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惠專欄

音樂經濟學

作者:楊雅惠

經濟學分析各種現象時,常使用供給與需求的觀念,用以說明某項產品或勞務在市場上達到均衡價格與數量的現象。以此分析架構,用在不同領域,可推展出另一嶄新的學門,諸如醫療經濟學、法律經濟學等等。運用經濟分析工具,研究各領域之供需市場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常有更具條理而清晰的發現。


以經濟學供給與需求之思維,可用以探討音樂各時期樂派的風格。數百年來西洋發展出不同音樂流派,包括巴洛克樂派、古典樂派、浪漫樂派,與現代音樂等;臺灣的音樂從日據戰後、國民政府、戒嚴到解嚴、民歌,乃至於目前全球化時期。不同風格音樂的出現,隨著各時期的社會背景、政治結構、經濟環境,人們感受到情境順暢或滯礙,心情悲喜浮沈,酸甜苦辣,對音樂有不同韻味的需求,催生了適合當時的樂曲,甚至通過時間的漏斗而傳至後代。

音樂供需與市場形成


    政經社會的運作環境,決定了各種產品之供需互動模式。音樂的產生亦然,首先須有音樂供給,由具備音樂創作能力者提出音樂作品。至於作品風格如何,常受當時對音樂的需求影響。如果創作者領受固定薪資或專案報酬,便需依照出資方的指定作曲;如果接受贊助,也需配合贊助方的活動與偏好。如果作曲者無特定對象支付薪酬,創作方向自會參照當時社會風氣,由社會大眾的欣賞取向,帶出創作之落點,流行之走向。


社會風氣的形成,可能是承平時期來自於傳統文化的滋潤,例如民謠的口耳相傳,鄰里互和;也可能是外來因素的衝撞,例如戰爭威脅下的愛國歌曲,抑或反戰的呼喚。對大地的吟詠,對感情的眷戀,對處境的怨嘆,對前景的企盼,都可在樂曲的抑揚頓挫中吐露。作曲者提出成熟的樂曲後,對潮流有著帶動力量,聽眾原本未必對樂曲有清楚的設定,聽了創作成品後,因喜愛而形成風潮,供需相符的某個時代便如此被劃定。


政府對市場運作的態度,常有干預或管制,鼓勵特定對象。鑑於政府干預必然損及市場效率,難杜悠悠之口,管制若干時日之後,在輿論壓力下總會開放而交由市場自由發揮。在音樂發展的過程中,亦見類似手法,政府曾特別鼓勵某些主題,禁止某些內容,直接圍堵到創作與推廣空間。一旦解除管制,被壓抑的作品反而受到簇擁。


市場上互動參與者愈來愈多,需求面讓供給面有發揮的機會,供給者的好作品也帶動需求面向外渲染擴大,就會形成相當規模的產業,促成了中介機構與上下游延伸。唱片公司、錄影帶市場、經紀人、廣播、電視,都在市場上穿梭。音樂創作、改編、再製、重錄,都透過音樂產業的穿透力,不斷在人們耳際播放。


生產技術的進步,跨越領域的創新,促使產品求新求變。市場上音樂產品日趨多樣差異化,提供不同偏好的人們更多選擇空間。新的樂器不斷推出,弦樂器、管樂器、打擊樂器等變革更新,讓音樂的形態更富有多元性。此外,不同藝術領域的串連,音樂加入舞蹈、文學、美術、歷史等等元素,表演更令人目不暇給。

西洋樂派的供需動力


西洋樂派的發展,與政經社會背景之供需運作模式攸關。從專權體制走向民主自由社會,音樂的旋律便透露著世界的變化軌跡。例如歐洲1600至1750年間的巴洛克音樂時期,宗教具有偌大權威,王宮貴族擁有龐大資源,音樂創作者為教會所聘,或受僱於貴族特權,音樂便需配合付酬需求者,為了彰顯宗教而創作,或為迎合權貴而寫。在教會中,透過聖歌隊演唱和諧歌聲搭配教義,例如巴哈《馬太受難曲》、《聖母頌》,韓德爾《彌賽亞》等,不強調個人情緒之喜好,呈現嚴謹莊重的聖樂。為呈現盛大教堂與權貴殿堂之氣勢,音樂須具備相當水準,要求工整與格調,精雕細琢。


隨著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敲響的革命之喚,自由之聲掀動了旋律的波線,形式上朝向多元,包括交響樂、獨奏協奏曲、弦樂四重奏、多樂章奏鳴曲等,造就了音樂模式較為完整的古典樂派時期。此時作曲家不再完全仰賴於教會與宮廷,逐漸轉為獨立作曲者。甚至於若干歌劇的曲目,乃是對當時社會階級的不滿,例如莫札特《費加洛婚禮》歌劇,隱喻著恥笑批判貴族階級的顢頇墮落。迨1820年代後進入浪漫樂派,曲風愈趨自由,表達各處特色的民族色彩之音樂,以及個人心內感受的旋律,此起彼落,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即具濃厚的民族色彩。到了現代音樂,更是千變萬化,打擊樂、重金屬的聲音,跳脫了傳統講究音韻優美的前提,衝撞著音樂的範疇,讓人們的心跳、呼吸,得以在奔放節奏中釋放。


