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家沙龍

臺大人的故事> 擁有一輩子的親子關係,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

作者:口述・圖/Nimma 文/蔡淯鈴

今年五十出頭的Nimma(公衛系),在研究所期間,跟交往五年的學長結婚。婚後育有二子,皆已成人,在電腦資訊領域就職;一家四口唸同一所大學,都是校友。
 
謝謝學姊跟我們分享妳的故事,請跟我們介紹一下妳的背景。
 

答:我是六個孩子裡的老四,上有兄姊、下有弟妹,媽媽是獨生女,爸爸是入贅到這個家。我小時候,爸媽在市場賣雞養家,非常辛苦,我是六個孩子裡,唯一上公立大學的。

 
兄姐從高職起就讀私立學校,家裡負擔很重。我在國中時,目睹每次要註冊時,爸媽為了三個孩子的私校註冊費而傷神、甚至借貸的壓力;我非常心疼。而後我考上北一女,有熟識的長輩把他的小三女兒送來當我的家教學生,我就這樣,有時開班一起教三、四個孩子,一路從高一到研究所都兼家教,讓自己經濟獨立、減輕父母的負擔。
 
在研究所期間,配合先生的生涯進程而結婚,兩個人都對原生家庭心有負擔,婚後一起認真工作、分擔家計。但後來先生因為工作調職到苗栗,而我懷孕了;考量我一向在工作上過度投入而造成先生的掛心,也為了不相隔兩地,我就離開了原本的工作:意外地做了十年的全職媽媽,陪伴兩個兒子成長;後來為了自己的主體性,也想讓孩子有「做壞事、為自己負責任」的空間,就搬回台北,重新回到職場,一直到現在。
 
妳怎麼看待媽媽這個角色?
 
答:在我開始做媽媽之後,我一路對身邊的親子關係有更深的觀察。那時我二、三十歲,我注意到,我身邊的人(自己跟先生的同學、同事、親友)跟他們父母(現今七、八十歲這輩)之間的微妙關係。在那個年代,父母能夠靠一己之力支持孩子唸好學校、到國外求學工作的,都是條件很不錯的家庭。而後孩子在國外有好的發展、或是成功的事業,但就父母來看,後來在親子關係裡常常是失落的。父母傾全力栽培,但孩子也不一定感激。
 
我們五年級生這一代,其實是非常順從的一代,父母希望你往哪裡走、做什麼工作、唸碩博士學位,會盡量符合他們的期待。但我也看到,這底下有一些隱藏的生氣。表面上看來,你是有成就的,你是符合他們期待的。但在親子關係裡,你就可能故意不照他們的方式做,但也不違背社會通則。譬如說,不結婚、或是結婚但不傳宗接代。
 
在我這一代或是更年輕一代,我們自己當父母之後,很多人可能是比上一代當年更早就開始經營,想盡辦法讓孩子進入私校,或是看升學制度怎麼改、就是想盡辦法去符合體制的條件,甚至動用人脈,希望讓孩子可以很順利。有些父母是不計代價的,甚至壓縮家庭的其他物質生活,只為了把錢給孩子受好教育。有很多孩子後來的發展是符合父母期待,但並不感激爸媽為他這樣做。我覺得很可惜。這些辛苦與犧牲,究竟是為什麼呢?
 
在這個過程中,我其實是很有自我覺察的,越發體會到親子關係跟栽培孩子成就是兩件不同的事。我問自己,如果得要選擇,這兩件事我要選哪一個? 我選了親子關係。後來也很幸運地,在親子關係跟栽培孩子這兩件事,都有不錯的成果。所以我很願意跟人分享,自己在親子關係裡的體悟,給一些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參考。
 
有什麼事情是妳很想分享給年輕父母的?
 
