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賢專欄

清零或共存是防疫關鍵問題

作者:吳明賢

人類歷史中瘟疫一直存在,疫情的完結篇不外有四種:(1)漫延燃燒(conflagration),例如新冠病毒(COVID-19)流行初期的中國武漢地區;(2)共存(cohabitation),例如過去二年採此模式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英國和美國;(3)消除(elimination),例如去年COVID-19零個案的臺灣和中國;(4)根除(eradication),例如從簡納(Edward Jenner)1796年發明種牛痘,經過全球共同努力打疫苗,終於在兩個世紀後,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天花再也不存在了。


防疫視同作戰,就COVID-19防疫策略而言,有病毒清零,動態清零,重症清零及病毒共存等四種(如附圖)。防疫光譜及策略的不同,所需要的防疫強度也就不同,決定採病毒清零或動態清零,最激烈的手段如封城、全普篩和嚴格的疫調及料敵從寬的匡列隔離,紛紛出籠,對人民生活、經濟及社會當然有最大的衝擊。反之若以共存為目的,理論上付出的社會經濟成本較小,也不致影響人民的自由生活,但是確診的個案數絕對可觀!


作戰的基本原則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必須先了解新冠病毒。COVID-19因為無症狀傳播、潛伏期長再加上變種的特性,是不會輕易向人類投降的狡滑病毒!雖然拜生物科技進步之賜,很快即發展出有效的疫苗,但是疫苗供應量分佈的不均、施打過程對副作用的遲疑等因素,因此無法於短時間內有好的全球覆蓋率。加上變種病毒免疫逃脫造成的破防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不僅全球根除不可能,甚至部分地區的消除歸零都是奢望。即使疫苗高施打率國家,一解封馬上再度爆發疫情,都是現在進行式。


面對COVID-19這場無硝煙的硬仗,假如你是戰場的指揮官,你的作戰方針是清零或共存,將影響整場戰役的走向!在科學証據不足或方法不夠的情況下,須要政治決定,而不同國情的防疫策略自然有異,但終究以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為首務。歐美不自由毋寧死的價值觀,加上2020年疫情初始,判斷病毒頂多像流感,因此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拆除如戴口罩,群聚等防疫圍牆,也不要求疫調及匡列隔離,結果到2021年十二月,美國死於新冠肺炎人數超過80萬人,遠遠大於1918年流感675446的死亡人數。反觀採取清零政策的中國和臺灣,不僅死亡減少,經濟成長可觀,甚至人民生活也相對正常。當然英美的失敗,除了戰略的錯誤外,也和當時的病毒株由傳染率和致死率低的Alpha轉成相對嚴重的delta病毒有關。然從結果論英雄,第一回合,清零完勝共存。


然而疫情瞬息萬變,病毒也不停演化,目前造成全世界感染病毒株已經由Delta變成傳染率高,但重症率和死亡率也相對較低的Omicron。傳染力高增加了清零的代價,殺傷力弱卻減少了與病毒共存的風險。因此有政治風險公司公布2022年世界十大風險預測,中國的新冠清零政策被視為十大風險之首!隨著西方國家大多數人口接種mRNA疫苗以及有效口服藥物大幅減少住院和死亡率,疫情接近尾聲,有望把COVID-19從流行病降級為流感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病毒的風土病。而中國動輒封城,全人口普篩的嚴緊清零手段,在上海等城市施行結果,初步是勞民傷財,徒勞無功,即使一時清零並不代表之後不會反覆來襲,因為病毒早已深入社區。另外,無法與世界接軌,自我孤立也是問題,因此抗疫作戰的第二回合,清零不再是萬靈丹!臺灣應該以中國及歐美為鏡,除了加緊疫苗注射,準備足夠的抗病毒藥物外,應該調整策略為「重症清零、保持醫療量能」,政府、民眾和醫療體系三方協同努力,以對付這場世紀之疫的期末考。

 

吳明賢小檔案
現職:
臺大醫院院長
臺大醫學院內科特聘教授
臺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
臺灣內科醫學會秘書長
臺灣醫學會理事
《臺大校友雙月刊》總編輯
學歷:
臺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1982-1989)
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1995-1998) 
專長:一般內科學、腸胃學、分子生物學、醫學教育、流行病學
著作:學術論著400多篇,另有科普著作《胃何不輪轉-淺談功能性腸胃障礙》、《胃何不舒服-淡談胃癌》、《身體警訊與生活習慣病》等。