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建設

◆長興街暨水源校區學生宿舍BOT案簽約

本校位於長興街暨水源校區學生宿舍BOT案,業於3月17日在教育部完成簽約,預期將新增3,534床全新宿舍,可有效改善現有學生宿舍嚴重不足及住宿品質低落問題,第一棟宿舍預定於2007年底落成啟用。

本案經行政院列為十大簽約指標案例之一,也是教育部推動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第一件民間自行規劃且規模最大的案例,投資金額達30億元。此次成功引進民間投資興建經營,既可縮短開發時程,又能減少校方負擔,為民間參與大學宿舍興建與經營樹立典範。(取材自《臺大校訊》784號1版2005年3月23日)

台大學生宿舍BOT,是教育部最大規模的案BOT。

 

◆校門口「大學廣場」竣工

1978年年底,校門口廣場中央搭起花壇,建起高牆,臺大正門從羅斯福路,改由新生南路進出。

2002年1月,欄杆拆除了,圍牆高度下降。2003年12月校方進一步決定回復1970年代之初樣式,並與台電認養人行道暨地下道整修工程同步施工(2004年11月),而於2005年3月完工,在3月19日杜鵑花節當天,舉行啟用儀式。

完工後的校門口廣場,重新命名為「大學廣場」。本工程是椰林大道改善計劃的三個廣場之一(圖書館廣場、傅鐘廣場、校門口廣場),完工後亦表示椰林大道近期改善計劃已告完成。(取材自《臺大校訊》783號1版2005年3月16日)

校門口「大學廣場」,竣工啟用。(攝影/郭書紳)

 

■校園藝文餐飲空間又添一處 鹿鳴堂於4月29日重新啟用

前身為僑光堂的鹿鳴堂,自1996年收回後,一直作為中餐廳及會議室使用。惟這棟建於1967年的建築已頗為老舊,且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經陳亮全教授重新規劃,在保存原有外觀前提下,進行內部結構強化,外部加設廣場舖面、木平台,以連接鹿鳴廣場綠地及鹿鳴堂室內用餐空間。2004年11月23日開工,今年2月28日完工,4月29日以全新面貌呈現。

一樓餐飲廣場,有便利商店、中餐廳、果汁吧、麵包店及咖啡簡餐坊等多元選擇,師生員工在此消費均享9折優惠。二樓實驗劇場,約可容納觀眾200~300人,戲劇系師生自2004年暑假即展開規劃作業。此劇場將定位為「黑盒子劇場」,打破舞台及觀眾席的刻板關係,讓演出者及使用者發揮最大的可能性。(取材自《臺大校訊》789號1版2005年4月27日)

鹿鳴堂以餐飲及劇場的多元面貌重新啟用。(攝影/郭書紳)

 

■本校住商區土地利用新創舉 增加8仟萬元挹注校務基金

本校經管羅斯福路1段95巷至119巷間7筆土地面積1,984平方公尺,由於分散又夾雜私有畸零地,部分土地早年更被民宅占用,為收回被占土地,本校自1988年起排除占用,歷經十餘年纏訟終獲勝訴,部分並已強制執行拆除完畢。惟因鄰近國有財產局及市有土地未一併排除占用,協調價購金額龐大費時。經折衝多年,台北市政府已於日前核准實施都市更新,預計2008年10月完成都市更新事業。

本案為本校首次參加都市更新,因涉及工程、鑑價等專業領域,為充份維護本校權益,由總務處相關單位及校園規劃小組共同檢討更新計畫並與實施者折衝協商,爭取對本校最有利之方案。更新完成後對本校之效益有:(1)合併該區公私有土地,作最有效之規劃使用,提高土地價值。(2)開發費用均由實施者負擔,免去本校自行開發籌措資金之困擾,減輕校務基金壓力;興建工程由實施者負責,節省本校行政人力之耗費。(3)更新後本校預計分回約2,500坪之獨棟15層建物,相當比例之土地持分與地下平面停車位40個,總值約市價11億元,另可領回合法建物殘餘價值補償金500萬元及差額價金7,450萬元,合計約8仟萬元挹注校務基金。(取材自《臺大校訊》786號1版2005年4月6日)

■新增校園道路中英文名稱

本校校務發展規劃委員會日前通過校園道路命名,除原有之椰林大道(Royal Palm Blvd.)、小椰林道(Palm Ave.)及俗稱的舟山路(Choushan Rd.)之外,新增蒲葵道(Fan Palm Ave.)、水杉道(Water fir Ave.)、垂葉榕道(Banyan Ave.)、楓香道(Sweetgum Ave.)、桃花心木道(Mahogany Ave.)及欒樹道(Golden rain Ave.)。合計現有幹道九條,配合指標設置,使來校參訪的朋友能明確地找到目標。(取材自《臺大校訊》792號1版2005年5月18日)

■國際學術交流 

◆新增姐妹校之一:日本國際教養大學

本校與日本國際教養大學於今年(2005)3月2日假本校簽訂交流備忘錄,正式締結為姐妹校。國際教養大學係2004年新設,以全球化為其立校精神,課程皆以英語開授。甫成立即為年輕學子趨之若鶩,立刻成為日本全國大學入學考錄取率最低的大學。

國際教養大學校長中嶋先生與陳維昭校長,多年來已於國際學術組織UMAP中互動密切,陳校長為現任(2005-2006)UMAP主席,中嶋先生則為該會秘書長。

中嶋校長在典禮中以相當流利中文致詞,深表對此簽約之慎重及期許。希望加強推動兩校研究合作及學生交流。(取材自《臺大校訊》785號1版2005年3月30日)