答:親子共讀。在我兩個孩子還小:一歲十個月及四個月大時,我就開始在每天睡前,唸一個小時的書給他們聽,一路讀了十年。通常大概晚上八點開始讀,九點睡覺。起初是在一張大沙發上,媽媽在中間,孩子在兩側,拿著繪本唸,或是看有很多照片的書。後來三、四歲之後,就在房間裡,他們躺在床上,聽著媽媽唸。反正耳朵是給我的,聽著聽著,我問他們想睡了嗎?想睡了,媽媽就收工。
 
這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晚上,媽媽有時還在忙家事時,他們會來催促我,要聽故事了。
 
圖:每晚陪孩子唸書,唸書給孩子聽。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彼此信任。(爸爸喜歡拍黑白照)
 
 
都讀些什麼呢?
 
答:起初是讀繪本故事。兩、三歲以後,我帶他們去圖書館,自己選書。他們都選自然科學相關。後來我們什麼都讀,爸爸也會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建議一些書:湯姆歷險記、普羅旺斯童年四部曲、白話文史記都讀過。我朗讀的時候,有時他們會問問題,我們會討論。有時他們覺得很有興趣,第二天可能會自己一口氣讀完。但也有的書,媽媽唸的不順口或內容他們沒興趣,也就不繼續讀下去了。
 
這件事,不只是對親子關係的幫助。在他們後來長大之後,在選填大學志願,或是做人生比較重要決定的時候,我才發現那些年的親子共讀對他們的影響。哥哥曾在大學志願卡列入獸醫系,是因為小時候讀大地之愛對他的啟發。弟弟高中時對文言文的欣賞,是因為小時候讀過片段。
 
而他們很小就知道權威者並不總是對的,是因為我們在讀歷史故事時的討論。他們兄弟,也成了彼此最親密的朋友,他們對彼此的了解,超過媽媽對他們的了解。弟弟的青春期衝撞,是哥哥陪伴他度過的。
 
為什麼共讀對親子關係這麼重要?
 
答:它可以創造一個場域,讓親子之間有互相對話的機會,彼此分享自己的想法,在那個過程中,孩子的自我主體性慢慢被建立起來。親子之間彼此的熟悉、信任、情感的交流都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發生。
 
「不以學習、知識、能力為目的出發」,著重在情意的連結,才能達到共讀的效益。
 
親子共讀,如果沒辦法像妳讀得那麼多,可以嗎?會有效嗎?
 
答:只要有讀,就會有幫助。沒有每天讀、父母輪流讀、甚至只讀十分鐘,都會有幫助。若是父母太忙,在一週裡,幾天聽podcast、幾天共讀混搭也可以。我很鼓勵年輕父母們,跟孩子一起讀書。我是在兩個兒子長大之後,才更多從他們身上看到這件事的正面影響。
 
上個月,有個同事聽了我的分享,就開始在每天晚上帶著小四的女兒共讀,讀財經周刊上的人物故事。結果效果很好,孩子晚上會主動找媽媽共讀,這個同事很開心。
 
妳跟孩子的關係這麼好。他們也漸漸長大了,你們的相處模式有沒有什麼改變呢?
 
答:在小兒子預備要上大學的那個母親節(那時已經放榜,算上大學了),我在餐桌上,跟他們發表了媽媽的獨立宣言(辭職宣言)。
我跟他們說,一、家是大家的,要一起維護,不是幫忙媽媽做家事。洗衣服、煮飯各自負責。媽媽當天若有煮,兒子可以跟著一起吃;但媽媽沒有特地為你煮飯的義務。二、兒子已經長大了,之後的人生,可以為自己在任何小事大事上做決定,不需要取得媽媽的同意。甚至有些事若不想告訴媽媽,也可以從頭到尾不用說。但在做決定的過程,若覺得需要商量、聽聽家人的建議,隨時都可以來討論。
 
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宣言呢?做了之後,發生什麼事?
 
