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惠專欄

戰火下的音樂與文學奔流

作者:楊雅惠

人類歷史上的種種苦難與磨練,戰爭可列為罪魁禍首。人們唾棄戰爭的殘忍與醜陋,卻無法終止戰爭的夢魘與威脅。2022年2月,在眾多人認為久違的戰爭不可能啟動時,俄羅斯的軍隊攻進了烏克蘭,晴天霹靂,震驚寰宇,使得自古以來的多次戰爭苦痛重現世人心坎。翻開史頁,戰爭爆發無數,毀壞鄉野城鎮,生靈塗炭,而困在戰火中的人們,痛徹心扉,直想吶喊呼喚。

回顧歷史上不少經典文藝作品,常是在戰火的聲響中,從灰暗乾涸的大地上,冒出靈感的水珠,串成潺潺溪流,更化成江河大洋,諸如音樂的律動,文學的長思,感人之作不勝枚舉,點點滴滴滋潤人間,甚至無形中帶動局勢風向,打退了槍炮刀械。不少戰火下的故事,透過文藝,被記下來,傳出去,在人間奔流,令人回味咀嚼,省思再三。

戰線劃過五線譜

與戰爭掛勾的音樂作品,常有所見,不勝枚舉。從鋼琴詩人蕭邦(1810-1849)在戰火中的創作談起,便可帶出不少故事。蕭邦出生在波蘭,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曾經歷兩次亡國、三度被瓜分。當他20歲到訪奧國維也納,正巧俄國入侵波蘭。因奧國挺俄,維也納人不歡迎波蘭人,使其失去不少在維也納演奏的機會。他不得已決定移往法國途中,波蘭首都華沙淪陷了。悲痛之下,譜出了「革命練習曲」,激烈快速滾動的音符,激昂悲憤,澎湃如潮。另外一首「軍隊波蘭舞曲」,威風凜凜,以跳躍重音描寫炮彈大軍,頗有千軍萬馬之勢。他一生中,創作洋溢著波蘭情感的作品,一曲一曲問世,諸如波蘭舞曲、馬則卡舞曲、夜曲、圓舞曲、鋼琴協奏曲等,以蘊含波蘭氣息的音符在歐陸散播,祖國雖亡而文藝不息。

2002年電影《戰地琴人》(The Pianist),獲得法國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奪得三項奧斯卡大獎。取材來自波蘭猶太作曲家兼鋼琴家史匹曼(W. Szpilman)的回憶錄,背景為德國納粹入侵波蘭華沙。電影中經典的一個橋段,德國軍官發現躲在大樓廢墟中的鋼琴家,斥他當場演奏。這鋼琴家緩緩抬起發抖捲屈的手,怯怯地觸鍵,飄送出來的音符,便是蕭邦的敘事曲第一號,音符在靜謐的夜色中,低調地沈吟,一個音一個音像吃力地爬著階梯,慢慢地,經過一段低聲鋪陳之後,輕脆亮麗的旋律冉冉流出,似乎輕快的舞步、和煦的陽光,在陰霾之後展現出久藏的活潑與快樂。啊!這是在述說著家鄉的故事,懷想著久違的故人。電影中的那位德國軍官,聞曲坐下沈思,靜默凝視。接著,這軍官便陸續送給這落難的鋼琴家溫暖的衣物,助他脫離困境。琴音感動敵軍,電影中表露無遺。

琴鍵鋪陳的復國之路

以鋼琴家身分能當上國家總理兼外交部長的人,就屬波蘭的帕德雷斯基(I. J. Paderewski, 1860-1941)。在一次大戰期間,他為波蘭的獨立奔走,贏得不少國際支持。在他四處演講路上,其鋼琴造詣助益良多,以鋼琴家身分切入政治令人印象深刻,也獲得一位重要的國際友人鼎力相助,即是曾任美國總統的胡佛(H. C. Hoover, 1874-1964)。話說胡佛尚在史坦佛大學就讀時,為籌學費而辦了一場音樂會,邀請帕德雷斯基前來演奏,但是時間連絡失誤,帕德雷斯基到達時沒有觀眾在場,幸好此鋼琴家和藹未怒,使得胡佛面紅耳赤,一直愧疚在心。一旦此鋼琴家為國家落難而尋求協助,這重量級的美國政要胡佛自是二話不說,協力促成了一次大戰後的波蘭獨立。

曾創作國歌的交響樂之父,連侵略者都十分景仰,愛才惜才。海頓(H. J. Haydn, 1732-1809)創作了奧匈帝國國歌《帝皇頌》、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歌《永久的祝福》和德國國歌《德意志之歌》,頗令拿破崙折服,屢次邀請海頓接受榮耀之尊位,但是海頓不從。拿破崙對維也納發動攻勢之際,竟然特別派遣士兵在海頓家站崗保護,甚至有位法軍在病重的海頓床前唱起其神劇《創世紀》。凡是經典隽永的歌曲,無論戰爭如何敵我對恃,仍是貫穿國界,直達心靈。

