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

臺灣原住民音樂> 黑澤隆朝與我

作者:王櫻芬

1943年1月26日,由桝源次郎、黑澤隆朝、山形高靖三人組成的「臺灣民族音樂調查團」,帶著好幾大箱的錄音器材,從門司港搭船抵達基隆港,在臺灣總督府外事部的委託之下,展開為期三個月的臺灣民族音樂調查。團長桝源次郎負責調查事務協調與儀式調查,黑澤負責音樂舞蹈調查,山形錄音技師負責錄音。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落景觀、在地專家的大力支援下,他們完成了總督府主導下首度的臺灣民族音樂調查。調查團先進行環島預備踏查,選定紀錄對象,再進行錄音攝影。錄音分漢人和原住民兩部分。漢人音樂的錄音在臺北放送局、臺南孔廟、勝利唱片錄音室進行,原住民音樂的錄音是將南部、中部、北部東部的原住民各族,就近帶到屏東圖南莊、臺中放送局、勝利唱片錄音室三處進行錄音。攝影團隊則是在東海岸的原住民部落就地進行。此外,調查團還在總督府理蕃課的協助下,進行了臺灣有史以來唯一一次的原住民樂器普查。普查方式是發放問卷給部落警察填答,總共發送500份,回收155份。


5月2日,調查團冒死搭船返日,將錄音剪輯成26張8轉唱片一套的《臺灣民族音樂》78轉唱片,以及十卷一套的影片《臺灣の藝能》,並在同年12月舉行報告會,公開其調查成果。未料調查團收集的資料大多在1945年3月的東京大空襲中遭到損毀,幸好黑澤家中留有一套編輯用的26張唱片,倖免於難,成為日後留存於世的珍貴臺灣戰時聲音史料。


1950年9月,黑澤和桝源次郎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之邀,將26張唱片選輯成12張,於1951年1月寄給UNESCO及其轄下的國際民俗音樂評議會(International Folk Music Council,IFMC,後改名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raditional Music, ICTM)各一套,其中內容以原住民音樂為主,外加6首漢人音樂(詳見Wang 2018: 85-86)。這套唱片將臺灣的聲音首度帶到國際,為音樂學界打開全新未知的世界,而其中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 pot pot)更讓音樂學者為之驚艷。同時,這套唱片中的部分曲目也被收錄在1950、60年代歐美日本發行的世界民俗音樂選集,讓臺灣原住民音樂更加聲名遠播。


1953年,黑澤和桝源次郎帶領六位日本藝術家前往法國參加國際民俗音樂評議會第六屆會議。會議中,黑澤發表他從布農族弓琴的泛音找到五聲音階的起源,並現場示範弓琴演出。黑澤的發表受到歐洲數位重要音樂學者的重視,甚至引用於著作中,讓黑澤研究在國際音樂學界佔有一席之地,而這也被黑澤視為他一生最大的成就。


20年後,黑澤隆朝將他1943年原住民樂舞調查的成果彙整為專書《台灣高砂族の音樂》(1973)。第一部分歌舞篇各族音樂舞蹈的調查過程和發現,並歸納各族歌唱形式的特色,首度完整呈現臺灣原住民族音樂的多元樣貌。第二部分樂器篇則整理調查團樂器普查的成果,並將臺灣原住民樂器放在世界樂器發展史的脈絡進行觀察。隔年,他又將26張唱片中的原住民音樂復刻成兩張黑膠唱片《高砂族の音樂》(1974)。經過許常惠的引介,黑澤的書和唱片被奉為臺灣原住民音樂研究的經典,而黑澤本人也被公認為臺灣原住民音樂研究的權威,更是將原住民音樂介紹到國際的第一人。


