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

亞洲民主研究> 東南亞民主倒退原因評析

作者:黃凱苹

近年來民主倒退(democratic backsliding)逐漸成為政治學關注話題。西方國家長久以來作為民主自由體制的典範,為無數生活於威權體制下人民所嚮往;然而,自2016年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洲聯盟,以及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西方學界逐漸意識到,因民粹政治人物激起國家內部對立而傷害民主多元本質的情況,已蔓延至先進民主國家,侵蝕其體制根基與道德正當性。以往學界認為新興民主國家之所以民主品質低落,是因為這些國家的威權遺緒缺乏法治精神,或是社會結構不平等所導致,然英美等國的政治情勢讓學者認知到,民主品質是動態調整的,所有民主體制無論新舊與否都可能面臨民主倒退的情況與挑戰。


東南亞國家自二戰紛紛獨立建國以來,多數只維持短暫的民主體制即落入不同型態的威權統治,如個人獨裁的菲律賓馬可仕政權、軍事統治的印尼泰國與緬甸、威權政黨體制的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以及共產政權的越南與寮國。然當第三波民主化浪朝於南歐與拉丁美洲蔓延開來後,菲律賓於1986年發生人民革命推翻馬可仕政權開啟民主化,泰國於1991年政變後在泰王斡旋下恢復民主選舉,1994年柬埔寨在聯合國協助下重啟選舉結束內戰情勢,1998年印尼因亞洲金融風暴引發人民不滿,進而推翻蘇哈托政權邁入民主化,2010年緬甸進行修憲後的第一場民主選舉,2018年馬來西亞迎來第一次的政權輪替。這些重要歷史事件雖成為東南亞國家邁向民主化的里程碑,但同時部分國家也發生民主倒退甚至民主崩潰的狀況。2006與2014年泰國發生兩起軍事政變推翻民選政府,2017年柬埔寨政府逮捕反對黨人士並解散反對黨,2021年緬甸軍方再度發動政變下架民主體制。其他仍維持民主體制的國家也岌岌可危,2016年當選菲律賓總統的杜特蒂發動的反毒戰爭造成人權災難,2019年印尼總統選舉後逐漸限縮批評政府的言論空間,即使是在翁山蘇姬領導下的緬甸,言論自由也多有限制,遑論其他威權體制國家特別針對網路與假訊息祭出嚴懲規定(如新加坡)。


聚焦東亞與東南亞國家的民主現況,尤其是民眾對民主體制的態度與支持,是臺灣大學胡佛東亞民主研究中心長期追蹤與關注的主題。自2001年開始,該中心在胡佛與朱雲漢院士的帶領下已完成五波的跨國民主化調查,為學界提供寶貴的民調資料來源,從一般民眾的角度理解民主化與民主鞏固的原因。身為該中心的一份子再加上筆者對東南亞國家的研究興趣,以下依據中心所提供的民調資料做分析,以說明東南亞民主倒退的主要原因。


首先須說明的是,一般民眾對於該國民主的評價通常與專家學者的意見不若符節,原因在於兩者用以評鑑的指標並不相同;民眾一般以生活穩定與否為評斷標準,而學者專家則以體制運作是否符合民主原則(自由、開放、多元等)打分數,其結果如圖1所呈現,會出現學者專家認為該國民主體制有所提升(左圖V-dem index),但民眾支持民主體制的比例卻往下降的情況(右圖)。從 2009 到 2019 年,根據一個國家的自由程度來判斷,有四個國家的分數有所提升,另有四個國家的分數惡化。柬埔寨和泰國從選舉民主國家淪為威權國家,而東南亞最民主的國家--印尼則因修法限制公民自由被下調為選舉民主國家。菲律賓的公民自由原已處於危險狀態,在杜特蒂贏得總統後變得更差。然而,在民眾眼裡,民主得分提高的國家卻失去民眾對民主的支持(如緬甸與馬來西亞)。另一方面,專家評比分數下降的國家在公民中仍然有強烈的民主支持,如印尼與柬埔寨。結論是,專家和一般民眾對民主應該如何運作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


許多政治學研究結果顯示,民眾對民主制度的支持與他們對民主運作方式的滿意度呈正相關。然而在東南亞,滿意民主表現並不意味著支持民主體制。由於民眾難以區分民主表現與體制表現的差異,因此多數情況下,滿意政府與體制表現的民眾會誤認為該國的民主表現佳,但同時民眾也知道其體制與西方民主體制的差異,因此並不會特別支持西方民主體制,這種歧異在威權國家民眾間特別容易發生。圖2的對角線表示當民主滿意度和民主支持度完全相關時,數據點都將位於這條線上,但大多數數據點都位於這條線下,意味著東南亞國家民眾對體制運作感到滿意時,並沒有將滿意度轉化為對民主體制的支持。由於大多數東南亞國家都是選舉民主或威權體制國家,當民眾對政權感到滿意時,自然會使西方民主體制失去吸引力。這裡要關注的重要案例是菲律賓;2010年之前,儘管菲律賓民眾對其民主體制的表現感到失望,但這並沒有讓他們對民主體制失去信心。但自2014年開始,菲律賓民眾對民主的支持度逐漸減少,於此同時對民主運作滿意度卻逐步上升。2018 年杜特蒂已擔任總統,菲律賓民眾對民主表現非常滿意,但民主支持度卻進一步下降。這個結果顯示,菲律賓民眾因多年來民主表現不佳鬆動了他們對民主制度的信心,轉而認為一個威權傾向的領導人若能兌現承諾(如整頓治安),則擁有這樣的體制未嘗不是壞事。