答:一方面是自己累了,已經做了二十年的家事。另一方面是孩子大了,我們彼此之間的依附關係應該要有所改變。這個辭職宣言幫助我了自己,改變了我對媽媽角色的認知。我不再有做家事的負擔,跟兒子們的關係也進入新的階段,從被照顧者到平等朋友關係。
 
他們知道,有事可以來找我商量,需要我幫忙時我會盡量幫忙,但我對他們沒有任何權威了;他們要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也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有時我跟他們的
想法不一樣,會試著說服他們,但不成功也就算了:他們知道我怎麼想、我知道他們怎麼想,這樣就夠了。
 
後來我發現,這個順應人生階段的新宣言反而讓我們關係更好;當他們有什麼需要討論的事情時,就會來找我或爸爸聊聊,讓他們自己在做決定時,能想得更多、有更多參考意見。
 
在一路養孩子的過程中,爸爸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答:爸爸帶著他們去冒險,從小鼓勵他們去嘗試新的事情。老大在國中畢業、上高中前的暑假,自己一個人騎腳踏車環島。爸爸陪他規劃,看地圖、學修理腳踏車以因應緊急狀況,討論迷路了怎麼處理,也幫他安排沿途每天晚上可以借宿的親友。後來弟弟也在國中畢業時,邀了兩個同學一起腳踏車環島。
 
只要孩子做了決定,爸爸就會馬上提供資源:這個資源不是錢,而是跟他討論,要幫你達成這個目標,你需要哪些資訊、你需要考慮哪些事情。
 
在我們家庭裡,對話是很平常的事,所以孩子從小在面對一個情境或是問題時,他就會敢提出來說,我需要幫忙、或是我遇到困難,或是我想不清楚是什麼東西的那個情境,他也會願意端出來討論。他們可以放心,不會有被責難或是戴帽子的風險。他提出來之後,爸爸媽媽會給他有用的諮詢。
 
在親子關係上,爸爸媽媽都是需要的。如果爸爸的角色可以再多一點出來,我覺得對孩子的獨立思考、好奇心、冒險真的是有幫忙的。現在孩子生得少,爸爸媽媽過度保護這件事,對孩子可能是種阻礙。爸媽可以跟孩子說:我們是你的後盾,能夠support你,你勇往直前去嘗試沒有關係。
 
圖:親子共讀十年,啟蒙了孩子的人生志趣。意外的發現。
 
 
那孩子成年之後的親子關係如何呢?
 
答:他們有自己的工作,在外面自己獨立生活,有女朋友。上個週末我們跟兒子們及女朋友們六個人一起吃飯。老大豪邁地請客,很舒服的一餐飯。
 
最近ChatGPT的威力驚人,是老二介紹給我的;他回來吃飯,跟我聊天討論到這個東西。有時,他們會發line給我,問我晚上能不能回家吃飯。有時是有事要商量,多數時候都只是剛好到附近,想跟爸媽吃飯講話,就主動回來了。
 
我很高興有這樣的朋友關係,他們會主動找我們;吸收新知,對事情有新的理解或是新東西願意帶回來跟我及爸爸分享。我常常會覺得,幸好我有孩子,所以跟這個社會的進展跟脈動是跟得很緊的。如果只有我自己的有限資源,那就會有限。
在孩子小的時候,尊重他的獨立性跟個體性;到成人階段,他就可以長成他自己的樣子。我跟先生說,我們算是很不錯的合作夥伴,一起養了兩個很棒的兒子。
 
蔡淯鈴小檔案
得人資源整合有限公司創辦人。得人起初以「幫媽媽找工作」初衷出發,多年來致力於「友善職場」與「工作家庭平衡」的推動,積極連結各方資源,投入於本土知識的建構、知識的實踐及知識的傳播。得人為企業提供顧問諮詢、訓練課程、工作媒合、短期派遣等服務項目和解決方案。榮獲2020台北市政府亮點企業友善職場貢獻獎,2019遠見雜誌社企之星潛力獎。
在得人之前,她任職於科技業從事新事業開展十多年。她是臺大工商管理學系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