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鮮師

菜鳥教師的教/學日記──相信每個經歷都有意義

作者:李柏翰

自2020年進臺大教書迄今還算是個菜鳥,而我的學思背景其實跟臺大或公共衛生都不太有關,當初能到全球衛生學程(GHP)及健管所教書,簡直是一趟奇幻旅程的起點。

  大學就讀中興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現改為法律學系),起初對讀法律沒什麼感覺,直到接觸王曉丹老師的「性別與法律」和高玉泉老師的「國際公法」這兩門課才真正點燃我學習的熱情──前者給了我社會學的眼光,養成從批判角度思考諸如性別如此尋常的事;後者則把我從此引入國際法與全球治理研究的領域。在東吳法研所專攻國際法時,成為高聖惕老師國際組織研究計畫的助理,也接觸到一系列模擬國際法庭辯論比賽,後來再遇到碩論指導教授鄧衍森老師,更讓我一頭栽進人權的世界裡。

  特別提及這些往事,是因為這幾位老師對我日後學習歷程中的職涯選擇與教學影響頗深。後來到英國唸書也是因上述四位老師都是在英國留學(這在法學界是不多見的選擇),而會以WHO為研究對象、以性別少數健康人權作為個案、以社會學作為研究方法,在在都能看見四段經歷的投射,這也讓我深刻瞭解到一名老師對學生所能造成的影響──無論是一個大班裡的同學、課外活動的隊長、教學或研究助理、指導學生。

人權教育要有創意,不能只講道理

  自2015年開始參與法律白話文運動到現在的教職,我發現教書與研究發表、公共書寫的感受是很不一樣的。上課時,學生給的反饋是很即時且直接的,馬上可以從學生的表情瞭解到他們是否感興趣、聽不聽得懂、是否能引發辯論,而寫文章則要等很久才會受到關注與討論。有趣的是,有時候會在自己的課堂上,看到同學們拿法律白話文運動的文章來討論,那種感覺很微妙。

  在健管所開設「健康人權:法律與實踐」這門課程,每週讓同學們用一則「人權新聞」開場(任何新聞故事都可以,重點是要能說出為何內容與人權相關),各組交換想法,可以看到不同條文、故事之間的關聯性。討論過程中,我鼓勵同學挑戰彼此乍聽之下理所當然的說法。這是我在英國學教學法(pedagogy)時習得的方法。這種討論雖可能占掉很多時間,但不僅能幫同學「醒腦」,也能藉此練習批判性思考,這對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科目來說是很重要的環節,畢竟涉及價值選擇的倫理難題大多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一來一往的過程能幫助同學完善邏輯,以論述一套能說服人的論理。

  我發現同學們很喜歡這種以講課與討論(或辯論)一半一半的課程安排,這也是公衛學院較少見的授課方式。第一年開課時很緊張,擔心同學們不適應即時找資料、分組討論、模擬法庭(設計了虛擬案例,模擬在監察院人權委員會中的申訴過程),甚至自行規劃倡議行動等任務,學生出乎意料地反映很好,許多人反饋「學會用人權的角度後,觀察事情的角度真的會不太一樣」,而第二年開課,更有同學提到這堂課的設計與內容讓他獲得許多新技能,比如蒐集法律意見、準備辯論與詰問稿、定期追蹤特定社會議題等。

走出教室認識土地,解鎖文化能力

  讓我自身亦獲益良多的是GHP的「全球衛生文化能力:觀點與實務」寒假密集課程。這門課與東華大學Umin Itei(日宏煜)及Sifo Lakaw(鍾文觀)老師共同設計田野課程(因疫情變化,這兩年行程都幾乎要到行前才能確定)。除了文獻導讀與課堂討論外,主要安排學生到花蓮參訪豐濱原住民分院、原住民部落聚會所、文化健康站與社區長照據點、原住民活動中心,部落健康營造中心,以及原住民族野菜學校等。

  主要目的在透過歷史、神話、歌舞、編織與建築技藝等面向,去瞭解特定文化脈絡中的健康信念及療癒知識、保種與食農教育等「生態健康」(eco-health)的概念。這門課特別之處在以原住民健康為例,瞭解文化能力在公衛工作中的重要性。透過參訪與互動,認識當今臺灣原住民族健康促進的困境或機會。在「行動教室」的概念基礎上進行規劃,這門課一方面讓同學體驗在地文化,在每個參訪地點,與社區健康工作者直接對話,並從公共衛生觀點出發,增強學生對於文化安全與原住民健康兩者間關係之認識,因此這在公衛學院裡也是較特別的課程──不僅談健康,更談殖民主義、威權體制與轉型正義。