菲律賓的案例與近年來民主倒退息息相關,顯示強有力的領導者得到民眾越來越多的支持。 在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談談為什麼人們支持強大的領導者。可能答案是人們對這個國家的情況不滿意,尤其是治理問題。治理問題,包括生活成本上升、失業、私有化、品質低落的公共服務和腐敗等,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與經濟有關。對於一般民眾而言,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可能比有民主制度更為重要。比較人們認為經濟發展是否比民主重要,以及民眾是否支持強人政治的態度,圖3顯示兩者呈現正相關,也就是越多民眾認為經濟發展重於民主體制,整個國家就越有可能支持強大的領導者,在菲律賓和緬甸尤然。以緬甸而言,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贏得 2015 年大選的原因之一是人們期望民主化能讓經濟表現更好。杜特蒂競選總統時也承諾減少貧困,表示吸引民眾支持特定候選人的主要原因仍是經濟,而非民主深化;對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國家而言,經濟發展的吸引力更甚於民主體制。


以往研究顯示,政府如何處理國內事務,尤其是經濟議題,是影響民眾是否支持民主體制的關鍵因素,也就是經濟發展影響人們對民主體制的支持,圖4充分顯現這樣的觀點:越是重視經濟發展的國家,民眾支持民主的程度愈益減少。不過仍然有些國家的民眾既重視經濟發展也重視民主深化,如柬埔寨與印尼。由於柬埔寨在洪森治下雖定期舉行選舉,但洪森所領導的柬埔寨人民黨無論得票如何都可以領導政府,即使柬國經濟日益增長,仍無法澆熄民眾對公平選舉的要求。印尼是東南亞民主程度較高的國家,雖然近年來因國內政黨利用社會歧異鼓動極端言論,政府也以限縮言論自由空間予以回應,導致印尼民眾越發珍視多元民主體制。總結而言,雖然人權和民主程序可能是專家評斷一國民主程度的重要標準,但在一般民眾心中卻非優先選項, 再度解釋為什麼專家和民眾之間存在評估差異。


以上分析顯示,越重視經濟發展的國家越容易接受強人政治,同時民眾支持民主體制的程度也越發下降。然而,強人領導者雖能以承諾改善經濟相關問題而當選,但執政後通常也無法兌現承諾,但這些領導者的支持度卻未見影響,多數民眾似乎也忽視這些領導者採取的威權措施,導致民主品質進一步惡化。渠認為,隨著社群媒體的興起讓批評政府越發容易,這種趨勢使得政府越易以遏止虛假訊息為由限縮言論自由空間。然而,反對黨也沒有抓到重點,反而傾向在非經濟問題上攻擊政府,造成價值觀之爭,政治越發極端化,讓民眾對政黨對立益發反感進而質疑民主體制。 問題癥結在於為什麼民眾強調經濟,但政治人物卻傾向於迴避經濟問題。 由於經濟問題與全球化的經濟結構有關,錯綜複雜使得政治人物不知如何解決,包括不斷擴大的經濟不平等問題(如臺灣的高房價與低薪議題)。因此,若要重振民眾對民主體制的信心,應該究其根本給予民眾安居樂業的環境,雖然經濟問題結構複雜,政治人物仍應該就能解決的部分進行改革,而非將全部精力放在價值之爭,造成政治對立與極端化,進一步傷害民主品質與根基。(本期專題策畫/政治學系蘇彩足教授)

參考文獻:
[1]Kai-Ping Huang. 2020. “Economic Context, Values, and Soft Power Competition in Southeast Asia: An Individual-Level Analysis”,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政治學報) 69 (June): 65-97.
[2]Yun-han Chu, Kai-Ping Huang, Marta Lagos, and Robert Mattes. 2020. “A Lost Decade for Third-Wave Democracies?”, Journal of Democracy 31 (2, April): 166-181.
[3]Bridget Welsh, Kai-Ping Huang and Yun-han Chu. 2016. “Clashing Attitudes Toward Democr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27 (2): 132 -140. 

黃凱苹小檔案
政治系副教授,畢業於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主要研究興趣為民主化、政黨與政黨體制與投票行為,並以東南亞區域為主要研究對象,近來研究興趣延伸至政治傳播,欲理解政治傳播如何影響民意與投票行為。在進入臺灣大學擔任教職前,曾任職於政府單位與民間工商團體,因緣際會下進入胡佛民主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助理,在擔任助理期間對於中心所關注之民主化與民主鞏固議題產生興趣,遂申請博士進修,盼能在這個領域發光發熱,貢獻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