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祺專欄

什麽是文藝復興?

作者:李弘祺

請先從文藝復興這四個字說起。這是中文對Renaissance 的翻譯。我希望在這篇文章討論一下我們對歐洲文藝復興的印象是如何形成的。我也會討論Renaissance 這個史學觀念的形成以及現代歷史學者對它的認識。

  一般來說,文藝復興是指14世紀初到16世紀末的三百年間的文化發展史,但是它被認為是一個歷史階段卻是到了18世紀才開始。也就是說17、8世紀的時候,意大利人或歐洲人注意到前三百年的意大利文化有很多令人驚艷的表現:在美術、建築方面,要恢復古典(希臘和羅馬的時代,也就是大約從800BC的荷馬時代到AD476羅馬帝國衰亡)時代的特色,在人文思想(主張宗教思想不可以只重視上帝)方面有明顯的新看法,而在文學及方言方面,也有蓬勃的新發展。於是他們就覺得前三四百年的各樣變化應該有一些內在的相關性。確實,那三百年間受教育的人也認為他們的時代與以前不同,甚至於稱以前的時代是「黑暗時代」。說這個話的是佩脫拉可(Petrarch, 1304-1374)。大約佩脫拉克死後兩百年,瓦薩理(Giorgio Vasari, 1511-1574)在他的《藝術家生平》(The Lives of the Artists, 1550)中宣稱這些偉大的藝術家們開創了一個「再生」的時代。「再生」的意大利文是rinascita。他宣稱說大約13世紀末開始,在塔斯坎尼地區(意大利中部,包括佛羅倫斯),美術(包括建築)有了非常重要的發展,把古典時代的文化恢復了起來,取代了中古時代那種灰暗靜態的繪畫或歌德式(Gothic)的建築。在佩脫拉可和瓦薩理的鼓動之下,西歐人開始有了一種警覺,認為這一段時間裏的各種發展都是互相有關係的,文藝、政治乃甚至於信仰是相互影響一起並進。

  西歐歷史家到了18世紀下半,提出人類對歷史規律的認識會因時間而改變的看法。歷史不斷地在改變,它各樣的因素都同時並進的,因此每一次有明顯的大改變的時候,所有的元素(人性、制度、或信仰;當時還沒有社會或經濟的觀念)都相互影響,一同進退。這個觀念在黑格爾(G. W. F. Hegel, 1770-1831)和蘭克(Leopold von Ranke, 1795-1886)的作品裏發展成型。於是研究文藝復興的學者們開始把文藝復興當做是這樣的歷史時期,同時期的衆元素都是像有機體一樣,同時發展、同時變化。歷史學家認為文藝復興的時代與中古黑暗時代不同,乃是一個「再生」的時代──把古典的文化恢復過來。這種歷史斷代的想法與基督教對救贖過程的分段不同,也與帝王更遞史的分段法相異。新的斷代方法相信歷史本身就具備有自己變化的動力。它不由上帝所引導,也不是按照單純君王的生死就可以瞭解。這樣的歷史觀念是以前沒有的,可以說它反映了18世紀世俗化的現象。歷史本身具有自己發展的動力,不假外力。

  近代歷史學產生的結果是在18世紀末,把文藝復興看作是一個有內部關聯性(inner interconnectedness,這個是蘭克始用的觀念)的時代於焉形成。到了19世紀,法國人密謝列(Jules Michelet, 1798-1874)在所撰的《法蘭西史》中遂出現了renaissance 這個法國字,這是它首次被用在歷史作品裏來形容時代的特質。Renaissance源出上面提到的rinascita,兩字意義相同。可見他附和瓦薩理的說法。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把科學的發展和地理大發現都當作是文藝復興時代的現象,認為它們與恢復古典美術及文藝,以及人文思想的興起並駕齊驅。密謝列又進一步把民族主義、自由主義(以民主思想為中心)的源頭歸給文藝復興,强調從中古時代解放,克服迷信和不理智的惡劣生活的種種發展。由於他的解釋十分正面,受支持歷史進步論的一般讀者所認同。

  再過12年(1867),迄今最重要的文藝復興史學者布克哈特(Jakob Burckhardt, 1818-1897)出版了他那本影響彌遠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文化》。他大方地使用Renaissance 這個字,而沒有使用rinascita 的德文Widergeburt,可見用Renaissance 來描述文藝復興已經十分普遍。在布克哈特的眼中,文藝復興是近代文明的開始,是人發現了他們自己和他們的世界,追求解放基督教信仰的人文主義,更是美術發展燦爛的時代。當然,他沒有忽視當時對古典文明(及美藝)的憧憬和模仿,更描繪了一個非常現實,强人爭霸,不計手段的城邦政治(為大家熟知的馬基維利Machiavelli,1469-1527所贊許)。總之,他顯然接受了歷史時代有一定的內在統一性的說法;他更認為文藝復興乃是近代(modern)文明的開始。

  19世紀的西方思想充滿了自信。當時歐美稱霸全世界,他們相信歷史是在他們那一邊,他們可以帶領全人類進入完美的樂園。歷史是不斷進步的歷程,從文藝復興開始帶領人類進入近代的歷史階段──美藝、人文、與精緻文化的終點。

