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

臺灣原住民音樂> 聲音學的民族誌研究:阿美族跑船歌

作者:施永德

聲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甚麼角色?我們如何透過聲音認識生態、歷史、和自身位置?這些問題都屬於聲音學的研究領域。當我們問「這是甚麼聲音?」或是「是誰的聲音?」時,其實我們是在問:「我們是誰?」,我們所忽略或注意到的聲音,我們如何分辨聲音和噪音,都來自我們的聽覺習慣。所以聲音學的研究對象,並非單純的聲音本身,而是發聲者與傾聽者的歷史、文化脈絡,是我們跟聲音以及透過聲音跟「他者」的關係。


我的研究是透過聲音與舞蹈,探討勞工移動對阿美族部落家屋與親屬關係的影響,我以Houses, Harbors, and Hope為主題的研究,從1970-80年代阿美族語流行歌曲當中,進行遠洋漁業船員及其家屬的生命史的探討。從「跑船歌」跟回憶間,可以聽到他們等待成為當時花東海岸阿美族的共同經驗,並構成對現代生活的期望。但跑船歌不只是反映1970-80年代部落的歷史經驗,若說聲音也能作為一種歷史行動者(historical agent),一方面當跑船歌成為經驗、感受的媒介時,跑船歌已經引導感受,將個人的經驗轉變成為一種可以分享的文本,另外一方面,聲音保存並傳達出歷史記憶。跑船歌的編曲、聲音的音色都呈現「等待三年」的畫面,即使歌詞都是o hayan 等聲詞;「等待的聲音」(the waiting voice)能述說部落的歷史。


等待的聲音屬於不同歷史脈絡,而且對非阿美族人來說可能很不熟悉,作為一個民族音樂學家、聲音藝術工作者,如何讓讀者、觀眾聽見並願意進一步試著了解一種不同時代、族群的聽覺習慣是重要的,特別在裝置藝術創作的領域,我希望能透過作品使觀眾培養跨文化聽覺能力。


跨文化傾聽,其實也是不同時代、生代的經驗,特別是在移動情況下,歌謠作為歷史記憶的角色會隨之改變,比如跑船歌“Ccay Tosa Mihecaan” (一兩年)出現在卡帶歌手的專輯裡,進入投幣式卡拉OK帶,所以在海岸阿美族部落廣為流傳,一般40-60年級生的人非常熟悉,年輕人也有在唱。歌謠的結構混合了阿美族傳統歌謠及日本演歌特色,有各種Agogo和Nakasi版本。其歌詞形成一種對話: A 部分以女性觀點述說幾年的等待,有如山、海的距離遙遠,換來一洗臉桶的淚水,B部分卻投射為男性角色,催促漁船的機械(kikai no tamina)快一點讓船進港,最後一句還用日語說,「真的想見『妹妹』的身體。」這首歌的版本都以一個人單獨(或者一大群人一起)唱,沒有一對男女二重唱的版本,想像對話的味道因此特別濃,唱這首歌就會體現出等待的聲音。


在台東海岸阿美族部落,這首歌好像紀錄了很多人的生命,而我對遠洋漁業的興趣也是受到這首歌所啟發。我乾媽最拿手的歌曲應該就是這一首,當時為了幫我翻譯我還不懂的歌詞,她拿出舊照片說老公像那個時候的年輕人一樣,為了家裡的生活跑船,每兩三年才見一次面,…有時候船公司會派代表拍照、錄卡帶。如果唱這首歌,只要聲音「到味」,聚集在柑仔店、跟我乾媽同年齡的「同學」一定會說,「嗯,那個時代我們一邊帶小孩,一邊等老公回來」,她們會講起當年她們如何省安家費,如何蓋房子。1970-1980年代部落生活的改變,都跟這首歌連在一起。


這首歌本身是大眾文化商品,也是歷史過程的參與者,製作價值(production values)、媒介、播放器材都是商品,更是讓貨幣經濟深入部落的行動者,等待的聲音好像加深了對「現代」的各種期望。當我們唱這首歌,是否感覺到它的『樂動行事』?這種樂動行事也是這首歌在不同部落和歷史脈絡中紀錄、並呈現都會阿美族的歷史記憶。


