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43期 2022-09

2022新生開學典禮,管校長與師長和臺大新鮮人大合照。(圖提供/本校媒體公關中心)
-
校長開講 2022開學典禮致詞:自主選擇˙認真實踐 管中閔 過去兩年半,幾乎涵蓋了各位的高中時期,正是新冠病毒席捲全球的年代。
-
校園新鮮師 跨領域學習研究歷程 黃筱鈞 轉眼在臺大任教已逾十年!我來自一個工程家庭,爸爸是開業電機技師,媽媽雖任職銀行界,當年工作內容是用IBM大電腦(個人電腦未普及年代!)寫COBOL語言開發系統。耳濡目染之下,我大學和碩士科系都是電子工程。
-
校園新鮮師 要(藥)學人生──我的藥理學習之旅 魏子堂 由於我從小就對生物和化學非常感興趣,所以高中時選擇就讀三類組,藥學系也是我的第一志願。
-
校園新鮮師 與志同道合的學生們一起完成有意義的事 鍾嘉綾 我是B81的學生,1992年考進臺大植物病蟲害學系植物病理組,當時是個在填鴨式教育下成長、懵懂的高中生,只知自己蠻喜歡生物的。
-
校園新鮮師 與世界一起成長的教學 鄭芳婷 我那幾天常常過去,站在樹下,像是依著家人,想著十幾年前的我在此上課時的情景,那時沒有想過樹會離去,更沒有想過我將在這裡,成為站在講台上的人。
-
校園新鮮師 菜鳥教師的教/學日記──相信每個經歷都有意義 李柏翰 自2020年進臺大教書迄今還算是個菜鳥,而我的學思背景其實跟臺大或公共衛生都不太有關,當初能到全球衛生學程(GHP)及健管所教書,簡直是一趟奇幻旅程的起點。
-
校園新鮮師 疫情給我的教學挑戰和省思 郭乃菱 我體認到這場已經超過兩年半的COVID-19疫情,對我們生活帶來的改變,尤其是對於職場老媽的工作帶來巨大的影響。
-
研究發展~智慧醫療與健康 智慧醫療全民共享首例:臺灣大學暨臺大醫院Taiwan CVAI團隊與健保影像資料庫合作經驗 王宗道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統計顯示,2019全球近一千八百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平均不到兩秒就有一人),占全球總死亡人數近三分之一,其中85%死於突發心肌梗塞或中風。
-
迎向臺大百年 在臺大的回憶 文/河田末吉 昭和11(1936)年9月,我被任命為台北帝大的教授,任職於理農學部(理農學部於昭和18年4月拆分為理學部及農學部,我變成在理學部工作。)物理學講座教授,我與母親、姊姊與妻子於10月13日前往臺灣。
-
李弘祺專欄 什麽是文藝復興? 李弘祺 一般來說,文藝復興是指14世紀初到16世紀末的三百年間的文化發展史,但是它被認為是一個歷史階段卻是到了18世紀才開始。
-
施景中專欄 始得西山宴遊記──記舊男七宿舍與蟾蜍山的生活 施景中 我心中也有一小小祕境聖山,埋藏在心中30多年,美好的景象縈迴於心揮之不去。但最近想要再去尋訪,已了不可得,於是把它寫出來,當做人生的一個紀念。
-
出版中心好書介紹 《學界藥品開發實用指南──SPARK方法論》開闢一條「扭轉學界思維、活用業界實務」的藥品研發之路 臺大出版中心 Spark是全球最負盛名的學界生醫商業化計畫,SPARK計畫強調如何讓學研單位的發現與業界接軌,更鼓勵並有一連串的措施可以讓學研界的發現成為新創生技產業。
-
保健天地 肝膽胰手術的傳統與創新 楊博智 肝膽胰所在位置周圍佈滿重要的脈管和神經,一旦出現病變、腫瘤,常常侵犯到重要脈管,使得手術難度高,手術中容易遭遇大出血,術後常見併發症,甚至腫瘤無法切除。近年因醫學器械及影像學檢查的進步,在手術治療上有大幅進展,化不可能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