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臺北國際書展「大學出版社聯展」於2月8日至13日開展,以「我們為何學術」為主題,在聯展邁入第五年時,藉由對自身的再提問重新思考學術的本質與精神,以及學術研究的成果如何發揮影響力,與社會議題密切互動。
2月8日開幕式當天,多位貴賓出席。陳雪玉主任秘書致詞時指出,透過聯展將各校不同領域之研究成果呈現於世界舞台,對於國際交流有重大影響力。在國內則經由舉辦講座、推廣活動,引發讀者關注與討論公共議題,進而有效地培養公民素養。此次書展在寒假舉辦,也相當適合家長陪伴青少年共讀。
臺大校長楊泮池表示,每年開幕式他從未缺席,對臺灣學術出版抱持著信心與期待。由於臺灣以繁體中文出版,與中國傳統文化接軌,即便國際以簡體中文為主,仍難取代繁體中文之地位。此外,他也建議參考國外大學出版社結盟模式,更有助於提升國際能見度。
今年聯展叩問自身為何學術,同時參與的出版社擴及海外,首度邀請擁有超過50年歷史的日本大學出版部協會,展出經典出版品。日本大學出版社聯盟理事長黑田拓預錄了一段影片在開幕會場播放,傳遞這次合作的心情,表示樂見有更多學術交流。展位也以「展中展」方式,呈現臺日蓬勃發展的出版成果,讓讀者一覽兩地學術專業出版的特色。
臺北國際書展的「大學出版社聯展」是每年書展中少數以學術知識出版品為主軸的展位。今年匯聚了臺灣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中興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政治大學、清華大學、臺北藝術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等10間出版社,展售文學、史學、哲學思考、自然科普以及藝術出版品上千種近萬冊,不僅是出版界盛事,亦成為學術界盛事。
「大學出版社聯展」部分講座,特別配合夜間開放時段於晚上6至9點舉行,提供上班族放鬆與充電的機會。另為推廣知識閱讀,也響應高中以下學生免費入場活動,提供更多現場購書折扣。
圖說:
圖1:2017大學出版社聯展開幕式貴賓合影。左起:臺師大圖書館館長柯皓仁、中山大學研發處研發長李賢華、交通大學副校長陳信宏、中央大學副校長李光華、成功大學副校長陳東陽、教育部主秘陳雪玉、北藝大校長楊其文、中興大學副校長張天傑、清華大學副校長林聖芬、臺大出版中心主任王泰升。
圖2:2017大學出版社聯展以「我們為何學術」探問學術之價值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