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祺專欄

漫談博士

作者:李弘祺

博士這個名號不知害了多少人。說起來,這是很不公平的事情。只有在一個重視階級的社會裏,像「博士」這樣的稱號特別重要,也特別吃香。

  首先,現代人聽到「博士」這兩個字,心中想到的大概就是doctor,或者甚至於是Ph.D., 是要在大學教書的敲門磚。這是近幾十年來高等教育的一個特色;大凡大學教授差不多都有博士的學位。但是「博士」這個名稱其實是發源於中國的戰國晚期。最有名的故事就是說秦始皇有一次要渡湘江洞庭湖,結果遇到大風浪,隨行的人認為是得罪了此地的神靈湘神,湘神不讓其過江。司馬遷的《史記》說秦始皇於是問:「湘君何神?」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秦始皇聽到博士們這麼說大怒,派了士兵將湘山上的樹木全部砍掉。可見「博士」這個官就是以廣博得知識來備咨問的人。有廣博的知識就是他們的特點。

  中國最有名的博士官就是所謂的「五經博士」。這個官位是漢武帝時代設立的。委任儒家經典的專家來教導貴族的子弟,一般指的是18歲以上的男孩子;他們出身貴族,將來是要當官的。「五經」是尚書、詩經、易經、禮經和春秋。這五經是當時人所相信最重要的,而且是孔子所編撰的經典。這五種經書從此成了中國最基本的知識(當然包括行事為人的道德教訓)雖然後代漸漸加入了其他的書,達到13本之多,但是這五本從來沒有改變過。教導他們的老師就稱為「五經博士」。他們的地位是相當高的,而「博士」的名稱也就成了皇帝之外最重要的教師。

  後代凡是在朝廷裏負擔教導各樣知識的人往往也被稱為博士。六朝時竟然連「術數」「方技(伎)」「天文」「漏刻」等知識也都有博士。唐代更廣及「太常」(專門教授禮儀的知識;這個官位漢代已經開始,屬於太學博士之屬,曹魏才正式獨立為官)「律學」「書學」「算學」這些專科博士。傳統教授五經的博士,他們的地位顯然比較高,至少是在中央政府裏教授出身比較高(父親的官位)的學生,因此稱為「太學博士」「四門博士」「廣文博士」等,依學堂教室的所在命名。簡單地說,這些博士們有的是教經典,傳授最基本的知識,而有的就教授分科的知識。(附帶說一句:唐代在地方上也設有學校,並同時訓練醫生。因此地方學校也有博士以及醫學博士的名稱。)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為止。有趣的是宋元以來,似乎「博士」這個名稱開始有被人取笑的傾向。唐代已經出現了「茶博士」的輕佻說法。一個御史叫李季卿(?-767)的,他戲謔陸羽(733-804),說陸羽對茶的知識並不值錢。當然,後來陸羽的《茶經》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偉大著作,而「茶博士」也終於發展成一個相當中性的稱呼,流傳到今天,真個是始料不及。其他還有「磨博士」「小博士」「酒博士」等等名稱,可以比美「讀書人」這個名稱在歷代的演化:從宋太祖稱贊竇儀(914-966)說「宰相需用讀書人」開始,到「你是讀書人這等負心」(元雜劇《莊周夢》),到《西廂記》裏面那個偷情的「讀書人,怎跳得那花園墻過也」,可見中國人對讀書人或博士心中其實是有些反感的;至少宋元以後就是如此。

  如果拿中國的博士制度來和西方的博士(doctor)比較,那麽顯然兩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西方的doctor(至少以英文來說)是從中古的拉丁文以及法文發展出來的,最早以中古英文的doctu, doctoure, 或 doktor 出現。大學在14世紀後葉漸漸出現,大約指的是下面四種人:
(1)知識廣博,足以教人家的教師。1387年,一本古年代記(原用中古拉丁文寫成)的英譯本出現了這麽一句話:「聖奧斯丁是英國人的第一個博士(doctour)」。
(2)具有專門知識,可以教授那門知識的人。例如喬叟(G. Chaucer, c. 1340-1400)在他的《星盤論》(A Treatise on the Astrolabe)裏有這麽一句話:「我們的博士們(doctours)的說法的導論」。又如莫爾(St. Thomas More, 1478-1535)所寫的《畢可生平》(Life of John Picus, Earl of Mirandola, 按:Pico della Mirandola是文藝復興時代的重要思想家, 1463-1494)就有這麽一句話:「他仔細地咨詢當代出名的doctours」。
(3)基督教(特別是天主教)早期的重要思想家;中古出名的士林哲學家。
(4)有大學正式授予的學位,往往稱為doctour。例如早在1377年,一位作家在他的雜文集(William Langland [c. 1300-c. 1400]:《農夫皮爾斯》[Piers Plowman])說有人得到法令學(decres)的doctours。
大約到了這時候,現代人所說的博士(不拘那一門學問)學位就開始出現了。例如1552年,有一個Thomas Wilson(c. 1525-1581)的散文家寫了一本《理性的規則》(The Rule of Reason)。書中就這麽說:「我聽說有一個神學博士,他名稱響亮得很,可是知識可不見得那麽出色」。

  現代博士學位主要是在德國發展出來的。雖然一直要到1800年,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設立了柏林大學以後,以研究為名的博士學位才漸漸普及。事實上,在大學式微的17到18世紀的兩百年間(或可以說更長的時間,因為北歐的大學變成了反對天主教的溫床),重要的知識和科學的發展多在沙龍或其他的私人機構裏完成。因此大學本身頒發學位,其意義多是在表彰出名的政治家或文學家,而不在於承認學術研究的資格。於是有不少英國人「到國外去買學位」(1654年的記載),和今天的臺灣很相似。非常出名的語言學家約翰森(Samuel Johnson, 1709-1784)就因為他的字典而獲得都柏林的三一學院「自動地頒授給他學院特地設計出的最高榮譽:法學博士(Doctor of Law)」。

  當然,博士學位氾濫了之後,就產生各種不同的名稱,各自標榜自己的學位有他的特殊性。以美國來說,除了最普遍的所謂「哲學博士」(Ph.D.)之外,各樣的專業博士學位多如過江之鯽,而販賣學位的醜聞也時有所聞。不過總體地來說,美國的博士學位雖然會因為頒授的學校而遭受值不值錢的評價,想要在大學裏教書,還是得要有一個博士學位。歐洲人對社會地位遠較美國人重視,因此對學位一體重視。另外,美國人在名片上偶爾會寫上自己的博士學位,但是很少會寫說是哪一個學校頒發的。但是英國人就不一樣。通常會在學位後面加上括弧,填上學校的簡稱。我在香港教了十多年的書,不覺也染上了這個習慣。回去美國也照樣做。就有人對我的做法十分瞧不起,在社交團體上面譏諷我。不過博士學位畢竟是學者非常重要的成就,所以我引以為傲,「愛惜如護頭目」(李清照:「《金石錄》後序」),也不算過分吧!(2022年二月15日於台北旅次)

李弘祺小檔案
1968年歷史系畢業,耶魯大學博士。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紐約市立大學、臺灣交通大學,也曾在本校、清華大學及北京師範大學擔任講座教授或特聘教授。專攻中國教育史、著有傳統中國教育的中英日德義文專書及文章數十種,以《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為最重要,獲中國鳳凰衛視國學成果獎及國家圖書館文津獎。日本關西大學《泊園》學刊稱許為「當今世上治中國教育及科舉第一人」。李教授也經常講授有關近代西洋思想的課題,主持台積電及敏隆講座。現與夫人退休於美國赫貞河畔的華濱澤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