  由於GHP僅招收國際生,課程皆為全英語授課,通常對本地學生極具挑戰,但這門課多聲並存,中英夾雜再加上部落耆老講古時講的阿美語(Pangcah),連國際生都覺得吃不消。2022年報名的本地生與國際生人數已經相當,讓教學團隊和部落講者都甚感驚喜,原來大家對部落健康促進工作很感興趣。走出教室,更能觀照社會不正義。許多學生提到,透過回答「自己是誰、從哪裡來」,開始留意自我認同以及與他人間權力關係等問題,對於反思主流公衛研究與政策之缺失「更有感」。

英文授課、線上教學,當作在練等

  在進公衛學院之前曾在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教書過,當時累積的教學經驗對加入GHP授課極有幫助。除了早已習慣使用英文教學,因此加入國際學程還算如魚得水。GHP也是很年輕的學程而給予較大的自由度,在既定CEPH(Council on Education for Public Health)指標範圍內都可以開設自己想上的課程,也因此有機會嘗試新課綱,建立理想的師生互動氛圍、評量方式與教學環境。用自己覺得舒服的節奏教學,老師才能也享受在過程當中。

  雖然大學主要目標在傳遞知識,但我認為,應該要視學生為知識的共同生產者,尤其是關於人社科目的內容,因此教授「方法」與「觀點」反而比內容更重要且影響深遠。GHP其實有不少亞洲與歐美學生併班的狀況,因為曾在英國教書,我當時觀察到東亞學生(包括臺灣)大多習慣在腦海中梳理出清晰脈絡後才願意表達意見,態度比較謹慎,而這可能會使人「誤以為」亞洲學生沒意見或沒想法。經驗告訴我應該要給非英文母語的同學暖身的時間:先講演,然後加入時間長度漸增的討論內容,通常滿有效的,而觀點與經驗的分享最適合拿來開場,因為沒有對錯。

  在回臺灣之前,因英國疫情爆發而遇上線上教學之轉變,讓大家傷透了腦筋,因為我自己更喜歡面對面實體教學,總覺得自己隔著電腦螢幕就沒那麼有趣了。回到臺灣後,授課方式隨著疫情變化,更是各種模式都經歷到了──面對面實體、線上同步、預錄不同步、線上實體混成。麻煩的是,我那套即時辯論的方法在非同步的教學中根本派不上用場,而上面那套「暖身」的技巧在線上時好像也沒那麼管用了。雖然多元授課的方式好像將成為後疫情時代的趨勢,但還是真心希望能以帶有溫度的實體互動教學為主。

愛上「教學」似乎沒有想像中可怕

  前陣子,第一批指導學生陸續完成口試、畢業了,令人挺感動的。想想自己何其幸運,可以擁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對「非典型」健康議題感興趣的人(如障礙者的性教育與孕產經驗、年輕愛滋感染者的心理健康照護、非單偶者的健康狀況)。

  我完全能理解他們「探索、游走於本科與其他領域邊界」的欲望,因為我自己的學思旅程也是到處亂晃、走馬看花、誤打誤撞。當年若非師長們給我極大自由與彈性,我可能不會走上學術之路,遑論傳道授業解惑的機會。雖然學生們都開玩笑說我是「寶藏」老師,啟發了他們的研究興趣與生涯規劃,但我更能感受到他們對我的影響──他們使我不知不覺地愛上教書這件事,而這是我踏上這條路時始料未及的,如今我卻充滿感激。(本專題策畫/公衛學系郭柏秀教授&政治學系蘇彩足教授&生科系鄭貽生教授&婦產科施景中教授&農化系李達源教授&臺文所黃美娥教授)

李柏翰小檔案
畢業於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法律社會暨政治學院,2020年開始在臺大全球衛生學程及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任教,專長領域為性別研究、健康人權與全球治理。在公衛學院中亦負責InDiE(包容、多元、平等)計畫。過去曾在薩塞克斯大學教授犯罪學、性別、人權等科目,現在亦為學術期刊 “Sociology Compass”、“Feminist Review” 和《臺灣社會學刊》編輯委員會的成員,也是臺灣第一個法律及人權教育多媒體平台「法律白話文運動」的資深編輯(2015-2020年曾擔任網站總編輯)。最近剛出版了兩本編輯新書《公民不盲從:生而為人,如何有尊嚴地活著》(麥田,2022)和 “Towards Gender Equality in Law: An Analysis of State Failures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Palgrave, 2022),還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