口語測驗的項目,首先邀請考生運用多項語言技能來產出口語回饋,例如:先看一篇文章、聽一段聽力、再以口語方式整合文章及聽力內容。這樣的測驗方式可模擬真實語境中的溝通模式,所以具較高的真實性(authenticity),並且可引發較正面的回沖效應(washback effect)及學習動機。在收集及並分析352位考生在這種測驗方式表現後,黃教授將結果和獨立式口語測驗比較。雖然學生偏好整合式口語測驗,但他們的測驗表現,跟在獨立式口語測驗時一樣,同樣受到「主題知識」及「焦慮」的因素顯著影響。相關研究刊登在語言測驗及語言教學領域中傑出期刊,包括:Language Testing, TESOL Quarterly, 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等。

應考策略是語言測驗領域中極受重視的項目,原因無他,因為審視測驗所誘發之應考策略可以成為這個測驗實際成績結果的效度證據。黃教授針對三項臺灣常見之標準化英語口語測驗:托福、多益、及全民英檢,詳細檢視其中應答策略及其影響。結果顯示,該三項口語測驗皆誘發多種應答策略群組,如:言談整合策略、認知策略、溝通策略、及情感策略等。有趣的是,其中溝通策略群組,對口語測驗表現有最為直接及顯著的影響。關於這個方向的研究結果為語言測驗理論模型中策略知能(strategic competence)之關鍵角色提出重要佐證;也同時證實了這些口語測驗皆可誘發與構念相關之應答策略(construct-relevant strategies),藉此為其成績推論提出了進一步的效度證據。不僅如此,這些研究結果也凸顯溝通策略教學在外語口語訓練課程是不可或缺的。這三項研究論文刊登在語言教學領域重要期刊中:System及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測驗在地化(test localization)是語言測驗領域近期的新興主題。語言測驗學者發現,若測驗工具在發展及效度驗證過程中未考慮在地元素,則施測所得之分數之相關推論的效度將受到極大挑戰。因此,黃教授和其研究夥伴設計特殊的研究方法,運用試題反應理論及電腦適性測驗的技術,建置了一項針對臺灣大學生所設計之電腦化英語適性測驗 (E-CAT)。透過參考語言測驗學者之建議,黃教授及其團隊首先採取6項步驟設定:確立測驗目標、定義測驗構念、設計測驗題項、定調施測流程、進行題項預試以及最後建置E-CAT系統。接著,透過模擬研究來檢測其效度論證之概化推論及解釋推論是否成立,因而藉此為E-CAT成績推論提出了部分效度證據。這項研究突顯測驗在地化對測驗效度之重要性,也示範了試題反應理論及電腦適性測驗在語言測驗上之應用。此研究刊登在語言測驗領域之重要期刊: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

延續他對語言測驗的熱情,還有累積的口語研究經驗,他目前研究「圖表描述口說測驗」及「配對口語測驗」。「圖表描述口說測驗」以考生口頭描述統計圖表的能力為評量標的;這個測驗方式和全英語授課課程(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EMI)的課堂任務有高度重疊性,所以透過這個研究,可以比較準確預測考生EMI修課效率。另外,「配對口語測驗」則是請考生兩位一組、透過對話方式完成訊息互補任務及問題解決任務。由於此測驗方式模擬日常生活溝通模式,因此,考生在測驗上的表現亦較能夠預測其日常溝通能力。

結語

最後以馬耀民教授的文學翻譯成就做結。馬教授近十年深耕文學翻譯,譯有《史托納》、《屠夫渡口》和《奧古斯都》等小說,其中《奧古斯都》獲2018 Openbook翻譯類年度好書。2022年3月更以新的翻譯作品《北海鯨夢》獲得梁實秋文學獎的翻譯大師首獎。在一個專訪當中,他曾坦言:「翻譯是令人痛苦的良心事業」,一語道破他對文學翻譯的執著與貢獻。他解釋道,《北海鯨夢》中文版本的生產過程其實歸功於他在外文系獲得的研究資本。當年王文興教授在外文系傳授西方小說家創作時如何依靠具體的想像圖像,構思千絲萬縷的字句,這給予他翻譯有如再創作的方向。不只如此,在東西文學兼治的外文系環境下,他可以在穿越異文化時,對多維文化尺度適度拿捏,對字詞選擇、句型構造形成文風而有的動態控制,使得他得以在數百頁的篇幅中,字斟句酌,耗時費力求精求準。我們可以說,馬教授的翻譯成果,點點滴滴紀錄了跨越異文化的再造過程。他的文學翻譯也是發揮外文系「外異效應」的絕佳例證。(本期專題策畫/臺灣文學研究所黃美娥教授)

中文參考資料:
[1]馬耀民譯:《史托納》,(台北:啟明出版,2014年)
[2]馬耀民譯:《屠夫渡口》,(台北:啟明出版,2016年)
[3]馬耀民:〈翻譯是令人痛苦的良心事業──專訪《史托納》譯者馬耀民〉,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2018年。
[4]馬耀民譯:《奧古斯都》,(台北:啟明出版,2018年)
[5]馬耀民譯:《北海鯨夢》,(台北:啟明出版,2020年)
[6]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2006年)
[7]劉亮雅:《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8]劉亮雅:《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年)
[9]顧燕翎、劉毓秀、王瑞香、林津如、范情、張小虹、黃淑玲:《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台北:貓頭鷹,2019年)
[10]黃宗慧:《就算牠沒有臉──在人類世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的十二道難題》(台北:麥田,2021年)
[11]陳重仁:《文學、帝國與醫學想像》(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12]沈志中:《瘖啞與傾聽:精神分析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行人,2009年)
[13]沈志中:《「夕 卜」 文 學》,《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電子報》,第12期(2014)。
[14]沈志中:《啟蒙光亮下的陰影》(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出版社,2019年)
[15]沈志中:《永夜微光:拉岡與未竟之精神分析革命》(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年)

英文參考資料:
[1]Chen, Chung ren, Victorian Contagion: Risk and Social Control in the Victorian Literary Imagination (維多利亞感染:維多利亞文學想像中的風險和社會管控)(Routledge, 2019).
[2]Kao, Wei H. The Formation of an Irish Literary Canon in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Berlin: ibidem-Verlag, 2007.
[3]---Contemporary Irish Theatre: Transnational Practices (當代愛爾蘭劇場:跨國演示)‎(Peter Lang AG, Internationaler Verlag der Wissenschaften, 2015).
[4]—. Irish Drama and War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二十世紀的愛爾蘭戲劇與戰爭)(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22).

李紀舍小檔案
畢業於臺大外文系,取得博士學位後輾轉返回母系任教,編寫這篇臺大外文系研究的介紹,也是紀錄個人在外文系從學生到執教鞭的一段旅程。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英文(比較文學)博士,專長為小說研究和文學理論。目前研究當代英文小說中從美學視角呈現的物/非人元素和人的互動,以及小說的形式如何作為當今社會歷史變化的發聲管道。多次辦理臺灣的外文學門研習營,推動前沿研究,也曾擔任英文期刊NTU Studies i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現名爲Ex-position)主編。此外,亦曾共同主持教育部外文計畫,改變檢定考試引導的習慣,提倡高等教育的外語教學必須著重異文化的脈絡及語境。目前擔任臺大出版中心以及美國南卡大學出版社的東西文學文化系列的協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