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今(2003)年2月,我應邀到馬來西亞講授MBA的「連鎖加盟」課程,有緣在課堂上認識了馬來臺大校友會會長陳朝惠、副會長陳德良。當時他們即很興奮地跟我提起將於年底舉辦「臺大馬來西亞校友會卅週年慶」事宜,我說樂觀其成並答應會從臺灣帶團共襄盛舉。

陳會長果然不是說著玩玩,之後他來台北兩次,第一次還帶了馬來其他校友會長來訪本會,也參加本會月例會(當天邀請的主講者是臺大管理學院許士軍前院長)。第二次是專誠來邀請陳維昭校長赴馬共同主持卅週年慶,並提出「世界臺大校友聯誼會」初步構想,也獲得校長原則上的贊同。

本會三人行的最大參訪團

8月,我接任「臺大校友工商聯誼會」理事長,即連續幾次在月例會上提出參訪兼旅遊馬來計畫,並排出五天四夜的建議行程。

11月29日一早,本團一行三人「浩浩蕩蕩」從中正機場出發。團員除我外,還有江明勳執行長及葉政秀理事。「三人行」其實比我想像中還少(不過都具代表性),可是一下吉隆坡機場才知,本會是與會三個從海外來共襄盛舉的團體中,人數最多的。「北加州臺大校友會」會長吳廷訓因帶了夫人同來,即得意洋洋地說他們二人是複數,是一個團。另「臺灣省臺大校友會」總幹事陳碧源則單槍匹馬赴會。

大會當晚在吉隆坡Legend Hotel宴會大廳舉行。該酒店雖非頂級,卻也是五星級而且場地寬敞具古典式富麗堂皇。7時陸續報到,8時校長及我等一行,才正式進入會場(據云當地習慣皆較晚開始)。

席開50桌,兩國國歌、校歌齊奏

典禮在齊唱馬來及中華民國國歌中揭開序幕,會長陳朝惠說歷年都是20桌上下,這回逢卅週年大慶,尤其校長又御駕主持,果然盛況空前。其實不單是臺大校友,與會中還有不少是馬來僑界、工商界甚至政界(國會議員周美芬)聞人以及成大、政大等各社團校友會的代表,可以說是馬來華人的一大盛會。席間校長也帶領貴賓主桌的「文武百官」到各桌去「敬茶」回禮。

晚會節目甚為精彩緊湊,校歌之後的臺大校史簡介,據聞他們是多方蒐集然後剪輯製作成VCD,其中還有若干珍貴畫面是我曾所未見。在會長致詞、校長致詞等正式節目後,也有較輕鬆的娛樂節目穿插,歌舞表演、樂器演奏、相聲等。其中大小口琴三人合奏還勇奪在馬來的國際比賽冠軍,自是不同凡響。整體水準不亞於二週前在台北臺大綜合體育館的校慶晚會。

馬來同學展現臺大人罕見的團隊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臺大馬來校友事業名錄」,依中英文筆劃字母排列,畢業年度、系所別以及現從事行業別,將七百位會員(全部人數應為此的好幾倍,如本班1972年經濟系畢,在馬來有十位左右,卻只有兩位入會)的聯絡通訊地址以名片方式網羅。甚至以e化創會務,製作成CD,可輕鬆上網查詢。而頒獎表揚歷屆的會長及擔任五屆以上的理事,除了有感恩惜福之情外,也象徵著薪火相傳的重大意義。

當然頒獎也少不得頒贈給專誠來主持的陳校長以及遠道而來的三個分會代表。獎牌是用馬來盛產的錫製作,背面是馬來文化、風土民情以及國會、雙子星城等代表建築,頗具意義。我也以臺灣出產的「獅王金像獎」回贈該會,象徵馬來校友會發揮獅王之威,會務蒸蒸日上。

典禮在近11時才結束,整個晚會令吾印象深刻,感受良多。臺大人一向予人一盤散沙、各自為政的冷漠感。可是看馬來分會,他們整個團隊合作無間,十幾廿人的工作團隊各司其職,出力又出錢,如專業手冊印了一千本,單看那麼多琳琅滿目的彩色廣告頁就知製作成本(包括CD)沒問題;還有不少人認捐一桌桌的晚會酒席;有的捐獻大會禮品或摸彩獎品。坦白說,以臺大名義的晚會國內外臺灣、日本、美國我也參加了不少,以這次最為成功。

校長專題演講「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精彩叫座

翌日,上午重頭戲是陳校長以「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為題的專題演講以及「世界臺大校友聯誼會」籌委會成立儀式。

今夏大陸評鑑的亞洲華人大學排行榜,結果臺大高居第一名,把許多人心目中的北大給比了下去,大陸最佳的北京清華大學列居第二。因此臺大校長也應邀到中國大陸名校去演講「臺大如何成為華人第一大」。

記得卅年前從臺大畢業時,當初背得滾瓜爛熟的臺大有文理法醫工農六大學院,如今已擴增到十一個學院,另有語言、藝術、音樂三個獨立研究所。當年學生人數「號稱近萬」,如今已增加到二萬九千人,54個學系,92個碩士班,81個博士班,碩士研究生8000人,博士生3500人更是匪夷所思。記得當年新生訓練時,錢思亮校長說臺大面積佔全臺灣的1%,如今經孫校長、陳校長等努力收回被軍方及民間等佔用的土地,不知現百分比是否略為提高,陳校長則未報告。

