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

永續城鄉~保存臺灣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和海景

作者:文・圖/彭立沛

桌上那些看似簡單的食物選擇,其實都決定了農村的樣貌與未來。我們常聽到國內外推動友善食農的故事,卻也常一知半解;我們每天仰賴食物帶來的美好養分,卻隨著人與土地間的疏遠,忽略飲食方式對農業生產環境所造成的破壞,使得產地的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和海景(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s and Seascapes, 以下簡稱 SEPLS)快速消失。

什麼是SEPLS?

所謂SEPLS是指世界各地人們經過多年共同努力,適應周圍自然環境,接受自然賦予的福祉,創造出獨特的地景和海景;簡單來說,就是在長期社會-生態的生產活動下,人與自然的互動與適應而形成的複合鑲嵌(mosaic)地景和海景,如:次生林、農田、草地和埤塘等。生態學家尤其是森林、動物、植物,以及水資源和土地利用變遷的專家一再提醒我們,保存生物多樣性及維持生物資源永續利用很重要,人類對自然環境適度的干擾有助於提高生物多樣性。近年來,SEPLS受快速社會經濟變化的威脅,許多生活方式已形成更加標準化、高效率和大規模的生產系統。如:過去從森林取木材造屋現在採用鋼筋水泥、現代鐵製鷹架取代竹搭鷹架、相思木種香菇被太空包取代、刀耕火種的雜草堆肥被化學肥料取代,以及家戶生活用的柴火木炭被瓦斯天然氣取代等,當人與自然的關係發生變化,人類從次生態系統中生生不息循環利用和管理自然資源的手段遽然中斷,人類選擇的取捨驅動了環境退化、傳統文化消失等不永續的現象。

什麼是里山倡議?

面對永續的挑戰,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於1993年12月29日生效,有196個締約方。2010年10月19日在日本愛知縣名古屋舉行第十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CBD COP 10)中,提出期望在2050年實現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愛知目標。在CBD COP 10期間,日本環境省(MOEJ)與聯合國大學永續發展高等研究所(UNU-IAS)共同發起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由51個創始組織會員(截至2022年7月,已經有292個組織會員)組成的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The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以下簡稱IPSI),共同倡議世界各地的夥伴,積極致力於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核心願景。里山倡議致力於建立以國際視野的多元權益關係者(multi-stakeholders)的夥伴關係,在不破壞生態系統的前提下,維持農業生產的日常運作,保存SEPLS以造福人類。
農業生產是基於過去地方人們累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知識,經過長期周而復始的生產與管理實踐,所形成複合的社會-生態系統(Socio-ecological System, SES),借鑒於老祖宗的傳統地方智慧,透過生態系統服務從事生產以取得人類福祉,在四季變化下維護與調節地力和適應氣候條件,透過經驗法則不經意地保育了生態系統、維持生物多樣性與保有傳統生產文化。基此,IPSI主張採用保存SEPLS的策略來管理自然資源,才得以長期地造福我們及後代子孫。我觀察到一些臺灣保存SEPLS的有趣現象,分享如下:

臺灣積極響應里山倡議

IPSI秘書處設在日本東京涉谷的聯合國大學永續發展高等研究所,負責承擔IPSI會議、內部成員與其他權益關係者溝通,促進合作與活動,建立夥伴關係。

根據IPSI官網,全球截至2022年12月已登錄有253個案例,其中蕞爾小島的臺灣就有22個組織會員。在空間分布上,亞洲地區有137個案例,非洲地區49個,美洲地區30個、歐洲則有23個,其他地區則不到10個,臺灣的組織團體對里山倡議懷抱熱情,高度認同SEPLS的永續價值;也因臺灣擁有高山海洋的地貌變化與生物多樣性,更有多元文化族群的風土民情,自然交織出案例的豐富題材。臺灣參與IPSI的組織團體類型相當多元且包容,大至聯合國組織,小至地方農會,包括:學術研究(如:東華大、屏科大、雲科大)、原民團體、地方政府(如:新北、桃園市政府)、國家政府(如:日本環境省)、非政府組織(如:環教學會、野鳥學會、富里鄉農會)、其他政府組織(如:農委會水試所、林務局、水保局)、私部門(如:觀察家生態顧問、天賜糧源)、聯合國或政府間組織(如:UNDP、UNEP、UNESCO、UNU等)。晚近林務局嘗試邀請臺灣各地認同里山倡議的組織,建立臺灣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Taiwan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TPSI),在產官學研等的推波助瀾下,響應里山倡議已在臺灣蔚然成風。