在新店溪邊,我也曾在投幣式卡拉OK和朋友家聽過、唱過這首歌。讓人比較驚訝的是,這個新店溪邊的都會部落,幾乎沒有男人跑船,自1970年代十大建設開始,他們陸續遷來北部當工人,在工地生活著。在充滿種族歧視1970年代的台北,怎麼找住處?很少有房東願意租房子給他們,他們發現了新店溪邊有幾個地點蠻合適,所以在此建立新家園,形成部落。他們都在工地當「男模」和「拉丁公主」,沒跑過船,"Ccay Tosa Mihecaan"這首跑船歌如何能感動他們?這不單因為當時這首歌正好很紅,應該是他們北上打拼,同樣也在移動,也在現代生活的期望中。能聽到及回應等待的聲音的呼喚,不只有船員。其實,"Ccay Tosa Mihecaan"及其他跑船歌和木工歌的聲音很相似,乃至有老人家在唱歌時,會把跑船歌和木工歌混編在一起。


在剛開始進行的研究計畫「舞出家鄉:阿美族舞蹈、移居與異識」中,我和都會部落的朋友試著通過舞蹈和歌謠展演過程,了解部落歷史觀如何能夠成為跨生代、族群文化的工具。聲音與肢體語言如何重建歷史回憶?在跨文化溝通的過程中,聲音有沒有辦法超越不同聽覺習慣群的界限?未來希望跟台北盆地阿美族部落和社區一起探討這些問題,有助於我們更了解聲音在歷史記憶與群體意識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重要性。(臺灣史研究所黃美娥教授)

延伸閱讀:
[1]Hatfield DJ W. 2020. Good Dances Make Good Guests: Dance, Animation, and Sovereign Assertion in 'Amis Country, Taiwan. Anthropologica 62(2): 337-352.
[2]施永德(DJ Hatfield) 2021,<阿美心情:族語流行歌唱得出與唱不出的生命經驗>。《芭樂人類學2: 異溫層迷航記》,趙恩潔、林浩立主編。新北市:左岸文化出版社。404-414頁。
[3]------ 2022. Registering Sonic Histories in a Multiply Occupied Place: Sound and Survivance in Makota'ay, Taiwan. Sonic Histories of Occupation, ed. Russel P. Skelchy and Jeremy E. Taylor.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pp. 148-169.

施永德小檔案
作為一位人類學家與聲音藝術工作者,施永德(DJ Hatfield)的研究旨趣包括音景、原住民族媒體、以及地方倫理(ethics of locality)。在一個移動的人生中,他以民族誌與藝術創作探討我們如何建立歸屬感。施教授紮根在宗教人類學研究,以臺灣民間信仰活動研究空間的社會構建過程,但因為一直被聲音吸引,而進入民族音樂學、流行音樂及大眾文化等領域,同時主動與臺灣藝術界、田野社群及音樂社群之間維繫密切關係。
自2007年,施教授在東海岸阿美族部落長期田野互動以及生活,進入都蘭部落「拉贛駿」年齡階層,並進行一系列關於遠洋漁業對海岸阿美族部落影響的研究計畫,「家屋、港口、盼望:一本阿美族語歌譜」。施教授代表著作有Taiwanese Pilgrimage to China: Ritual, Complicity, Community(Palgrave 2010)和數篇關於臺灣民間宗教實踐、原住民流行音樂、阿美族舞蹈與音景專題的論文。對「阿德」來說,聲音藝術是民族誌的模式之一,可以提供更廣的空間探索不同文化狀態,並能讓學術跟社會民眾有更多互動空間,他的藝術作品經常呈現跨文化的具身認知以及肢體語言,如聲音、舞蹈、集體勞動。施教授是2012年國家圖書館臺灣學人、2014-2015年傅布萊特學者、2015年Wenner-Gren基金會受獎者、2017和2020年亞洲文化協會受獎者,他的聲音裝置藝術作品曾參與2020年台北雙年展、2019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2018年Mipaliw藝術節、2016年台東國際南島藝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