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鮮師

我的教學日常

作者:張譯文

2020年秋天,我有幸回到母校臺大法律系任教。這是我的第一份教學研究工作。在此之前,雖然有許多站上講台授課的經驗,但是,頂著(助理)教授的頭銜,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

 

從第一堂課的故事開始說起
就在第一個學期,我開設了一門必修課:民法債編總論二。


熟悉法律系課程的人們都知道:這是一門極其重要的課程。對於法律學習的大學生來說,重要。對於參加國家考試的考生來說,非常重要。對於以民商法作為工作項目的實務家來說,也很重要。


對於初出茅廬的我來說,壓力可想而知。為此,我在課前花了大把的時間準備。


我記得,那是一堂下午的課。第一次上課沒什麼胃口的我,中午隨便吃了點東西。就在教師休息室裡面,我遇到了當時的院長陳聰富老師。他一邊吃著便當,一邊和我分享教學的要領和心得。


「我們做老師的,上課一定要好好地上,認真地上!就算到了現在,上課前一天的晚上,我自己也都還是會再看過一次,這很重要!」果然是聰富老師!就算身兼行政事務繁重的院長職務,依然如此認真地面對教學工作,一如既往。教學優良獎、教學傑出獎、師鐸獎的大滿貫得主,完全實至名歸。我在心裡如此讚嘆著……
「現在網路很發達,你上課上得怎麼樣,學生馬上就會傳出去。你上得好或是不好,馬上就會被貼上標籤。然後,這個標籤就會跟著你一輩子……」一!輩!子!對於初入學界的張譯文來說,這門課簡直是非同小可的重要!


我帶著聰富院長的叮嚀和鼓勵,走進教室。如同其他法律系的必修課一樣,這是一堂以講演方式為主,選課同學超過100人的大班課程。


隨著上課鐘聲,我的教學生涯,正式開始。


三年就這樣過去了。現在回想起來,那是一個寫講義、備課、寫講義、備課……無限迴圈的一個學期。

和兩位大一導生餐敘後的合照(感謝他們願意授權刊登)。

 

「你會怎麼教你的學生?」
這是2020年9月號《臺大校友雙月刊》裡,法律系楊岳平老師在「校園新鮮師」專欄其中的一個標題。這是他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的時候,曾經被問過的一個問題。


其實,我也被問過這個問題;這是在這門必修課(其實其他課程也是如此)開始之前,沒有受過正規教師培訓的我,自己問過自己的一個問題。


從我自己(和同儕)在大學時期的學習經驗來看,我知道系上的同學們的資質都非常優秀。就算整學期都翹課,只要在期末考前願意努力閱讀教科書,其實也已經可以有不錯(就算不是頂尖)的學習表現。那麼,我的這門課還能做些什麼?


「我希望這門課不只是說文解字,而是能講授更多法律的體系原理,以及隱藏在背後的價值選擇」、「我希望可以兼顧理論與實務的不同面向」,這大概是所有法律系老師的共同期許吧!除此之外,在這門3學分的課堂上,我還奢望修課同學可以走出教科書,盡信書不如無書;我也奢望可以增加修課同學研究學習民法的熱情和興趣,就算只有多一點點也好;我更奢望……


於是,我做了一個嘗試。我試著在上課講義之中,除了章節標題以外,其餘篇幅幾乎只塞滿了一則又一則的裁判(節錄)。在課堂上,我也用這些在課本中可能沒有出現的實際案例(當然是簡化過的),和同學說明法律體系以及法條的解釋適用。我希望藉由這個方式,讓修課同學可以直接接觸到法院的裁判,畢竟這是他們未來第一線實務工作者每天必須面對的工作;我也希望不管學生是否已經事先預習教科書,都能從這樣的課程內容之中,得到一些新的啟發;我更希望利用這個方式,促進大家思考教科書和裁判見解之間是否有所不同。


於是,在一個學期之中,我們一起讀了上百則的裁判。在這背後,隱藏的事上百個當事人的人生,還有我上百小時的睡眠時間……

好笑的標籤
就這樣,過了一個學期。究竟,我在他們心中被貼上了什麼標籤?


在批踢踢的課程交流版上,出現了這樣一篇分享:
老師是新老師,所以dcard上和ptt的評價較少,老師在來臺大之前在中研院做博士後研究,對很多議題有自己不同於通說的見解,上課除了可以聽到通說,還可以聽到老師對於通說的批評(超讚,聽起來爽爽爽)……老師在上課時,會先將體系表畫在黑板上,講解完基本的名詞後,就會帶入大量的最高法院判決(超級多!),我自己很喜歡這種上課模式,可以了解實務上法官如何涵攝、判決的常見類型等,比自己看教科書有趣很多!……老師滿好笑的,以前是法律系系學會會長,用語跟我們很像……總結來說,老師上課的步調偏快,但是第一堂課都會說都可以錄音~我自己都會錄音完然後回宿舍反覆聽!我會建議自己在上課前可以先預習一下,在聽案例的時候會比較進入狀況!總而言之,我自己覺得張譯文教授雖然是新老師,但很用心備課,也很關心學生!如果硬要給個建議的話,就是希望影片可以放在COOL上不要下架~


好笑,就這樣成為了我的標籤。從此以後,在每一次期中或期末教學意見之中,「好笑」總是不會缺席!

某年12月24日課後合影留念,那天我帶著聖誕帽講了三小時(同樣感謝他們願意授權刊登)。

 

一封遺書
上面那篇分享心得的文章之中,提到了關心學生。學生們說,我好像自帶一股安定人心的氛圍,願意傾聽他們的嘰嘰喳喳。就像是他們的大學長一樣,親切又溫柔。
某天,一位學生走進了我的研究室,憔悴地又緩緩地從書包裡面拿出一疊文字:「……今天就要毫、不、猶、豫地結束這一切,會有人來參加我的喪禮嗎?」


「老師,這是我的遺書。」直到現在,這封信還躺在我研究室的某一個抽屜之中,和其他學生的卡片躺在一起。


這是我,校園新鮮師張譯文的教學日常。(本專欄策畫/法律學系楊岳平教授&管理學院黃恆獎副院長&政治學系蘇彩足教授&生命科學系鄭貽生主任&理學院葉素玲副院長&臺灣文學所黃美娥教授&公衛學院郭柏秀副院長)

 

張譯文小檔案
現任臺大法律學系助理教授。2008年自本校法律學系法學組畢業,2012年取得本校法學碩士資格。2013年赴德留學以前,曾任職於律師事務所,也曾在地方法院講授民事法進修課程,並提供民眾訴訟輔導等服務。2019年,取得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資格。返國後,曾任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2020年8月起,任教於本校至今。
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民事法,尤其是民事財產法領域。教學科目,包含:民法債編總論二、民法債編各論、民法專題討論、財產法專題討論、民事責任法專題討論、德文法學名著選讀等課程。任職於本校期間,致力於教學、服務、研究等工作;曾發表若干期刊或研討會論文,並榮獲110學年度法律學院服務優良獎,以及111學年度本校專任教師教學優良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