但是對我而言,黑澤是把我從南管研究帶入原住民音樂和日治時期研究的重要貴人。這要從1992年我進入本校任教談起。當時我有幸受當時藝術史研究所石守謙所長之邀,為本校規劃音樂學研究所。在思考方向和定位時,我開始對音樂學如何進入日本再傳到臺灣感到好奇,因此趁機前往日本向大老德丸吉彥教授討教,並在他的引介下,認識了他的博士生劉麟玉。


在麟玉的熱心介紹下,我開始接觸到當時日本音樂學界對於戰前音樂學前輩如田邊尚雄和黑澤隆朝的批判性研究,深受啟發,但是讓我心生好奇,為什麼這些研究對田邊和黑澤的臺灣音樂調查幾乎隻字未提。因此我在2000年開始執行戰前日本音樂學者臺灣音樂調查的國科會計畫。這是我從南管第一次轉向日治時期的研究。


2001年,日本國立音樂大學圖書館松下鈞主任邀請麟玉整理該館收藏的黑澤隆朝臺灣音樂調查資料,麟玉找我一起執行。我們幸運地申請到當時文建會民族音樂中心籌備處的補助,計畫目的除了整理黑澤臺灣調查資料,還包括《台灣高砂族の音樂》專書的翻譯,從2001年起到2002年結束。計畫執行過程,有太多難忘的回憶,讓我深深享受歷史研究的樂趣,尤其是其中有太多奇妙的經驗,讓我感到黑澤似乎冥冥中一直在護佑著我們,帶領我們重建調查團進行臺灣音樂調查的來龍去脈。


計畫完成後,2003年春,我再度回到東京,做最後一次的資料搜集。拜訪國立音大時,沒想到松下主任突然毅然決然,把該館收藏多年的黑澤資料,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打包,請宅急便運來臺灣給我。原來是松下主任即將轉任他校。他擔心離開後黑澤資料是否會得到妥善保存,所以狠下心來乾脆送給我所屬的機構。為了讓黑澤資料得到最好的保存,我將這批資料轉贈給臺大圖書館特藏組。因此現在黑澤一生的音樂研究相關資料,都完整地保存在本校。曾經任職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葉娜(Nora Yeh)博士了解這批資料的內容後,認為價值極高,應該申請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的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2005年,提供我們補助的民族音樂中心(後來成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民族音樂研究所,也就是現在的臺灣音樂館)希望我把計畫成果寫成專書,因此我和麟玉決定在該年暑假沿著黑澤當年的路線,重新探訪原住民部落,目的是了解當時參與黑澤調查和錄音的原住民演出者究竟是什麼樣的身分?為什麼挑選他們?演出的代表性究竟如何?


根據黑澤書中紀錄的演出者姓名、性別、年齡,我們透過田野訪談,並比對戶籍資料,發現當時參與調查或錄音的原住民演出者,大多是政治菁英及其親人、有特殊音樂能力者、或是對儀式特別了解者(王櫻芬2008: 200),而且其中有十幾位還活著,而我們也親自訪問了其中幾位,更多是已經過世者的後代。


這趟重新踏查,徹底改變了我的黑澤研究。在此之前,我的注意力主要放在重建黑澤的調查過程和成果,加上我原來是研究南管,所以對於黑澤留下的漢人音樂資料比較好奇。至於原住民的部分,我注意到的是黑澤有關原住民音樂變遷的紀錄,因此進一步對日治時期其他文獻中的原住民音樂變遷進行彙整,但是對原住民錄音卻沒有特別留意,只覺得跟過去我的認知沒有明顯差別。直到我真正到了調查團去過的部落,見到曾經參與調查或錄音的演出者,與他們或是已過世者的後代一起聆聽60年前祖先們的聲音,看著他們感動流淚,突然之間,我好像回到了60年前的時空,「感受」到調查團到各部落調查的歷史時刻。從此之後,黑澤的原住民錄音不但開始對我有了意義,而且成為我最關注的部分。