以戰爭作為背景的歌劇與音樂劇並不匱乏,歌劇作品包括威爾第(G.Verdi, 1813-1901)所創作的歌劇《納布果》,以猶太人被巴比倫王納布果入侵的故事為背景,奠定了威爾第的音樂地位。威爾第另一部以戰爭為背景的歌劇《阿依達》,描寫兩敵對國埃及與依索匹亞之戰火中的愛情糾結悲劇故事。另外,音樂劇中,《悲慘世界》改編自雨果(V. Hugo, 1876-1885)著作的同名小說,在百老匯多年上演,亦被拍攝為電影,背景跨越了拿破崙時期、波旁復辟、七月革命等時間線,劇中不少膾炙人口的曲子,描述革命軍的鬥志、苦難者的企盼、祈求平安的禱告等,其中一首”Bring Him Home,”音韻中祈求上帝賜下安寧,讓英勇戰鬥的年輕人能夠平安歸來,悠揚的長音飄送遠方,夜空下傳送一份深深的呼求。 
 
筆端道出的戰地心靈

戰爭文學有不同的類別,一類以欽仰勇士英雄為主軸,一類以邪惡與正義來區別侵略者與受侵略者,另一類則是檢討戰爭的意義與和平的追求。以二次大戰而言,便有不少著作問世,包括:《安妮日記》為一位少女在納粹占領荷蘭時期困於密室中的日記;《最長的一日》記述重要戰役諾曼第登陸的過程。英國首相邱吉爾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記述戰爭重要事項,與法國首相戴高樂所著《戰爭回憶錄》並稱為姐妹作,曾獲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此外,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曾著作一書《戰地鐘聲》(又譯:喪鐘為誰而鳴),描寫1937年西班牙內戰下的人性掙扎與昇華,主角完成炸橋任務而犧牲自己。翻閱這些戰火翻騰的作品,總令人撫卷長嘆,感慨萬千。

1982年,《辛德勒方舟》出書,澳洲作家肯尼利(T. Keneally) 所著,獲當年布克獎,這是每年頒發給用英文寫成並在英國出版之最佳原創小說的文學獎。此書背景是德國設置猶太人隔離區,德國商人辛德勒開設工廠原想從中謀利,然而在看到慘無人性的大屠殺後,喚醒良知,百般設法營救瀕臨毒氣邊緣的猶太人。他對德國軍官賄賂,把不少猶太人列為工廠區內的員工,以逃過死劫。其財富用在維持員工生計與灑錢賄賂之上,千金散盡,直到納粹向盟軍投降。此書於1993年被名導演史匹柏拍攝成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獲得七項奧斯卡金像獎。其中一句話:「拯救一個人的性命,即是拯救整個世界。」就是這樣的精神,促使辛德勒捨棄財富而冒險救人,救出一千一百人之餘,尚一再自責著何以未能救出更多人。

文學巨著《戰爭與和平》,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L. Tolstoy, 1828-1910)以拿破崙於18至19世紀間所發動的戰爭為背景,從最初的構想到創作完成,前時歷時16年之久,下筆範疇隨著生活的歷練,思考的深入,布局逐步擴充,內容豐碩,書中599個人物,人格特質各異,鋪陳在故事的布局脈絡中,包括戰役策略的鬥智、戰地人性的無情、愛國精神的有無、貴族平民的尊卑、情變後悔的求恕等。

托爾斯泰在戰爭故事中,絲毫未減少幸福以及愛的意義,透過若干佳句呈現他的註解,諸如:「為什麼從未留意到這高高的天空呢?不過,如今總算注意到了,我真是幸福。」「愛鄰人,愛仇敵。愛一切;愛有著各種表現的上帝。愛親愛的人,可以用人間的愛;但是愛敵人,只能用神聖的愛。因此當我覺得我愛那個人的時候,我感覺到那樣的快樂。」取自本書拍成的電影,有美國版(1955年)與蘇聯版(1966年),其中蘇聯版分成四部,得到其政府鼎力支持,動用軍隊12萬5千人,1500匹戰馬,製作費之高史無前例。美國版電影由奧黛莉赫本與亨利方達參與演出,電影最後引用了一句話:「最困難而必須作的事,即使患難時也要熱愛生命,生命即是一切,愛生命即愛上帝。」如果托爾斯泰生在今日,目睹俄羅斯出兵入侵鄰國,他將如何看待? 

文藝承載的長遠省思

戰火中,船堅炮利,科技飛彈,比強鬥狠,卻不能折服人心。而文藝力量,撼動心靈,散播人間,跨越洲際,乃是無遠弗屆,激盪萬年。文藝方式除了音樂與文學之外,尚如攝影、藝術、建築等等,各有感動的力量,其帶動的省思足可久久遠遠,一方面省思著戰爭的意義與苦痛,另方面也省思著文藝在戰火中的潛能。

令人遺憾地,至今人間尚未能止戰。試問:戰爭將如何改變未來世界的運轉?今日無答。而文藝的奔流波瀾,仍將在大地,在人間,在時間巨河上,繼續流轉,在人們的心靈上交織,一代又一代地省思。

楊雅惠小檔案
學歷:
臺大商學系1978年畢業
臺大經濟學碩士、博士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訪問學人
現任:
考試院考試委員
臺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曾任: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
中央銀行理事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兼臺灣經濟所所長
興趣:
音樂、文學。
合唱團指揮,獲金韻獎作詞作曲獎,曾辦鋼琴獨奏暨獨唱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