  於是文藝復興變成了西歐文化攀登高峰的基礎。

  就是在這個時候,中國人開始對西方有了真正的第一手的接觸和認識。嚴復在出版的孟德斯鳩的《法意》(1908)中,第一次提到了Renaissance這個字,把它音譯為「荷黎諾生思」。說西方的開化就是文藝復興恢復古學的結果。文藝復興當然是中國要學習的對象。嚴復的翻譯影響了當代的中國人。但是他用的是古學復興。[註] 大體上來說,西方的文藝復興這個觀念在清末民初的數十年間,就以「古學復興」或「文藝復興」流行於中國的思想界。大家對它的想象非常正面,認為它是文化進步和近代價值的起點。同時,有的人(梁啟超或「國粹派」學者們)乾脆認為回復或恢復中國文化就是一種文藝復興。總之,各方面的人都一致肯定文藝復興這個計畫(program)或運動(movement)。

  在西方人的眼光裏,文藝復興產生偉大美術作品,發展人文主義(古典學問的發揚,畢可Pico della Mirandola [1463-1494]:《論人的尊嚴》),更開創方言文學(從佩脫拉克到莎士比亞)等等。
在中國也一樣,胡適之很喜歡拿文藝復興來說明五四運動。他提倡白話文學,就是因為他覺得文藝復興用地方文字來寫作,把佛羅倫斯的方言提升稱為意大利國家的語文。中國人也應該如此。20世紀初許多中國人(魯迅寫的最多)也非常喜歡文藝復興的美術,最有名介紹文藝復興美術的有如劉海粟、豐子愷(筆名"顗")等人。當然,大家都記得是誰(徐志摩)把佛羅倫斯翻譯作翡冷翠!這就是中國人的文藝復興夢。

  一個半世紀之後,「Renaissance 是什麼?」現在已經有了新的看法。由於上面所說的「內在的關聯性」支配許多史學家對所謂的「發展」的解釋,因此歷史的「階段」(時期)繼續為我們接受。但是現在有的學者已經挑戰這樣的看法。很簡單地說,由於後現代主義的興起,歷史學者發現不同地方的歷史發展各有它們的特色和目標,而且同一個地方的歷史也會因為內部不同的元素各有其動力,因此經過一段時間會發展出與原來預期的結果不一致的現象。例如中國歷史上有多次思想「復古」的努力,但是每一次發展的結果卻不一樣。所以歷史「時代」的觀念遇到了很嚴重的挑戰。約而言之,除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因為沿用已久之外,現在已經很少歷史學家用類似的、帶有價值判斷的用語來描述歷史的發展階段。當然,歷史時代不免有他們的「時代精神」(Zeitgeist)或「意見的氣候」(climate of opinion),只是它們是選擇性的描述。

  影響之下,幾乎只剩下美術史家繼續大力擁抱「文藝復興」的觀念。大部分的史家都選擇這三個世紀的一定的現象(例如科學、地理發現、經濟發展、或社會)做分析,並往往發現許多現象是獨立發展的,甚至於證明疾病和貧窮未必有改變,迷信反而更變本加厲,政治思想反映了極端的「現實性」等等。所以所謂的「文藝復興」也不過是一種美藝(不全是文化)的新現象,人類社會和經濟並沒有系統的或全面的進步。

  在中文的著作中,文藝復興這四個字確實長期吸引我們對未來的憧憬。從美藝的角度來看,這完全可以瞭解,但是在憧憬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和達文西的偉大作品之餘,我們也應該嚴謹地反思謝丹尼(Denys Hay,1915-1994)所說的,文藝復興時代已經過去,當時主要的歷史發展以及支配人們思想的許多元素和機制已經過去。19世紀以來因為社會平等的發展,大衆傳播工具的發達,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嶄新的挑戰。

  我們必須把「文藝復興」提高到歷史哲學的層次,把當時候的人文學者敢於追求與以前不同的革命(參看奧志敏Steven Ozment,1939-2019:《革命的時代,1250-1550》)勇氣和努力作為文藝復興運動(計劃)的代表,這樣才能真正把握並發揮文藝復興的精神。(2022年7月11日於台北旅次)

註:有人指出1837年在《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傳教士辦的一份報紙)已經出現「文藝復興」這四個字。不過我認為這四個字應該是指古抄本的搜集及傳抄,而不是我在上面所談的Renaissance。事實上Renaissance 就是在西方也還沒有被用來專門指文藝復興。

李弘祺小檔案
1968年歷史系畢業,耶魯大學博士。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紐約市立大學、臺灣交通大學,也曾在本校、清華大學及北京師範大學擔任講座教授或特聘教授。專攻中國教育史,著有傳統中國教育的中英日德義文專書及文章數十種,以《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為最重要,獲中國鳳凰衛視國學成果獎及國家圖書館文津獎。日本關西大學《泊園》學刊稱許為「當今世上治中國教育及科舉第一人」。李教授也經常講授有關近代西洋思想的課題,主持台積電及敏隆講座。現與夫人退休於美國赫貞河畔的華濱澤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