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紀事

臺大,求學之路上的啟蒙老師

作者:楊珞庭

剛進臺大的時候,其實找不到歸屬感,也不希望別人知道我讀臺大。總覺得自己是碰巧才考上的,也不是真的有多聰明。還記得大一時,在某堂通識課的課間有兩個同學在討論歷史。他們的對話一來一往很激烈,各自的論點都有理有據,分析也極為透徹和深入,我在旁邊聽得很入迷。討論結束後我問他們是不是歷史系的,結果一個是戲劇系的,一個是數學系的。那一刻,我突然就明白了:原來這就是臺大啊!那時對臺大一直覺得很陌生的我一下子就有了認同感。對於接下來的4年,我會在這樣一個充滿了想法和想像的地方學習,打從心裡感到開心。 


另外一個類似的事是一次在產科的課上,老師問我們生命是從什麼開始的。她抽點了兩個同學,第一個同學說:「從宇宙大爆炸的時候」,第二個同學說:「你無法定義生命開始的時刻。因為一個細胞不是生命、兩個也不是、一百個也不是,但當細胞數量到達人體所擁有的細胞數目的時候,就算做是生命體。問題是,這是個連續的過程,究竟是什麼時候才可以算作是生命,你是無法度量的。」老師其實是想討論人工流產的倫理議題,才問了我們這個問題,卻沒想到得到這樣的答案。我那時坐在教室裡,看著老師無奈的神情,一邊笑,一邊再次慶幸自己能在這裡讀書。


在臺大的學習過程中,老師非常注重學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出了社會後我發現,一個人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很大程度地決定了他在工作上的表現。而我也察覺到,自己確實在批判性思考這方面優於他人。回想起來,都要歸功於在臺大求學時的訓練。


除了對批判性思考的訓練之外,在臺大求學的經歷中,對我來說最寶貴的地方在於臺大所提供的環境。


臺大自由的風氣,讓學生可以隨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尊重了每個人的獨特性。我常說,在臺大你不用擔心自己很奇怪,因為大家其實都很怪。這句不全是玩笑話,因為我確實覺得很多臺大生都帶有那種「無法被社會所理解的獨特」,而能和這些獨特的,來自不同背景、學習不同領域的人一起上課,暢所欲言自己的想法,是我在大學時期最享受的一件事。


臺大也提供了很多的機會讓我們向外探索。有不少全英文教學的課程可以選擇,也有很多活動和計畫可以參加。從大二開始我就一直參與國際學伴學程計畫(ICL)。在這個計畫裡,外籍生和臺灣的中小學生會互相交流彼此國家的文化,而我作為翻譯的角色,不僅協助雙向溝通,也藉此機會瞭解了許多不同國家以及臺灣的文化。還記得某一次ICL的相見歡是去台中山裡的一間國中,裡面大部分都是原住民學生。我們一群人在學校的操場上做活動,操場沒有鋪PU跑道,而是裸露的黃土地,放眼望去四周都是山。這個時候,體育老師走了出來,發給每個隊一把3尺長的弓,說接下來是射箭活動。同行的日本學伴玩得不亦樂乎,但我卻連弓都拉不滿。我問那些學生這麼大的弓怎麼有辦法拉?我到現在還記得他們一邊笑,一邊說:「老師你要多吃點飯啦」的樣子。我那時看著外國學生和臺灣國中生打成一片的場景,伴著飛揚的塵土和略帶回音的嬉笑聲,心裡想著,今天又看到了臺灣新的一面了。類似ICL這樣的計畫其實不少,對於臺大能提供如此寶貴的機會讓學生去學習與探索,自己身為其中的一員,我感到非常幸運。 

圖1:ICL相見歡,和我們每週視訊的學生,以及我的日本搭檔(白衣)。


在臺大這樣的環境裡學習,讓我意識到其實世界很大,永遠有你不知道、想不到的事。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件事也都有它的脈絡。所以不要被刻板印象侷限了對世界的理解和想像。要隨時帶著好奇的心,敏銳的眼睛,去觀察和傾聽不同的現象和聲音。我覺得能在大學的時候體認到這件事是很難能可貴的。

圖2:和護理系的同學在福和國中做社區衛教。

出社會
經過了在臺大學習的這幾年,我於2020年從臺大畢業了。相信每個人初入社會時都會因社會的現實,而感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我自然也不例外。以前在臺大的時候,遇到不理解的事情,不論是和其他人討論,或是自己仔細地思考,我總會想辦法找到答案。所以,自入職以來,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工作環境對新人真的友善嗎?是我的問題,機構的問題,還是體制的問題?一開始我跟自己說,現在的負面感受,有很大程度可能來自於自己經驗不足,等熟悉工作、經驗變多了,再以更客觀的角度去重新審視現在的工作。我不斷地觀察,不斷地和自己在內心辯論。然而卻漸漸發現,問題比想像的更深、更複雜,也對現存的體制感到越發地失望。


入職第一年的春酒,我恰巧和一個主管同桌。這位主管比我現單位的主管位階更高,她女兒在同一個機構的不同單位上班。那時說到她女兒,她說那個單位的學姐對她女兒很不友善,工作壓力很大,也常常吃不到午飯。然而,她說這一切的時候,卻是帶著一種「唯有經歷高溫高壓的淬煉才可成為鑽石」的口吻在敘述,甚至帶著一種隱微的驕傲感。我當時突然就明白了,這個人,連惡劣的工作環境和人生歷練的區別都搞不清楚,所以就算我有了經驗、熟悉了工作,也不會有什麼改變。因為問題不在我,問題也不是我能改變的。


於是我踏上了尋找答案的旅程,在今年來到了澳洲,就讀急重症護理的認證學程。來澳洲後發現,這裡的大學沒有所謂的通識課程,大家都只上自己專業的必修課而已。想到自己在臺大的學習的經歷,不禁覺得沒有通識課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畢竟大學應該是人生中唯一能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並暢所欲言、討論辯論各種議題的時期了。回想起來,臺大真的提供了最好的環境,讓我能盡情地學習、接觸不同的事物、探索未知、並勇於挑戰。 


我和澳洲的朋友說,我在大學的時候因為有體育學分的要求,所以打過手球、橄欖球、跳過恰恰和探戈,他們聽了都覺得非常有趣。有一次,有個朋友說我非常的「特別」,問我是不是臺灣人都這樣。我那時笑著說,可能是因為我以前讀臺灣大學,這所大學裡的人都很特別。從臺大畢業三年,我現在仍會時不時想起自己在臺大的日子,覺得還好有留在臺灣讀大學,還好最後去了臺大。


畢業之後,許多同系的同學也離開臨床工作,開始了屬於他們的找尋答案之旅。希望每一個還在臺大讀書的學生,都能珍惜這樣好的環境,利用學校所提供的資源,不斷地探索、嘗試、提問。讓臺大成為自己人生求學之路上的啟蒙的老師。

楊珞庭小檔案 
兒科加護病房護理師。2015-2020於臺大護理系就讀。曾擔任護理系第60屆系學會會長,推動護理系實習服的改革,亦曾在大學執行大專生研究計畫,研究大學生之心理健康及求助行為,並擔任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通識課之助教。2020-2022年任職於臺大兒童醫院內科加護病房。現就讀於澳洲阿德萊德大學,急重症護理認證學程(Graduate Diploma in Nursing Science (Intensive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