臺灣SEPLS快速稀有化

臺灣何以需要保存SEPLS?我們觀察到,過去臺灣處處可見沃野千里、阡陌交錯的田園風光已經快速稀有化,現在經常看到農業地表上充斥農舍和違規工廠,破碎化、穿孔化的地景,令人喟嘆現今的社會竟縱容沒有經過空間規劃程序,就可以在兩分半的農地上蓋合法農舍?此外,城市來的新住民常不從事農業生產,也使得SEPLS的地方知識與文化傳承因地方農業人口高齡化和外移而逐漸凋零。

為因應家庭小農與傳統農業系統的破壞,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20餘年前便發起支持小農並保存全球重要農業遺產系統(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的全球夥伴倡議。根據官網,截至2022年該計畫已指定22個國家的67個農業遺產。文資保存需要許多預算與管理人力,然而農業文化資產一但失去便無法回復。無論如何,保存SEPLS是未來政府需要重視的政策趨勢。

保存SEPLS與餐桌上的食物選擇

2015年聯合國通過《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其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SDG 14 水下生命與SDG 15陸域生態的目標都在抑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SDG 12則強調友善農漁業生產,維繫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CBD COP 15 於2022年12月5-17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大會,期能確認《後202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架構》(post-2020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簡稱GBF)。根據GBF架構,希望2030年時能達成「保存」(conserved)30%陸域和30%海洋的全球目標,透過包括以地方為基礎的有效保存措施(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OECMs),方能在2030年之前減緩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並在2050年恢復自然生態系統,實現生物多樣性公約中在2050年與自然和諧相處(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by 2050)的願景。

呼應IPSI保存SEPLS的願景,知識案例的組織夥伴網絡交流仍需要落地行動,因為消費者的選擇決定了生產者的決策。臺灣於2018年5月30日通過《有機農業促進法》,期能「維護水土資源、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動物福祉與消費者權益,促進農業友善環境,確保資源永續利用」。2022年5月4日《食農教育法》公布,希望透過全民食農教育,「強化飲食、環境與農業之連結,以增進國民健康,傳承與發揚飲食及農業文化,促進農漁村、農業及環境之永續發展的目標」。然而,國際的發展趨勢與國內的制度變革雖趨於一致,我們仍必須把握研究合作機會,鼓勵參與國際組織,建立多元的夥伴關係。國人吃的健康是來自餐桌的食物選擇,而食物選擇則決定了SEPLS的產地樣貌。因此,保存SEPLS的價值觀和行動落實,以增進國人福祉與健康,實乃刻不容緩。(本專題策畫/農化系李達源教授&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江茂雄教授)


延伸閱讀:
[1] Saito, Subramanian, S. M., Hashimoto, S., & Takeuchi, K. (2020). Managing 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s and Seascapes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in Asia Mapping and Navigating Stakeholders, Policy and Action / edited by Osamu Saito, Suneetha M Subramanian, Shizuka Hashimoto, Kazuhiko Takeuchi. (Saito, S. M. Subramanian, S. Hashimoto, & K. Takeuchi, Eds.; 1st ed. 2020.). Springer Singapore.
[2] Peng, L.-P., Wang, C.-J., & Onitsuka, K. (2017). Collaborative Conservation of a 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 through ICT Tools. Environments, 4(3), 63.
[3] Duraiappah. (2012). Satoyama–satoumi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s of Japan / edited by Anantha Kumar Duraiappah ... [et al.].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彭立沛小檔案
日本東京大學都市工學博士,現任臺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教授、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合聘教授。1994年考試院建築師高考及格,曾任該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系主任、農業推廣委員會執行祕書,以及農業陳列館館長,曾主持「飛鳥踏田–友善食農特展」、「洞洞與花牆–臺灣戰後建築的文化情調特展」等策展工作,廣受好評。校外曾擔任臺灣社區營造學會及臺灣鄉村社會學會秘書長、常務理事等職。彭教授的研究領域專注於鄉村發展農業文化景觀保存,特別關心區域發展中的土地利用、社區營造與農村規劃。彭教授認為臺灣的國土計畫正面臨嚴峻挑戰,失序的工廠、農舍等危及臺灣糧食供給效率與鄉村生活品質,必須重新審視土地利用的生態系統服務與社會韌性,尤其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係,曾公開發表Understanding human–nature connections through landscape socialization(2020)和其他多篇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