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

臺灣文學與文化~臺灣文學研究邊界的擴大

作者:黃美娥

「臺灣文學」是一門新興學科,1997年淡水工商管理學院(今「真理大學」)率先成立臺灣文學系,到了2000年成功大學設置碩士班,這是此一學科獲致進入教育體制化的開端。我在1999年以〈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通過博士學位之後,躬逢其盛加入了臺灣文學研究與教學的行列,從靜宜大學、政治大學,2007年轉入本校臺文所任職,一路以來,二十餘年間,恰好見證了臺灣文學學科的發展進程。
   

由於學科成立較晚,在國內人文領域中難免位居邊緣位置,且有關知識系統的建置,亦不斷面臨挑戰,其間自是荊棘重重。從最早什麼是「臺灣文學」的定義探問,到面臨文學史編纂書寫問題,以及遭受質疑致力追求本土化的知識特徵,是否會流於狹隘與侷限,如何可以快速達到國際化目標?尤其,學科得以建立,乃因國家權力的主導,遂使體制化過程,充滿文學政治的尷尬,保護傘下的教育生產存有雙面刃危機,連帶導致臺灣文學知識體系的建構,在具備「發現臺灣」的自覺性的同時,弔詭地一開始就得背負「先天不足」的悖論。還好隨著研究人力的增多,學術長期累積結果,已經充分證明學科存在的必要性及其重要價值。

因為身為較早投入臺灣文學學科的一員,摸索既久,格外有份使命感,故期許擔當開路先鋒角色,包括新研究議題的摸索與新研究方法的嘗試等。回顧研究初始階段,九0年代除了以後殖民理論探索臺灣文學之外,「區域文學」是另一項最為重要的研究面向,當時我以新竹區域文學為博論探索對象,一方面緣於故鄉情感,另一方面則係清代北臺灣政教發展的基點乃在竹塹,且於連橫《臺灣通史》筆下還擁有「北臺文學之冠」的美譽,因此心生考掘念頭。而為了強化臺灣史知識,遂在本校歷史系旁聽曹永和、吳密察教授開設的臺灣史和史料課程,後來更成了曹老師指導唯一出身文學背景的博士生。從「文學」到「歷史」,我學習解讀檔案、報刊史料與田野調查、口述歷史等方法論,並在新竹、桃園、花蓮、臺北,甚至福州、泉州、廈門等地展開文獻蒐羅和耆老訪談。其中,福建移地研究的經驗,有助於我日後思索臺灣在世界「閩南文化圈」、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不同文化論述中的發聲位置,以及反思金門位處閩/臺之間的節點角色,乃至於關注其在2000年小三通條款之後,由冷戰時期海峽兩岸對峙前沿,一躍而為交流試驗區的諸多轉折。我揣想著,值此歷史波濤衝擊下的金門人,究竟要如何重新認識自我?他們回想過往念茲在茲的反共使命、刻骨銘心的戰鬥經驗,一旦要與廈門致力於和平共存的新合作交流時,箇中情感認知與心理狀態,又要進行怎樣的調整與轉化?後軍事化與去軍事化的歷程由何開展?而此一關照,延續到我晚近正從島嶼研究觀點,重探金門、馬祖離島的軍中文藝,因為相較臺灣於1987年解嚴,要到1992年才解除戰地政務的金馬地區,其與軍方關係非常緊密。過去臺灣文學史中常見貶抑評價的軍中創作,倘以金門、馬祖兩個離島來看,很難如此化約看待與評述,而這也暗示著臺灣本島與離島之間的距離。後續臺灣本島如何串連離島,去形構一部能夠反映臺澎金馬一體、「離而不離」的「臺灣大文學史」,顯然有待努力。

而在完成博論之後,有感於北臺灣其他地區文學情形亦屬蒙昧不明,因此開始考察臺北、基隆、桃園等地狀況,並著手編纂《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得為尚未被開拓的日治臺北文學研究奠基。這亦起因於臺灣文學學科發展之初,相關文學作品集和工具書相當不足,故於博士生階段,我就試圖將各地蒐集所得的手稿、抄本或報刊作品彙集成冊出版,至今共編有《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目錄》、《魏清德集》(魏火曜、魏炳炎父親)等十餘種。要加補充的是,我在查索臺北作家創作目錄之際,由於注意到報端每每連載大量的文言小說,且頗不乏偵探、武俠、言情類型,因此發現早從1905年起,臺灣本土作家已有小說書寫或通俗化的事實,這有助於釐清臺灣小說史、通俗小說史的起點,相較慣見始於1920年代的說法,至少提早二十年。另,當時有許多日人住在臺北,他們常投稿漢詩、散文,乃至詩話、小說,顯示「日本在臺漢文學」亦是耐人玩味的存在,故多年來留心來臺日人個案和詩社社群,循著「日本在臺漢文學史」、「殖民地時期臺、日漢文關係」、「臺、日、中東亞漢文跨界接觸」的思考理路,展開系列探討。以上兩項議題,在筆者鑽研、引領之下,後來成為臺灣文學新興研究範疇,引起許多年輕學者共同關注。

其次,在學界頗受引用的《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係將日治時期的臺灣視為一個全球化下的新興文化場域,觀察進入20世紀後,現代情境如何促使本地傳統文人形塑出新感覺意向與新自覺姿態,並透過文體、思潮、社群、作品、文化主體、國族政治等面向加以分析,指出現代性在臺灣,有著傳統∕現代、本土∕世界、同化∕反殖的重層糾葛鏡像。至於另一本專著《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其中〈臺灣古典文學史概說(1651-1945)〉,嘗試兼論古典詩歌、散文與小說三種文類創作,涵蓋男性與女性作家表現,注意在地與外來身分,重視文學發生的時間性與空間性因素,該文是目前有關明清到日治時期臺灣古典文學發展脈絡較為完整的論述。