◆新增姐妹校之二:日本北海道大學

本校於3月3日與日本北海道大學簽訂學術交流備忘錄。北海道大學由校長中村先生率團來訪,親自出席此次締約儀式。

北海道大學成立於1876年,是第一所授予學士學位的日本大學。成立之初以農學為主,後擴展成為一綜合研究型大學,在日本學術界享有盛譽。本校社科院與法律學院早在1998年與該校簽訂院級合作協議。此次兩校學術交流提昇至校級,對於本校推動國際化的願景有相當的鼓勵。(取材自《臺大校訊》787號1版2005年4月13日)

本校與北海道大學學術交流已有多年。(攝影/郭書紳)

 

◆新增姐妹校之三:日本京都大學

本校陳校長於5月中旬親赴日本參加AEARU2005年會(5月12~15日),並於5月13日與京都大學簽訂學術合作交流備忘錄。

京都大學成立於1897年,為日本史上第二所大學。其校友在日本及國際表現卓著,深受社會肯定與推崇,其中包括12位諾貝爾獎得主。(取材自《臺大校訊》792號1版2005年5月18日)

■第8屆台加高等教育會議5月在臺大舉行

第8屆台加高等教育會議於今年5月2~4日於本校舉行,教育部杜正勝部長與呂木琳常務次長應邀於會議開幕及閉幕致詞。

杜部長表示,台加會議自1991年舉辦至今,深受兩國政府大力支持,教育部駐溫哥華文化組之設立即根據1998年會議之決議辦理。為推動國內大學國際化目標,教育部已規劃針對國際學程、延攬海外人才,大學設置專責單位辦理招收外籍生,以及教師英語授課等給予補助。

「台加高等教育合作會議」,每2年舉行1次,由我國與加拿大兩國之大學輪流主辦。本次會議有來自加國多倫多大學、聖瑪莉大學、卡加利大學等12所大學,共計14名大學校長或代表與會,我方則有臺灣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及世新大學等15所大專校院,計21位校長或行政主管參加。此次會議主題為「全球公民化之大學教育」,會中討論雙學位、學分承認及校際合作交流等議題。並由我駐加代表處文化組黃景星組長,與加拿大駐台辦事處政策暨文化處處長貝瑞采先生(Mr.Richard Bale),分別報告「台加學術交流計畫概況」、「推動在臺灣有關加拿大研究現況」。(取材自《臺大校訊》790號1版2005年5月4日)

■新竹生物醫學園區二次招商回應熱烈

新竹生物醫學園區4月27日舉辦招商說明會,這是繼去(2004)年11月16日暨民間開發公司舉行首場說明會後第二場。說明會由臺大兼新竹生物醫學園籌備處主任陳維昭校長主持,有產官學界一百三十多人與會,反應極為熱烈,籌備處並於5月朝海外進軍,首站在日本展開招商。

陳校長在4月27日說明會中再次宣示臺大規劃成果及推動本案之決心,強調新竹生醫園區將是我國生物醫學產業發展標竿計畫。園區不僅有醫學中心、育成中心、民間企業區,還有研究中心、研究所,可進行人才培育。目前硬體規劃接近完成,預計於2008年開園。

此外,計畫於今年成立的民間開發公司,已先行設立籌備指導委員會,邀請工研院林信義董事長、科學園區管理局李界木局長、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士、生技開發中心黃瑞蓮執行長、行政院開發基金賴清祺執行秘書等社會賢達擔任委員,於公司籌設期間提供重要決策諮詢。(取材自《臺大校訊》790號1版2005年5月4日)

新竹生醫園區招商會場熱烈實況。(攝影/郭書紳)

 

■新書報報~《經師與人師-臺大教授春風化雨的故事》

出版中心於3月19日杜鵑花節舉辦《經師與人師》新書發表會。本書收錄本校12位教學傑出教師春風化雨的故事,真情呈現他們獻身教育與研究的心路歷程。這12位教師是:管理學院工管系翁景民教授、文學院藝史所傅申教授、理學院海洋所陳汝勤教授、社科院政治系江宜樺教授、醫學院精神科李明濱教授、工學院機械系周元昉教授、生農學院生工系王如意教授、管理學院財金系李存修教授、公衛學院預防醫學所陳秀熙教授、電資學院電機系李琳山教授、法律學院王泰升教授與生命科學院齊肖琪教授。(取材自《臺大校訊》784號1版2005年3月23日)

《經師與人師》一書部分教師出席新書發表會。(攝影/郭書紳)

 

■宋賢一教授榮退 演講茶會暨晚宴定於7月30日舉行

生命科學院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暨生化科技學系(原農化系農製組)宋賢一教授,將於今年7月榮退。為感謝宋教授在學術教育上的貢獻,宋教授之門生特於7月30日(星期六)下午及晚間舉行「榮退演講暨茶會」及晚宴,歡迎共襄盛擧。

有意出席「宋賢一教授榮退演講暨茶會」與/或晚宴者,請與柯明珠小姐聯絡E-mail:kemingju@ntu.edu.tw,Tel:(02)3366-2277或(02)3366-4443。

■徵才啟事

藥理學(科)研究所徵求助理教授以上教師1名

1.應徵資格:

(1)具有生物醫學相關之博士學位;

(2)博士後研究二年(以應聘日期計算)或助理教授以上資歷;

(3)具分子生物訓練經歷,有獨立研究能力、且能勝任藥理學教學。

2.檢具資料:個人履歷、學經歷證件影本、著作目錄及近五年主要代表作之影本、至少二封推薦函、未來五年教學及研究計劃書、及其他有助於瞭解申請者之資料。

3.截止日期:94年6月15日(以寄出郵戳為憑)

4.聯絡地址:台北市仁愛路一段1號11樓

臺大醫學院 藥理學研究所

黃德富 所長 收

傳 真:886-2-23915602;886-2-23915297

E - mail:turfu@ccms.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