臺大現除一般教育課程外,還有非同步網路教學、遠距教學、通識教育、創新育成中心(存活率100%)等。對教師及系所每幾年都做評鑑,避免以往我當學生時,老教授每年都是同樣的幾頁講義;另對教授們的不同領域還分別設有「教學優良獎」及「傑出研究獎」。

臺大好還要更好,目標世界百大

目前國內幾所著名大學,擬仿效企業的所謂併購與臺大相抗衡,如中區的清大、交大、陽明中山,以及南區的成大、中山等,但除了師生人數較臺大多外,其餘學術獎項、論文發表數都難望臺大項背。

當然臺大也不能自滿,要努力的目標還不少。如外國學生人數太少,僅300人,比起日本的大學是小巫見大巫,校長推究原因一是華語教學,二是獎學金太少。後者我個人同意,前者則日本也是日語教學,甚至教科書都是翻譯成日文。因此固然需多開英語教授課程,而提高學術文化水準及充實硬體教學設施應是根本之道。在硬體設施方面,傑出校友們貢獻良多,如台南紡織捐建的立德尊賢館、明碁友達的明友館、林百里的電機新館、化工系的德田館、國泰機構的法學一、二館均是。

最後校長指出今後臺大的方針是:「本土性、全球性、國際性」兼顧,追求「純淨、自主、均衡、卓越」。目前研究生比率40%,希望朝50%目標邁進,成為一所研究型大學;目前世界排名190(北京清大排名248),希望不久將來能擠進世界百大。

世界臺大校友會與國際嘉年華會

「世界臺大校友聯誼會」構想由馬來校友會提出,希望能整合及發揮遍佈世界各地的臺大校友資源,加強與母校聯繫,配合母校發展所需,鼓勵未成立臺大校友會之地區儘速成立,並促進彼此間之學術、文化、經貿交流合作與發展。

另外還有一個「臺大校友國際嘉年華會」構想,每兩年在國內外舉辦一次,由臺灣和海外校友會各輪流舉辦,如2004年由台北臺大校友會主辦、2006年由吉隆坡主辦、2008年由台中校友會主辦、2010年由北美校友會主辦……。由主辦單位自行規劃活動、籌措經費,參加者則各自負擔交通及住宿費用(如本次之馬來卅週年慶),活動以三天兩夜為主,配合主辦地區的文化旅遊等以吸引全球校友參加。

由於校長在臺灣之時已原則同意,與會各校友會也認為這個建議很好,在一致共識下,由校長帶領四個單位的校友會負責人共同按鈴,宣佈「世界臺大校友聯誼會籌委會」成立,第二天當地的華文報紙也都以偌大篇幅,圖文並茂報導則消息(詳如附照片)。

下午則是世界臺大校友聯誼會的細節商討及各校友會的交流。初步的決議是:研擬組織章程、成立世界臺大校友聯繫網站、鼓勵全球各地校友會設立網站、定期發佈電子版「校友月刊」、母校與全球校友會網站大串聯;首次臺大校友國際嘉年華會由台北校友會主辦、恭請台北校友會會長前臺大校長孫震擔任總負召集人(由陳碧源總幹事敬邀);此次成果與提議在《臺大校友雙月刊》發表並呼籲各校友會響應(這也是本人寫本文之最大用意)。

是夜算是大會工作人員的慶功宴,大夥兒到電信摩天大樓的旋轉餐廳晚宴,觀賞吉隆坡夜景,雙子星塔感覺上還比我們矮些,飯後仍到雙子星塔拍照留念。

馬來會長陳朝惠(右)與聯誼會理事長賴山水互贈紀念品。

 

向陳會長及馬來校友致敬

12月1日上午,熱心的陳會長(此次大會功德圓滿,他出錢出力應居首功,其餘工作團隊也值得在此致謝,鼓掌喝采)又帶我等一行到布特拉行政中心參觀。此中心在吉隆坡近郊一大片土地上,馬哈迪政府將政府的各部會全數集中建造於此,是集工作、生活、子女教育於一處的造鎮大計畫,堪稱相當有創意大手筆。這也是馬來地大、成本尚屬低廉以及半獨裁(至少非完全民主)的強人政府才得以完成。

送幾位校友到機場,我則應檳城學生及麻六甲台商之邀,繼續我的「馬來遊記」。

後記:馬來青創會訪本會

由於馬來西亞青創會(PUUM)有幾位幹部也是臺大校友,12月11日組團來臺參加青創會的海內外「創業楷模」頒獎典禮,一行六人包括會長涂鴻棠博士、拿督蔡恩贊博士、JF美容連鎖伍偉成、肉骨茶連鎖游建好等於前日來訪本會。乃和執行長等幾人負責接待,參觀臺大校園並在立德尊賢館用晚餐,餐後帶彼等參觀臺灣的社區大學教學內容,並實際體驗了社大氣功班卅分鐘,皆謂收穫良多,廣增見聞。

馬來青創會由於和本會同享「促進工商交流」之宗旨,因之雙方「情投意合」,有意結為姐妹會,將邀本會赴馬演講訪問,加強彼此合作交流,這也是此次馬來參訪的另一重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