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及雲林校區進展現況

籌備長達五年的竹北校區,順利獲教育部跨部會通過定案後,現正積極規畫,預定先行推出管理學院Mini EMBA課程,方便新竹科學園區高階主管在職進修,而電機學院、附設醫院、行政服務大樓及師生宿舍等基礎工程,也在新竹縣政府及本校相關單位合力規畫下展開。

竹北校區總面積逾40公頃,第一期分校土地22.46公頃,比鄰中山高速公路竹北交流道。由於地處新竹科學園區,將以電機、管理、外語、推廣教育與醫學為發展重點。(取材自《中央日報》2000年3月20日)

另雲林校區籌設案也已於3月中旬獲教育部初審通過。雲林校區位於雲林縣虎尾鎮高鐵特定區,佔地約60公頃,經雲林縣議會議決無償提供。雲林校區以研究為發展取向,目前分成「醫院及醫學研究區」、「生物資源研究區」及「工學綜合研究區」等三區,分設附設醫院等8所研究中心和10個實驗室。開發時程長達30年,總經費需求高達121億元。初期以興建醫學中心為主,約需經費38億元,由於教育部不予任何補助,因此除雲林縣政府同意支應的20億元外,其餘經費將由校務基金支應。

■臺大醫院公館院區開辦

臺大醫院公館院區已於3月6日正式開辦門診服務,當日上午10點並假主體大樓大廳舉行開辦典禮,陳校長於致辭時提出三項期許:一是公館院區要有和本院同等的高品質醫療;二是重點發展老人醫療及社區醫學成為公館院區的特色;三是結合農學院、理學院及醫學院生命科學等相關單位,將腹地建設成為生命科學園區。

有別於臺大醫院本院是醫學中心,公館院區以社區醫院自我定位,積極照護文山、新店、中和、永和、大安和古亭等地區居民及大學校園社區成員。因此,未來發展並不強調高科技之次分科專門醫療,而是以一般醫學全人照護之醫療為主。(臺大醫院提供)

■臺大天文物理與數學大樓4年後竣工

本校日前與中研院天文所、數學所達成學術合作協議,預定近幾個月內簽約,於2004年興建完成天文物理與數學大樓,共同發展天文物理學。

天文物理與數學大樓由本校出地、中研院申請經費,未來中研院內的天文所和數學所將都遷到臺大,4年後雙方共享資源設備及人才。(取材自《中央日報》2000年2月21日)

■臺灣第一頭複製牛8月即將誕生

畜產系鄭登貴教授(1979年畜產系畢)在國內率先進行的「複製牛」研究計畫,已有六頭正在孕育當中,第一頭複製牛預計將於今年暑假誕生,這將是國內基因移轉技術又一重大突破。

鄭登貴教授於1983年在英國劍橋就讀博士學位時,即成功地研究生產出世界第一頭試管豬。他所進行的複製牛原理和「桃麗羊」的原理相同,都是先將基因植入胚胎。他表示該計畫已進行一年多,在學理上沒有重大突破,但在應用技術上算是重大突破。

鄭教授強調,生物科技的研究是要用來增加生產或提升醫療品質,而非改變自然,因此,他選擇荷蘭乳牛進行複製,他也在複製牛身上植入可生產出抗氧化移除自由基、抗氣喘及凝血因子等物質的基因,如果成功,則可自乳液中提煉這些物質,造福人類。(取材自《中時晚報》2000年2月12日3版)

■農學院專題研討會

農學院為促進院內各系所學術交流,本學期將舉辦四場專題研討會。第一場邀請農機系客座教授王兆凱博士主講「農業自動化與工程生物學」;第二場邀請農經系孫立群副教授主講「電子商務與農業」;前兩場已分別於3月6日及4月17日舉行。第三場訂於5月15日邀請農推系呂學儀教授主講「農業推廣法制化-從農業科技推廣談起」;第四場訂於6月12日邀請森林系關秉宗副教授主講「談如何比較物種歧異度」。研討會時間為上午9點30分至12點,地點在「農經一階梯教室」。歡迎關心臺灣農業困境及未來發展的各界人士參加討論。(農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