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李嗣涔教授正式接任臺大校長,成為臺大自1945年以來第十任校長。李校長1974年畢業於本校電機系,分別於1977年與1980年獲美國史坦福大學電機碩、博士學位。1982年回到母系服務,1996年為陳維昭校長延攬擔任教務長六年。主要研究領域為量子點發光元件及偵測器、非晶及多晶矽薄膜電晶體、氣功與人體特異功能等。曾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以及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亞太材料所學院院士、2000年IEEE Third Millennium Medal、IEEE Fellow、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獎章、教育部學術獎等多項榮譽。
李校長在就任致辭時簡要闡述其治校的三大核心精神與原則-教育卓越、研究卓越、關懷社會,並強調要建立「先驅者」思維,才有可能成就卓越,期全校師生員工群策群力,攜手共進邁向世界一流。文詳本期「校長開講」。
鄭榮和教授率機械系同學打造世界級太陽能車的研究,呼應了李校長要臺大人作先驅者的期許。有鑑於石化能源行將枯竭,必須未雨綢繆研發替代能源,太陽能即其一。臺大機械系太陽能車團隊從2000年起投入研發迄今四年餘,2003年初試啼聲即令國際驚豔,第三代Formosun也將在9月亮相,再度參加世界大賽。
陳秀熙教授的「社區整合式疾病篩檢模式」不僅在臺灣推行成功,亦引起國際學界廣泛矚目。由於人類罹患慢性病者趨多,此種整合癌症與其他慢性病的篩檢將有效達到預防保健的功能,更能整合學界、醫師及衛生行政單位的資源,在研究、臨床醫療與行政上互相效力。
阮雪芬教授專研生物資訊學、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結合電腦分析基因與蛋白質的調控機制。其實驗室與其他研究單位所合作進行的研究包括白血癌、骨癌與抗SARS病毒藥物等,還研發出新的蛋白質歸類演算法,對了解蛋白質結構及物種之血緣關係有極大俾益。
以上三篇為本期「學術發展」專欄文章,篇篇精采。在「管理新知」方面,余松培教授介紹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的「知識型組織」概念,後者以交響樂團為比方,提出知識型、扁平組織的企業組織型態。
本期有土木系及資訊系分別引領讀者探尋「歷史的腳蹤」。張國鎮主任敘述土木系發展的四階段,在培養人才及協助國家建設卓有成就之後,自1990年起朝向多元化、國際化與本土化目標,積極尋求突破。資訊系即將邁入三十而立,該系在教學、研究與服務多有成果,請看陳信希主任撰文。
本期防老保健主題由張天鈞醫師談荷爾蒙變化對身心理的影響。張醫師圖文並茂,讓人讀來獲益匪淺,也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