技術進步,在音樂領域中可見明顯痕跡。管風琴乃是以聖樂為主的巴洛克時期之重要演奏樂器,在教堂中奏出莊嚴的頌讚樂曲。到了古典音樂時期,鋼琴的出現,表現空間更為廣泛,讓鋼琴躍居樂器之王。其實人類早期就有各種樂器,各地出現簡單的發聲樂器,16世紀文藝復興最興盛的時期,義大利北部出現了小提琴,這是交響樂團中人數最多的樂器。科技進步改善了錄音錄影技術,音樂可以留傳並有效留存。今日的科技更跳脫了時空限制,在現代舞台上,甚至加上了虛擬影像,舞台上可以虛擬演奏、演唱、指揮,無限想像任意揮灑。

 

臺灣流行歌曲的供需動力


臺灣流行歌曲的發展,除了呈現民眾節慶心聲外,也因政經體制變化而有相當大的改變。臺灣最早的歌謠是歌仔戲,忠孝節義、人間冷暖的故事,藉著劇情表達,在民間節慶各處表演,吸引了眾多死忠粉絲,乃是紓解民眾情緒的生活調劑。

經濟發展的路徑,鋪陳音樂作品的環境。臺灣經濟成長過程中,農、漁、工、商,各行各業尋找生機,然而,貧富差距十分懸殊,窮人辛苦工作仍難攀上富足階級,不少曲子即表現當時社會的基層心聲,如<補破網>描寫漁民捕魚欠網的辛酸,<燒肉粽>描寫寒夜冷雨中小巷叫賣糊口的嘆息,<媽媽請你也保重>描寫離鄉背景努力打拼的兒女思親。而社會壓抑下男女情愫的不如意也表現在諸多曲子,如<望春風>抒發傳統社會下女子的無語與無奈,<望你早歸>描寫難敵環境的心焦與灼痛。

政治因素顯著地帶領創作路線,在臺灣流行歌曲史上可依統治更迭分段立下路標。日據時代下的臺灣歌謠,因在殖民時期,總較欠缺開朗的氣氛,不少受到歡迎的曲子常帶著悲情,包括<雨夜花>、<月夜愁>等。戰後,不少所謂的「混血歌曲」,即採日本歌旋律,填上台語歌詞,如<黃昏的故鄉>、<內山姑娘>等。然而,國民政府於1949年開始戒嚴,不少歌曲被關入暗房,愛國歌曲多受鼓勵,直到1987年解嚴,大門敞開,陽光普照,方讓冰封的曲子撥雲見日。

長期乾涸的本土音樂創作環境下,美國歌曲銷入臺灣,成為年輕人交友聯誼時學習的對象。重大的政治衝擊發生了,1971年我國退出聯合國,1978年臺美斷交,激發年輕人「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發展出一連串的民歌運動。直至今日,對本土創作則無特別禁忌藩籬。

 

音樂產業

產業的形成,乃是在市場上相互買賣某產品,包括生產鍵與消費鏈所形成的交易市場。市場的參與者互相分工,提高生產效率,也提高消費者的效用。首先,音樂作品之品質,必須講究。在歌詞與表演劇本上,文學造詣可添增文藝價值。在舞台表演上,舞蹈與舞台設計可讓表演效果大為增色。至於作曲家安排劇目時,如何把演出者的角色作適當分配,減輕演出成本,提高資源運用效率,也是可被討論的議題。產業之拓展,除了講究產品本身品質外,須加上企業的運作,推廣的功能,專業的管理,以助成市場的擴大。音樂會、演唱會的舉辦,有賴多方單位的動員,經紀公司的牽線潤滑,以及資金來源的到位。對於音樂會票價之訂定、銷售,均可用各種市場調查的方式先行瞭解與設定。

不同的樂派,市場規模大有差異。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消費人口並不相同,古典音樂的聽眾必須在音樂廳內正襟危坐,仔細聆賞每段旋律的細節詮釋;流行音樂則可以隨興身心擺動,開口同唱。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常是涇渭分明,產業大小的差別也是不辯自明。其實音樂不必楚河漢界,將不同形態音樂予以適度融合,擴大觀眾人口,頗受歡迎,已是日趨興盛的潮流。

音樂,在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的評價認定。有些人認為這只是休閒娛樂類,不是正宗志業。某些著名歌星的退休演唱會,子女會幫其父母購票,而父母則會對親朋好友誇贊其兒女孝心,以出席該演唱會而傲,該演唱會便形同一項炫耀財。此外,在升學推甄競爭壓力下,學習樂器有助加分,暫且不論小孩音樂興致有無,在資料上加上一筆習琴記錄,便像鑲了金邊,音樂變成裝飾品。

音樂作品,如果只是因應特殊時期的需求,一旦情境改變,歌曲便可能打入冷宮而不再聽聞。如果是表現人們自然的生活心聲,只要在時代的考驗下,優存劣汰,若能通過淬鍊的,一代代傳唱,便升級為好聽的老歌。無論西洋音樂或臺灣歌曲,古典音樂或流行音樂,是否好聽,即使人們的嘴巴不好明說,但人們的耳朵是誠實的,時間的長河自然會明示。

楊雅惠小檔案
學歷:
臺大商學系1978年畢業
臺大經濟學碩士、博士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訪問學人
現任:
考試院考試委員
臺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曾任: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
中央銀行理事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兼臺灣經濟所所長
興趣:
音樂、文學。
合唱團指揮,獲金韻獎作詞作曲獎,曾辦鋼琴獨奏暨獨唱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