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38期 2021-11

狄更斯的《聖誕頌歌》在1920年代被翻譯成中文多個版本,其中林紓與陳家麟合譯的《聖誕頌歌》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出版(左圖)。而身在殖民地臺灣的陳清忠則以臺灣白話字翻譯《聖誕[頌]歌》,是最早也是唯一臺語版,於1925年陸續刊於《芥菜子》。(詳見李弘祺專欄文)
-
校長開講 歡迎加入未來大學:110學年開學典禮致詞 管中閔 首先,我謹代表學校和師長們,歡迎所有新鮮人加入臺大這個大家庭。
-
研究發展 生物陶瓷材料的應用與挑戰 段維新 人體是無機材料與有機材料的完美結合,人體中的陶瓷材料則是一種無機的非金屬材料,在人體內扮演承重(骨骼),支撐(骨骼),研磨(牙齒),絞碎(牙齒)等等的苦工。
-
吳明賢專欄 足夠好先生:走得快不如走得遠 吳明賢 臺灣的教育常強調贏在起跑點,求快求速成,但是事實上有不少的成功人士並非如此。
-
我的青春紀事 臺大醫學院七年生涯 郭耿南 1959年,我獲保送進入臺大醫科就讀。當時臺灣只有臺大跟高醫有設立醫科,另外一個是軍方的國防醫學院。能夠進入臺大醫科就讀,內心自然覺得有一股驕傲感。
-
我的青春紀事 以自由校風形塑國家的未來 楊弘仁 我1986年師大附中畢業,應屆考上中山醫學院,重考上臺大醫學系。
-
我的青春紀事 期許自己影響全亞洲 蔡淯鈴 我是B87校友,在1998年,進入國立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企業管理組就讀。
-
我的青春紀事 我的臺大晃蕩歲月 我的創業成長養分 何佳霖 踏入商業領域對於高中以前的自己,是完全意料以外的選擇。
-
我的青春紀事 第一品牌:我以臺大為榮 黃教漳 大學是在日本上智大學就讀,為何選擇日本?那個年代出國留學,美國第一,日本第二。
-
花亦芬專欄 用藝術的語言說藝術的事:公視影集《斯卡羅》觀後筆記 花亦芬 由陳耀昌教授的文學大作《傀儡花》改編而成的公視影集《斯卡羅》是今年暑假最受社會矚目的藝文盛事之一。
-
李弘祺專欄 狄更斯的中文及臺語聖誕頌歌 李弘祺 故事的本事簡單說就是有一個非常吝嗇的財主,名叫司孤寂(Scrooge)醒悟聖誕節日意義的故事。
-
我們想要的未來 深度再思臺灣未來 共造堅韌之島 周桂田 全球鉅變的腳步正在加速前進,人類歷史的量變、質變交替更迭,即將衝撞進入再一個新的世代。此新世代將是1990年代以來,人類面臨全球氣候災難、貧富差距、工業化國家高齡化和不合時宜的褐色經濟(建立掠奪人和環境的剩餘價值的生產方式)等多重問題所造成的系統性風險,正在面對鉅變挑戰做出積極回應的關鍵世代。
-
楊雅惠專欄 相隔七世紀 楊雅惠 若干年後,數十年後,若干世紀後,人類歷史上將如何記載今天這一場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疫情?
-
椰林風情 工學院的校園護樹故事 陳文章 我認識臺大是從椰林大道和傅鐘開始,後來在臺大念書和教書的日子,進一步被楓香樹、苦楝樹、阿勃勒和流蘇等校園樹木所吸引,每天看到工學院大樓旁的楓香樹,它們牢牢的守護著工學院,帶給我堅實穩重的感覺,讓我愉快的展開一天的生活,也獲得面對繁雜行政事務及教學研究挑戰的能量。
-
保健天地 腸道菌相的奧秘 張吉仰 當西元2000年人類基因定序解碼計畫完成時,全世界科學家以為從此將開啟基因科技的新時代,為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帶來革命性的躍升,然而接下來幾年間隨著各項基因學研究發現,單靠人體基因解碼仍遠遠不夠,疾病的本質遠比單一的基因變化複雜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