另外,為了改善臺灣文學學科高度強調「本土性」,所遭受外界訾議為封閉、草根性與世界化不足的缺失,我選從臺灣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關係性」(relationship)著眼,注意臺灣與其他國家、區域、地方文學具有關連性的細節。以此既可策略性地將各國、各地文學納為臺灣文學的一部分,也能使臺灣文學涉入各國、各地研究視域,非唯促進國際認知,同時有助擴大臺灣文學研究邊界和版圖。至今,經由日治通俗小說與世界文學、殖民地時期臺日漢文學、閩臺文學、臺港文學等議題的教學,以及系列論文發表,正持續觀察臺灣文學的交錯、交混、輻射、擴散、影響等現象。例如〈「文體」與「國體」:日本文學在日治時期臺灣漢語文言小說中的跨界行旅、文化翻譯與書寫錯置〉,乃以臺灣漢文通俗小說為對象,省思臺、日文學的跨界交錯及其意義,所論包括:全球化下,臺灣文學與日本文學關係的探索;伴隨日本文學的輸入,所產生的文化翻譯、殖民主義、意識型態的連結思考;日、臺文學跨界接觸之後,臺灣文學的抵抗、滲透、交混、轉化、更新的美學面向,與主體建置的心理表癥;從「漢文」視角出發,臺、日之間的同文關係性,與日本漢文學域外發展變化的延伸討論等。又如〈從「福建」看近代臺灣與東亞漢詩文的交涉互動意義──以《送米溪先生詩文》為分析場域〉,則是關注近代臺灣與東亞漢詩文的複雜糾葛關係,但在研究取徑上,並不鎖定臺灣在地文學場域予以考察,反倒留意台人在「福建」的諸多現象,且將之當作臺灣文學在境外延續與分流的生產空間。再如〈誰在調景嶺上吟詩?──戰後臺、港古典詩歌關係起點及其相關問題〉,則將論述邊界拓及香港,剖析有「小臺灣」之稱的調景嶺,1951年嶺上難民發起成立的「嶺梅詩社」實為台、港戰後古典詩歌關係發展的起點,和詩社如何成為國民黨忠貞規訓系統中的一環,以及《嶺梅詩輯》遺民空間的再現,對於九七回歸前夕嶺上建物被迫拆除的景觀丕變和政治記憶消失的召魂意義。當然,最能彰顯筆者想要連結臺灣與世界文學關係的著作,或可以近期受託主編的《世界中的臺灣文學》一窺究竟。

回首漫長的臺灣文學研究生涯,儘管因為學科新創,草萊初闢,充滿諸多挑戰與困難,但其間也洋溢著無可遏抑的澎湃能量,尤其屢屢能體會從無到有的建構樂趣,更是引人入勝,這是未踏入此一研究領域之前難以臆測和想像之處。如今,我深信迎向我的是一片海闊天空的研究景觀,而且越是接近,愈發感受箇中內在面向的繁複多姿,於是在艱辛的冒險中,我不禁讚嘆原來一切如此美好!(本期專題策畫/臺灣文學研究所黃美娥教授)

參考文獻:
[1]黃美娥,2004.12,《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麥田出版社。 
[2]黃美娥,2010.06,<「文體」與「國體」:日本文學在日治時期臺灣漢語文言小說中的跨界行旅、文化翻譯與書寫錯置>,《漢學研究》28:2,頁363-396。
[3]黃美娥,2015.06,<從「福建」看近代臺灣與東亞漢詩文的交涉互動意義──以《送米溪先生詩文》為分析場域>,《臺灣文學學報》第28期,頁1-38。
[4]黃美娥,2020.11,<久保天隨與臺灣漢詩壇>,蔡祝青主編《迎向臺大百年學術傳承講座Ⅰ:台北帝大文政學部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臺大校友雙月刊,頁277-323。
[5]黃美娥主編,2020.12,《世界中的臺灣文學》,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6]黃美娥,2021.12,<誰在調景嶺上吟詩?──戰後臺、港古典詩歌關係起點及其相關問題>,《政大中文學報》第36期,頁301-344。

黃美娥小檔案
輔仁大學中研所博士,現任本校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亦任臺灣文學學會理事長、漢學研究中心指導委員、臺灣圖書館臺灣研究中心諮詢委員、文化部古物審議委員、台北市立文獻館委員、台中文學館典藏審議委員、高教評鑑中心訪視委員、臺大出版中心諮詢委員等。曾任高教評鑑中心自辦品保認定委員、教育部高中國文課綱委員、殷海光基金會董事、臺大臺文所所長、北京師範大學和廈門大學客座教授等,另於日本奈良女子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短期訪問。學術專長為臺灣文學,兼涉新舊雅俗範疇,同時關注臺灣與東亞文學關係研究,撰有《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及論文百餘篇,多篇獲英、日、韓外譯;編有《世界中的台灣文學》、《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選集》、《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吳漫沙》等十餘種。曾獲巫永福文學評論獎、竹塹文學評論獎首獎、臺灣文學年鑑焦點人物、2020年國家圖書館「臺灣各大學學術資源能量風貌」文學研究專書高被引排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