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亦芬專欄

與胡乃元老師談古典音樂

作者:花亦芬

6 月9日,很興奮有美好的機緣可以與胡乃老師進行兩集錄音對談。胡老師是我自大學時代就非常崇敬的小提琴大師。當時他剛獲得國際小提琴界最重要的布魯塞爾伊麗莎白女王音樂大賽首獎,榮歸故鄉演奏。那場音樂會的盛況,我至今記憶猶新。
故鄉對胡老師來說,應該是少小不得不離開的地方。胡老師的父親是前臺大醫院眼科主任胡鑫麟醫師,他也是早期白色恐怖受害者,綠島第一批政治犯。胡老師是父親出獄返家後才出生。但因當時政治氛圍仍讓人不安,胡老師便在11歲出國,展開長年異鄉奮鬥的音樂家生涯。

少小離家,卻讓胡老師日後勤於返鄉,為臺灣音樂與世界的連結無私地奉獻。2004年他與嚴長壽先生一起發起Taiwan Connection室內樂團,以無指揮的形式,邀集海內外傑出音樂家共同合作,在臺灣各地巡迴演出;此外,也經常到各鄉鎮中小學,進行古典音樂推廣教育。許多人對Taiwan Connection熱切的支持,也是出於對胡老師鄉土之愛的尊崇與感謝。2021年Taiwan Connection 發行創團以來首張錄音專輯,立即受到樂迷廣大迴響,這裡面有許多人對胡老師長年奉獻鄉土深深的致敬。

與胡老師對談古典音樂,對我而言,是忠實樂迷最美好的回饋。偉大藝術家的特色之一,就是不斷追求自我突破。胡老師從早年以演奏英國作曲家Edward Elgar 在伊麗莎白女王音樂大賽嶄露頭角,讓英國樂評家對他的詮釋大為折服;接著在浪漫主義音樂裡,他一再精粹自己優雅、細膩而餘韻不斷的琴藝。作為獨奏家,胡老師與樂團協奏時,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不會讓樂團只是在擔任眾星拱月的任務,而能與各樂團美好地搭配;但是在自己獨奏時,又能充分把自己傑出的音樂感悟與琴藝表現出來。對獨奏家而言,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藝術家修為。而從胡老師早年的演出,就可看出這樣美好的特質。

這十年來,胡老師對莫札特與貝多芬的體悟愈加有血有肉,而且清晰地表現在對他們作品的詮釋上。他把他們放置於當時的時代脈絡裡重新解讀,讓樂譜上的音符有了莫札特與貝多芬跟時代碰撞的血肉噴張。演奏《英雄交響曲》時的胡老師,不只展現出與過往舞台上優雅身影大不同的滂礡恢宏氣勢;在錄音間裡,胡老師一邊演奏、一邊解釋對樂曲思考的語調,也充分流露出他努力要詮釋出的那種奮發、激越的生命鬥士風采。

藝術是一種溝通。在語言之外,以不同的表現形式與內在法度,將思想、情感透過精巧的安排,呈現或暗示出來。
相較於視覺藝術,音樂往往顯得比較抽象。對於習慣於將藝術視為可以優游其中「怡情養性」的人來說,音樂更容易被視為是純粹音符、曲式結構組成的「純藝術」。

然而,很多時候並不是這樣的。既然是溝通,範圍就可以極其廣闊深邃。既然是溝通,當然也包含對現世真真實實、有血有肉的感受與思考,擲地有聲,毫不隱藏。

雖然經過藝術的巧手,可以舉重若輕。但,「重」還是在的;只是被輕盈暗喻著。有的時候,藝術家更直接要表達出「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對存在重量、存在重負的搏鬥與掙扎。

畫家用畫筆畫出這樣的沈重,以及哀痛昇華後的輕盈交託,如達文西的《聖母、聖嬰與聖安娜》。作曲家用音符表達出對打造新時代的奮力向前,但也不迴避身在其中的挫折、失落,以及人世深刻走一遭後的心靈大開大闔,如莫札特的歌劇Don Giovanni與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

胡老師近十餘年來對莫札特、貝多芬重新下的苦功,讓我們看到音樂大師對自己時代的關懷。他們不再是抽象音符裡的作曲家,而是讓音符實實在在說話的生命行走者、時代開創者。他們的政治關懷,他們對於自己在時代裡的碰撞、失落,以及以藝術開創人類精神文明康莊大道的勇邁心靈格局,不僅讓我們重新看到了莫札特與貝多芬;其實也幫助喜愛藝術的朋友更進一步去思考,何以米開朗基羅在1534年丟下佛羅倫斯的聖羅倫佐教堂(San Lorenzo)正門雕刻裝飾計畫,從此頭也不回地離開故里?然而,離開,不意味著冷漠,而是故鄉的意義被更高地昇華到與藝術連結的層次。

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世界裡留給人類的精神遺產,是他對變質的佛羅倫斯文化的思考。他知道,藝術大師的貢獻,正在於在世路崎嶇的人世裡,在人心變化難料的政治裡,另外開闢一條可長可久的藝術康莊大道。那是藝術家真正能留給人類文明不朽的遺產。這個遺產不是只在讓自己活得榮耀;更是讓後世的人可以在其中繼續成長茁壯,藝術得以繼續發展。

米開朗基羅用「未完成」(non-finito)揭示了這樣的跨時代普世共感。就如胡乃元老師在莫札特與貝多芬的樂譜裡,以不設指揮的Taiwan Connection努力要留給臺灣愛樂者的民主思考、與深邃樂音裡傳遞的作曲家、演奏家真實生命裡的深刻印跡。

那是音樂與世界有血有肉的撞擊與連結。也是以看似抽象的音符對人類各世代字清句楚說的血肉告白。(寫於2022/06/15)

花亦芬小檔案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專任教授兼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學士,德國科隆大學藝術史碩士、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中古晚期至近現代宗教史、社會文化史與藝術史跨領域研究,以及現代德國史、史學思想史。曾獲國科會傑出學者養成計畫獎助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全校教學優良獎,曾任《臺大歷史學報》主編。譯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一 本嘗試之作》(2007出版,2013修訂二版)。專書著作:《藝術與宗教──義大利十四至十七世紀黃金時期繪畫特展圖錄》(2006)、《林布蘭特與聖經──荷蘭黃金時代藝術與宗教的對 話》(2008)、《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2016)、《像海一樣思考──島嶼,不是世界的中心,是航向遠方的起點》(2017),以及中英文論文近三十篇。2020年與德國學者共同主編出版學術專書 Memorial Landscapes: World Images East and West (Berlin: De Gruy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