為了了解原住民錄音的歷史意義,我將它們與之前和之後的錄音進行比對,並針對泰雅族錄音做了特別詳細的分析。從中我發現1920到40年代的泰雅族錄音呈現了從語言到歌唱、從兩音音階到五聲音階、從不明確音高到十二平均律的變化過程。我也發現調查團錄音的某些曲調在戰後初期普遍流行於不同地區的泰雅族,由此可以回推那些曲調可能在戰爭時期已經相當流行,以及歌曲流行程度很可能是調查團決定錄哪些曲目的考量因素之一。


透過上述研究,我不但了解為什麼調查團要挑選這些人和這些曲目錄音,更重要的是,我發現與其將這些錄音視為代表原住民音樂的傳統,不如將它們視為變遷後的結果。同樣的,我也發現,必須了解調查團的調查過程是如何受到戰爭和殖民的影響,我們才能了解其成果所代表的意義。作此研究的另一個感想是,人是很複雜的,尤其是處在戰爭狀態的人,所以我們不該輕易地用批判的角度來任意批評黑澤或調查團的殖民者身分或是戰爭協力者角色,而需要用更多的同理心去了解他們所為何來。


2008年,我終於完成有關黑澤臺灣音樂調查的專書(王櫻芬2008),也與麟玉一起復刻了黑澤的原住民唱片,外加12張唱片中的6首漢人音樂,其中包括目前所知最早的孔廟錄音,並附上中英日文解說書(王櫻芬、劉麟玉2008)。2017年,恰逢IFMC(今ICTM)成立70週年,我為文回顧該組織如何讓黑澤和桝源次郎的臺灣音樂調查揚名國際(Wang 2018)。2018年,我重拾黑澤專書中譯的校訂和補註,經過一年的奮鬥,終於在2019年底完成《臺灣高砂族之音樂》經典譯注的出版。


黑澤在1974年的記事簿中寫道,「『高砂族の音樂』是我的墓誌銘。⋯⋯希望三十年、五十年後,會有人來整理我的資料。」


感謝黑澤在天之靈的保佑,也感謝其他許許多多貴人的幫助,還有麟玉多年來的同甘共苦,讓我們終於可以一起完成黑澤的心願。(本專題策畫/臺灣史研究所黃美娥教授)

參考書目:
[1]黑澤隆朝。1973。《台灣高砂族の音樂》。東京:雄山閣。
[2]黑澤隆朝監修、解說。1974。《高砂族の音樂》。東京:日本ビクター株式會社。SJL-78-9-M。2LP。
[3]王櫻芬。2008。《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臺大圖書館。
[4]王櫻芬、劉麟玉合編。2008。《戰時臺灣的聲音:黑澤隆朝『高砂族の音樂』復刻—暨漢人音樂》。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5]黑澤隆朝著,王櫻芬主編,王櫻芬、劉麟玉、許夏珮譯註。2019。《臺灣高砂族之音樂》。臺北:南天。
[6]Wang Ying-fen. 2018.  IFMC, Masu Genjiro, Kurosawa Takatomo, and Their Recordings of Taiwanese Music. 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50: 71-90。

王櫻芬小檔案
美國匹茲堡大學民族音樂博士,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創所所長,現為該所特聘教授。研究專長為南管和日治時期臺灣音樂史,尤其是學科史、唱片工業、廣播。2015年榮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與臺大圖書館和漢珍公司合作建置「臺灣日日新報聲音文化資料庫」。曾任國際傳統音樂學會東亞音樂研究群主席、國際音樂學會東亞音樂分會執委會主席、臺灣音樂學會理事長、科技部藝術學門召集人。代表性著作包括《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2008)、《戰時臺灣的聲音:黑澤隆朝『高砂族の音樂』復刻—暨漢人音樂》(與劉麟玉合編,2008)、The Transborder Dissemination of Nanguan in the Hokkien Quadrangle before and after 1945(2016,榮獲Association for Chinese Music Resesarch Rulan Chao Pian Publication Prize)、Resounding Colonial Taiwan through Historical Recordings: Some 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s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