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新學年開始,大學新鮮人加入,疫情警戒也鬆綁,校園又充滿了生氣。今年首度舉辦全線上開學典禮,管校長歡迎大家加入臺大這個大家庭、加入未來大學。甚麼是未來大學?除了教學媒介的使用,學習概念的擴張,更重要的是以學習者即你我為中心,一起來創造無限可能。

11月適逢校慶,本刊特別製作「我的青春紀事」專題,邀請不同世代、領域的校友分享當年並及於理想實現。「臺灣小兒骨科之父」郭耿南教授提到在臺大醫學系受造就期間,體認到骨科的治療對一個人的well-being幫助很大,因此決定以骨科為終生職志。而在非常忙碌地教研生涯之餘,也從未放棄對音樂的喜好。同樣是醫學系出身,成長在臺灣學生民主運動蓬勃的時代,以為可以玩七年的楊弘仁充分汲取了學術殿堂的養分,在醫療管理領域展長才,擔當領導。

念管理學的蔡淯鈴深受翁景民教授影響,期許自己影響全亞洲,經過跨文化的工作歷練,以創業社會企業「得人資源整合」實踐她做有意義的事的志向。而在國企系差點被1/2的何佳霖,則是在創業後才發現在臺大所學竟然都串連起來成為助力,讓她做到喜歡做的事,而且讓喜歡的事有價值。已在商界歷練頗多的黃教漳來到臺大讀EMBA,深深感受到臺大人的影響力,他以成為臺大的一份子為榮,為這第一品牌繼續前進。

不論是做學問或創業或經營事業,他們都找到了方向,或者是問題,並解決了問題。這是2019年諾貝爾獎得主「足夠好先生」的導師給他的人生圭臬。得獎那年已97歲的足夠好先生前半生並不順遂,但抱著終生學習的態度孜孜不倦於教研領域,每天叫醒他的是夢想。請看本刊總編吳明賢教授分享,走得快不如走得遠。

研究生物陶瓷材料應用的段維新教授分享發展歷程,請看他譽為「人體是無機材料與有機材料的完美結合」的未來挑戰。可知人體身上細菌總基因量事人的百倍?近年腸道菌的研究發現人體其他系統的運作和腸道菌密切相關,如心冠疾病、巴金森氏症等,請看張吉仰教授談其未來在精準醫療的可期前景。

這幾個月疫情風暴過後,目前趨緩,然陰影仍在,楊雅惠教授回溯人類的流行病史,從14世紀黑死病迄今700年,人類文明如何不斷突破與轉化。

1990年以來,「褐色經濟」過度發展造成了環境和人類社會嚴重的問題,因而聯合國提出永續發展目標。周桂田教授據此提出經濟轉型、承擔氣候等國際責任,以及建構新普世價值等,共同參與未來的改變。

歷史課本沒有教的歷史,公視影集《斯卡羅》播映以來,引起輿論高度關注和討論。歷史學者花亦芬教授從歷史劇和歷史的關係,以及其藝術表現來觀察,認為藝術不是再現看得見的事物,而要能撼動心靈深處,亙古長存。

工學院護樹計畫除保存學校發展的歷史軌跡,也推廣感恩文化,請看陳文章院長講感恩的故事。

經過這一年多的疫情,我們學到了甚麼?12月聖誕節快到,李弘祺教授分享狄更斯的《聖誕頌歌》,提醒我們個人生活的理想高度,利他助人,實踐聖誕感恩的真諦。祝臺大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