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資訊工程學系,創立於1977年,是全國第一個以「資訊」為系名的科系,成立初期招收40位大學部學生。1981年成立資訊工程學研究所碩士班,1984年開始招收博士班研究生。
德田館於93年10月落成。
創立簡史
資訊系原隸屬於工學院,2000年加入新成立的電機資訊學院。同年,資訊系大學部增收一班,每年招收學生人數增加到100位。由於資訊系大學部增班、資訊所碩士班錄取率在10%以下、以及國家矽導計劃暨專案擴增增加師資員額等多重因素,資訊所碩博士班研究生的人數近幾年快速增加。93學年度第一學期研究生總人數已達421位,與大學部學生人數478位,相去不遠。2003年6月本系系務會議通過,以校內組織調整方式成立「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並於93學年度招收博碩士班研究生,同時建立電資學院資訊學群一系兩所的架構。
資訊系目前有40位教師(含網媒所教師),研究領域包括:類神經網路、辦公室自動化網路、機器學習與資料探勘、數位相機與電腦視覺、數位典藏與自動推論、語音處理、網路安全、演算法與計算生物學、演算法理論與應用、無線網路暨行動計算、智慧型空間、嵌入式系統暨無線網路、通訊與多媒體、計算理論暨金融計算、系統晶片、低功率超大型積體電路、行動通訊網路、自然語言處理、生物資訊、平行及分散式計算、分子生醫資訊、Java 技術等。
在研究整合上,除了鼓勵系內教師組成研究群,如網路與多媒體、智慧型空間、嵌入式系統暨無線網路等研究群外,並進行校內和校際研究整合,如資訊電子科技整合研究中心多媒體整合實驗室,整合包括電資學院(資訊系、電信所)、文學院(戲劇系、圖資系、語言所)、社會科學院(新聞所)、管理學院(資管系)等四個學院七個系所,從事媒體內容工程和媒體內容製作的研究。93年度「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延續計畫」,本系所提「多媒體生活環境的數位內容科學」計畫,結合電資學院電信所、電子所、和中研院資訊所同仁,獲國科會審查通過,核定經費共166,000,000元,執行期為93年4月1日至97年3月31日。各教師也依各自的研究領域,從事國際合作,例如與日本、韓國相關學者合作完成中、日、韓、英多國語言資訊檢索測試集,舉辦跨國資訊檢索評比,並支援歐洲多語言資訊檢索論壇。
資訊系非常重視產學合作,多媒體方面的產學規劃,為國內資訊業最早、持續最久的產學合作案。本系每年平均執行60個以上的計畫,經費30%以上為產學合作計劃。其他產學合作事例,包括:1999年4月,Intel公司捐增儀器設備一批,本系成立「INTEL實驗室」,2001年和2003年全部更新。2003年1月,本系與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立「臺大-微軟‧NET研究中心」等。
教學研究服務成果
臺大資訊系成立以來,一直以培養優質資訊人才為宗旨。二十八年來,為國內資訊學術及產業界造就了無數一流人才,並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完整高級資訊工程教育研究體系。在全國升學激烈競爭中,臺大資訊系代表了資訊工程教育的第一志願,成為吸引有志於資訊科技學生的最高學府。臺大資訊系在優秀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其學術地位不僅在國內屬於領先,於各項國內外資訊能力競賽亦履創佳績。
在ACM全球校際程式競賽,臺大資訊系團隊曾獲得2004年世界第六名,亞洲第一名;1999年世界第十名;1997年世界第四名。在IEEE 電腦學會國際電腦程式設計競賽,2003年世界冠軍;2001世界第五名;2000年世界第二名(圖1),其他獎項不盛枚舉。為了鼓勵同學參與國際競賽,本系2003年4月設置資訊系榮譽榜,由陳維昭校長、許博文院長、姚期智院士共同揭幕(圖2)。
圖1:陳水扁總統接見CSIDC獲獎同學。
圖2:資訊工程系榮譽榜。
本系教師表現傑出,曾榮獲中央研究院院士(1位)、教育部「國家獎座」(1位)、教育部「大專教師與產學合作研發績效卓著獎」(3位)、ACM Fellow(1位),國際電機電子學會(IEEE) Fellow(3位)、國科會「特約研究員」(3位)、國科會「傑出研究獎」(7位)、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獎座」(1位)、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3位)、十大傑出青年(3位)、潘文淵文教基金會「傑出研究獎」(1位)、ISI「臺灣經典引文獎」(3位)。
本系研究表現,尚包括大量論文發表於最頂尖的期刊或會議,教授活躍於國際學術舞台,主辦重要國際會議或為其議程委員,獲國科會表揚為研發成果技術移轉產業界績優單位,擔任國科會資訊學門召集人,積極與許多研發單位如資策會等產學合作,及成為國內資訊相關學術團體的理監事等。
本系畢業生已多人擔任各大學院長或系所主任、創立公司、或成為著名公司之最頂級主管。學術之外,本系在產學合作與技術移轉上的績效有目共睹,如多媒體技術研發方面帶動了影音消費市場的成長,亦成功協助多家知名臺灣跨國科技公司如趨勢、蕃薯藤、與訊連等提昇技術之研發,並得到宏碁公司龍騰特別獎。
展望
臺大資訊系成立至今已超過四分之一世紀,歷經草創期、成長期、到茁壯期。本系空間由工學院一間辦公室,到借用志鴻館空間,1982年終於有自己的系館,1993年搬遷到目前的資訊館。由於教師和學生人數的快速增加,現有空間已不敷使用,在經過十年之規劃、及電資學院許博文前院長的協助,華宇李森田董事長暨夫人之個人捐贈,資訊館二期工程(德田館)已於2004年9月29日落成啟用(圖3),象徵著資訊系邁入另一個階段。
展望二十一世紀,資訊化革命將為人類社會帶來全面性的改變,資訊工業一直是臺灣發展之命脈,是國家長遠規劃重要的一環。本系研究重點,符合我國產業發展與特色。在國際一流大學頂尖系所的規劃下,本系的研究質與深度繼續努力,將很有機會躋身國際一流系所水準。(本欄本期策畫/電機系連豊力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